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学中渗透假说—演绎法,有助于学生亲历思考与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基于对假说、演绎的实质解读,构建出假说—演绎法教学一般模式,并通过案例将其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推理的方式主动建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于落实"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本人对"假说—演绎法"学习、教学的点滴体会。一、"假说——演绎法"概述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涵"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开展"假说—演绎法"的专题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假说—演绎法":理解"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以经典实验模仿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实践应用"假说—演绎法"。  相似文献   

5.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将其运用于分析T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同时简化对某些难点问题的分析。在阐述"假说-演绎法"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假说-演绎法"思路的教学流程设计,并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及反思。  相似文献   

6.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假说演绎法,让学生以观察为基础,建立假说;以演绎为核心,进行推理;以实验为载体,实施验证,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  相似文献   

7.
吴成军 《宣武教育》2006,(12):18-21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为例,具体分析了“假说——演绎法”的体现过程,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和学习“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假说演绎、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感到陌生,在教学中不知如何把握;对于现代基因的概念、基因概念发展的历程以及目前关于生物进化观点的争论等生物学热点问题也十分关注,希望了解最新动态。本文就教师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做一些解答,希望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1如何进行"假说-演绎法"的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进行"假说—演绎法"教学的典型案例。这里就以盂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为例,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个实例的分析探讨,可以看出由假说-演绎法得到的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假说-演绎法,又要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让学生知道由假说-演绎法得到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正>"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新教材必修二模块开篇就讲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突出了"假说—演绎法"的重要性。领悟并能应用"假说—演绎法",可提高大家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题能力,大家必须予以重视。一、对"假说—演绎法"及其基本过程的理解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概念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  相似文献   

12.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含义、特点、形式及应用举例等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节课以“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为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概念模型、演练科学技能等环节,引导学生开展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激活学生思维潜能,使学生具备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  相似文献   

14.
联系实例,就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假说-演绎法",在解答遗传及相关推理题时运用"假说-演绎法",理解所学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39-40
"假说-演绎法"不仅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DNA复制、遗传密码的破译、中心法则等内容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假说-演绎法"作为学习高中生物、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体会这一探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假说—演绎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和步骤,接着从实验教学、遗传题分析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教学中领悟和运用"假说—演绎法",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解决遗传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潘岳 《考试周刊》2014,(30):155-156
<正>19世纪之前,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往往习惯于从生物现象和实验结果中提出某一结论或某种学说,这就是传统的归纳法。因此,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对"假说—演绎法"没作过明确要求。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明确指出,"假说—演绎法"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  相似文献   

19.
以“新鲜的猪肝与过氧化氢的反应实验”为情景主线,引用假说演绎法,依据实验现象,假设其细胞内有催化物质,运用对照实验探究其真伪,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让学生掌握严谨的科学探究方法。利用小组讨论、协同实验、跨越活动、游戏通关和家庭小实验等活动,让学生理解酶的催化作用,认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整合遗传物质的发现史为科学探究创设真实情境;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推理、作出假说,设计方案、演绎推理,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