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2.
郑怡涵  王之彰 《中华武术》2023,(4):39-40+3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专项助跑速度的不稳定使得跳远成绩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普遍比我国顶尖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要优越,因此也要重视绝对速度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专项助跑速度的练习应根据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采用初期、中期、后期分阶段的针对性训练方法;绝对速度是在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基础之上通过力量与协调性练习得到发展的,具体训练方法有蹲踞式或站立式50~60米冲刺跑、负重拉力带快速爆发跑等。同时也要注重助跑和起跳衔接性的练习,具体训练方法为全程性起跳练习、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等。因此,我国跳远运动员必须要重视专项速度的训练,在运动训练课中合理设计训练过程,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使我国跳远运动员能够更快地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相似文献   

3.
李旭天  周庭远  毛淑芳 《精武》2013,(36):10-12
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2名跳远二级运动员郑××和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图像解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2人跳远的四个环节进行分析,重点获取了2人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参数,通过分析得出:助跑阶段:短程加速郑××高于孙×,在最后一步步长上郑××大于孙×;着板缓冲阶段2人的水平速度都比较低;着地角较小,2人板着缓冲时间过长。蹬伸阶段:2人的膝关节角度较大而髋关节角度较小,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2人起跳技术的一般特征,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学生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之间相互比较和参考,也为改进大学生跳远运动员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跳远运动进行分析研究,全面地介绍了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在跳远学习和训练中的重要性,并从现代跳远的特点出发,研究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和动作的准确性,以期为跳远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研究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为体校青少年跳远训练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的训练方法,有利于青少年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有利于跳远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跳远起跳过程的动作结构的重新审视,提出摆动技术在跳远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对跳远踏跳专项力量素质特征进行评述,并对踏跳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为训练方法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供训练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7.
跳远踏板准确性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明祖 《体育世界》2010,(6):119-120
跳远踏板的准确性是我们跳远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影响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对提高跳远的训练效果和跳远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经过多年对跳远教学、训练的实际观察、分析、研究,查阅了相关理论、资料,从跳远的运动过程、跳远项目的特点、运动员心理等方面研究影响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因素,从而为跳远的助跑训练提供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为跳远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对跳远起跳技术及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跳远起跳过程的动作结构的重新审视,提出摆动技术在跳远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对跳远踏跳专项力量素质特征进行评述。并对踏跳专项力量训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为训练方法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供训练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和实验自身对照方法,对跳远起跳能力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进行探讨,说明超等长训练法对跳远起跳能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助跑技术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助跑的准确性又是影响跳远成绩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助跑距离的确定,改善初始助跑节奏,对提高中学生跳远助跑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跳远助跑运用标记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为中学生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运动作为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性体育项目,具有非周期性、比赛无时限等特点。在羽毛球训练中寻求合理、高效的专项训练方法,不断提高练习者的技战术水平,从而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是每一位教练员的最终追求。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多球训练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为训练方法的专项化、训练手段的多样化奠定基础,也为教练员、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训练演变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在古代,运动训练与医学初步联烟;(2)在近代,运动训练向科学训练过程;(3)在现代,科学在运动训练中大量运用,科学训练不断发展。历史证明,科学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以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进行运动训练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由某一不科领域的专家或教练唢动用科学技术理论具体实施。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训练模式。凭经验摸索或通过模仿别人的方法进行训练的作法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3.
论健美操练习者面部表现力的开发与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部表情是体现健美操表演特色的重要因素 ,针对一些健美操工作者、练习者存在的对其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影响面部表现力开发培养的原因 ,提出了要重视面部表现力开发培养的观点及具体的培养办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运动员进行心理表象训练新程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实践中运用最广泛的训练方法之一。我国在此领域远远落后于日本,其主要因素包括表象训练的方法、个体差异和情境因素:日本新近开发的心理表象训练程序(简称MITP),几经实践运用,不仅训练效果良好而且在运动训练和比赛心理的理论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检验了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问题,认为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和想象表象有机结合是提高心理训练效果的良好途径;对MITP作一些理论探讨,目的在于为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理论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核心力量训练的发展,也是当今武术界的热门话题,武术套路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体育竞技项目。武术套路运动员在竞技比赛过程中,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战术、体能、技术外,还需要提升控制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保证每个动作完成的质量,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武术套路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核心训练的一些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了武术专项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些方法,为武术教练员更好地实施科学训练,探索和建立武术专项核心训练策略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加快武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亮 《冰雪运动》2007,29(4):34-35,43
运用运动智能训练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结合短道速滑实际情况,简要分析短道速滑运动员观察力训练在竞技体育领域里的重要意义。研究专项训练与运动观察能力的相互关系,同时总结归纳出视野训练、环视能力训练、视觉定位训练和视觉反应训练等方法和手段,并提出训练观察力时应加强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制定合理计划和加强与运动员训练后的沟通,及时总结等注意的问题,为短道速滑教练员培养运动员观察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南省设有排球项目的部分训练单位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和制约河南省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因素有管理因素、人力因素、训练因素和竞赛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河南省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改革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我国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视体能”现状,分析了乒乓球运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各种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为今后乒乓球体能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依据,使我国乒乓球运动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从少儿开始培养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必要性,并设计了培养少儿放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体育教练员对岗位培训内容的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江苏省体育教练员对岗位培训内容的需求状况,通过归纳发现:江苏省教练员对专项身体训练方法、运动生物科学、竞技运动管理、运动心理、基本技能等5类培训内容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度和主体需求;同时就制定教练员岗位培训大纲、编写培训教材、探索更有效的培训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