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30-50岁男女超重人群每周减脂0.5㎏、采用不同走跑方式运动的减肥运动处方。方法:32名受试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分别采用慢跑、快走、走跑交替的方式运动,每次运动的能耗为500kcal,采用气体代谢的方法进行能量消耗测定,同步记录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参数。结果:1、如果采用走跑交替的方式运动,30-40岁(41-50岁)男女每次运动的时间分别为53min、58min(60、72),距离为6210m、6063m(6808、7201),总步数为7417步、8189步(8235、9764);若以慢跑方式运动,则30-40岁男女每次运动的时间分别为43min、50min,距离为5903m、5899m,总步数为6798步、7875步;如果以快走的方式运动,则41-50岁男女每次运动时间分别为73min、87min,距离为7472m、7457m,总步数为9180步、11580步。2、步频、每分能耗与脂肪供能比例呈负相关,运动时间与脂肪供能比例、步频与每分能耗呈正相关。3、不同性别、不同走跑方式下的每分能耗不同,减肥人群可据此安排自己个性化的减肥运动处方。结论:本研究制定了30-50岁超重男女的走跑减肥运动处方,并能依照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减肥运动方案。  相似文献   

2.
孙泊  刘宇  李海鹏 《体育科学》2012,32(9):17-22
目的:研究走、跑模式下健康成年男子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能量消耗与运动速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单位距离单位体重的能量消耗与运动速度的相关关系;探讨相同速度走、跑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式下能量消耗特征;方法:19名男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跑台控制速度,采用走、跑两种运动模式,每一速度至少测试6min,以速度递增的方式进行测试,走、跑模式转换时休息至安静状态。使用VO2000测试安静以及运动中的气体代谢参数,PO-LAR表测试心率;结果:建立走模式以及跑模式下的能量消耗与速度之间的拟合方程;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走速二次曲线拟合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88;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跑速线性拟合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0.72;两条拟合曲线的交点坐标为(2.35m/s,141.7cal/kg/min);在测试速度范围之内,同等速度下走与跑的单位时间的能耗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跑的能耗显著大于走的能耗。单位距离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走速的2次拟合曲线的复相关系数r2=0.98,曲线最低点的坐标为(1.14m/s,0.553cal/kg/m),单位距离单位体重的平均能耗与跑速拟合曲线的复相关系数r2=0.68;结论:1)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走速呈二次曲线关系,单位时间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跑速呈线性递增关系;2)单位距离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走速呈"U"型曲线关系;单位距离单位体重的能耗与跑速呈线性递减趋势,说明在一定速度范围内随着跑速的增加单位距离单位体重的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户外健身走运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全民健身为背景研究健身走运动的起源、发展、特征、价值、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而对我国健身走运动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参与者提供科学锻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健身反向走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向走改善或提高机体平衡能力的价值,本研究以26名61~70岁的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常规健身锻炼(正向快走或慢跑),一组进行反向走锻炼。2组老年人在锻炼开始前和锻炼12周后,检测平衡功能(闲眼单脚站立时间、Footscan测力台系统静态睁眼双足站立测试和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步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2周锻炼后,反向走组老年人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明显延长,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中X轴方向运动的最大和最小幅度明显增加,步态分析中右足跟到达最大压力的时间明显增加、身体重心额状轴最大位移明显降低。而常规健身组老年人只是在身体最大活动幅度测试中X轴方向运动的最小幅度明显增加。上述结果说明:反向走与正向快走或慢跑相比,可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因此可以作为老年人平衡能力锻炼的一种新方式。  相似文献   

5.
健身走是一项既经济又实用的运动方式。通过查阅有关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鲁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健身走人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活动时间、空间、活动的目的等,为鲁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体育的繁荣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婉茹 《体育博览》2020,(3):40-43
S:在你眼中,健步走运动为什么会受到普及?这项运动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帮助?J:受到普及的原因我想是因为健步走不受年龄、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运动装备简单相对于其他运动更简单方便。对健康的帮助有很多。可以提高我们的心肺能力和耐力、调节血管机能、促进骨关节健康、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和提高睡眠质置,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减肥!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实验前后参加健身走运动的老年人和不锻炼的老年人分别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实验证明,健身走运动对控体重具有良好作用,并能增加肌肉量,明显减少体脂含量,同时可以降低老年人的身体质量分数(BMI),有效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还未见有人对后退跑和走对人体心肺机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进行较为详细研究的文章。为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其结果如下:受试者在跑台上进行6分钟的运动后,后退跑比相应向前跑速度均为160m·min~(-1)的NE、VO2、HR、血HL含量分别高出均113%、85%、49.5%、22.1%,并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在每分钟增加2%的坡度运动至力竭时,向前跑(160m·min~(-1))比后退跑1(120m·min~(-1))的VE、VO2、HR、血HL要高,并且在显著性差异。这就提示我们要在机体康复期内,可用后退跑和走的练习来促进组织的修复,保持和提高心肺机能及部分肌肉的力量;而要最大限度提高心肺功能,挖掘体能的潜力时,还是以向前运动的训练为宜。  相似文献   

9.
男子自由操奥运会规定动作属中等强度无氧运动,运动时心率增加导致四肢每分钟血流量增值相同。运动时上肢每搏血流量增加是导致运动时上肢血流大于下肢血流的主要原因。长期体操训练显著地提高了心血管调节能力,表现为对物理因素和对机体生理影响产生显著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健步走对中老年肥胖人群血脂、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与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确定对运动敏感的分子标记.方法:将92名中老年(50-65岁)单纯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人)和对照组(22人),实验组根据BMI进行分组,BMI≥25为肥胖组,23≤BMI< 25为超重组.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其功能能力F.C.,从而推算靶心率.有氧健步走作为主要方式,运动强度范围为开始的40%~50%F.C.至50% ~ 65% F.C.,有效运动时间分别为40 min/次,运动频率为5次/周,运动周期为3个月.结果:经过3个月训练后肥胖组的变化与总体组相似: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游离脂肪酸出现显著下降(P<0.01).超重组的值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TT基因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TG基因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步走是有效改善中老年肥胖人群血脂含量,提高脂联素水平的有效健身方法;APM-1 T45G基因TT基因型与训练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独立关联,TT基因型可考虑作为运动降血脂的基因敏感标记.  相似文献   

11.
研究后退跑与走对人体心肺机能及冠心病的影响。结果显示:后退跑比相应向前跑速度均为150m·min-1的NE、VO2、HR、血HL含量分别高112%、84 6%、47 3%、212 5%,并有显著差异。而在每分钟增加2%的坡度运动至力竭时,向前跑(150m·min-1)比后退跑(110m·min-1)的VE、VO2、HR、血HL要高,这就要求在机体恢复期内,可用后退跑和走的练习来促进组织的修复,提高心肺机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对延缓衰老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步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步走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NAFLD患者71人,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 w个体化的健步走运动,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运动;对比被试运动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结果实验后运动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结论科学、规律、个体化的健步走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退着走的相关生物力学机制,为推广退着走健身模式提供重要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通过运动学、动力学、肌电等手段同步测试相关生物力学参数,并运用逆动力学计算获得步行中髋、膝、踝关节力矩和关节功。结果:与正着走相比,退着走受试者受走向的影响较大,因此退着走在步速、步频、跨步长等方面显著变短,单步时间、双支撑时间、第1双支撑时间则显著变长,而2种走模式下的相关关节角位移表现惊人的相似性;正着走时,踝关节力矩模式与时相反转后退着走亦表现惊人的相似,而膝、髋2关节却没有如此雷同;2种走模式下的踝、膝、髋关节功率差异明显,并推断退着走的主要推动力及震荡吸收来自踝关节,膝、髋2关节几乎不能产生推动功率;正着走时,受监测的大腿肌肉中,除股直肌肌电活动低于退着走外,股二头肌、股内肌及股外肌活动显著高于退着走;4块小腿肌中,退着走时,腓肠肌内侧、腓肠肌外侧、胫骨前肌及比目鱼肌的肌电活动均显著高于正着走,进一步左证退着走的动力源来自踝关节,而正着走,其动力源主要由髋与膝关节承担。结论:退着走练习可修改神经机制而有助于运动学习,这对受损的肌肉骨骼功能再教育是有益的;退着走髌骨-股骨关节承受来自地面的反应力要低,因此,退着走对下肢过度使用受伤的病人康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姜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122-125,133
运用三维摄像法、图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常年分别从事太极拳和健步走运动的男性老年人常速行走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进而比较太极拳与健步走运动对老年人行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太极拳组老年人与健步走组老年人在常速行走过程中的步长、步幅、步速、步频、步态周期,以及人体重心在一个步态周期各时相的前后、上下、左右移动的速度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太极拳组老年人的髋关节、踝关节活动幅度要明显好于健步走组老年人。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行走时摆动腿抬高的幅度,踝关节背屈能力的保持方面好于健步走运动。  相似文献   

15.
健步走作为一项群众运动,在新形势体育健身浪潮中,它以其强度可以自己把控、安全系数高等优势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新宠,他们加入到科学的健步走来,并使其成为锻炼身体的媒介,而怎样的科学健步走,才能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改正健步走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健步走效果最优化,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基于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探讨健步走自身特点及其对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及身体机能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在中老年人群中推广和普及健步走健身运动提供参考,让大众更了解这项运动并参与到科学的健步走中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BIODEX-3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对太极拳运动和健身走运动的中老年人(60人)的下肢肌力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人踝关节、膝关节的相对峰力矩(PT/BW))和相对爆发力(PT/Time to PK/BW)明显优于健身走运动(P〈0.05,P〈0.01),因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提高和改善中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建立优秀竞走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的场地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国家竞走队运动员8人;方法:采用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和conconi场地测试。结果: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为11.50±1.51mmol/L,10min乳酸清除率为0.37±0.15,乳酸阈走速为12.44±0.59km/h,心率阈走速为13.30±0.91km/h。通过conconi测试获得的优秀竞走运动员的心率阈值为168.8±3.2次/min,个体无氧阈走速为13.40±0.27km/h;两种测试方法比较,心率阈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体无氧阈走速也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两组值存在高度正相关。结论:从获取竞走运动员心率阈和个体无氧阈走速方面看,场地conconi测试可以取代实验室递增负荷测试,且更接近运动实际。  相似文献   

18.
“走”进体育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走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常态走、非常态走、快步疾走及竞走等。让学生学会走、练习走,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增强体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如下"走"进体育课的具体实施策略,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健步走对超重、肥胖中老年人血清脂联素(ADPN)及相关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等的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92名中老年(50-65岁)单纯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人)和对照组(22人),实验组根据BMI分为肥胖组(BMI≥25)和超重组(23≤BMI﹤25)。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功能能力(F.C.)并推算靶心率。肥胖组和超重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处方(健步走)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与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BMI和体脂%。结果:组内实验前后比较,肥胖组BMI、体重、体脂%和血清ADPN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超重组除BMI显著性下降(P<0.01)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后组间比较,肥胖组BMI、体重和血清ADP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超重组只有ADP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脂%与血清ADPN水平的相关系数r=-0.587(P<0.01)。结论:3个月的健步走运动未能使超重组体脂%和血清ADPN出现显著变化;体脂%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存在负相关;健步走是中老年肥胖人群提高血清ADPN水平、降低体脂%的有效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事运动活动必然要引起心血输出量的增加,为满足心血输出量的增加可通过加快心率与加大心每搏输出量来达到。因而了解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影响,常以心率的变化为指标进行探讨。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生理学教科书中就有了关于运动前、后心率改变情况的描述。如:心率与工作强度成正比关系;在进行静止用力动作时,呼吸和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