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在省级专业运动队考察运动员的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特点。方法:运用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法调查田径队、皮划艇和赛艇队、羽毛球队、跳水队和射击队等不同项目运动员169名。结果:1)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压力情境中(尤其在生活和就业情境)的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皮划艇和赛艇队运动员在许多压力源上的应激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2)不同项目运动员使用的应对方式也有显著差异,如跳水运动员使用主动应对的得分显著低于田径运动员和皮划艇及赛艇队运动员,但其情绪应对得分则显著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3)在不同的压力情境下,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除了主动应对,在学习压力情境下,运动员还较多使用支持应对和超越应对;而在身心压力情境下,运动员则较多使用情绪应对。结论:不同项目运动员采用的应对策略与其面临的特定压力情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棒球运动员心理应激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棒球运动员心理应激、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58名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等心理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棒球运动员比较突出的心理应激因素有比赛失利、内外压力及运动受伤;心理应激因素及“应付方式”、“个性特征”和“自尊”与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当运动员面临应激情境时,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良好的个性特征、适宜的自尊水平都能够减轻应激事件的冲击,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8名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的赛前情绪状态及其临场应激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名次前列的武术运动员的个体失败焦虑、社会期待焦虑得分低于名次后列的运动员,且其与比赛名次呈显著相关,而在自信心与躯体焦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与比赛名次也不存在显著相关,赛前情绪是影响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次前列与后列运动员在面对各种应激源时,4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均有采用,但前者在采用进攻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后者,而在采用回避式应激应对策略的得分则是大部分都低于后者,赛前情绪各因子与临场应激应对方式各因子呈一定相关,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认知-情感调控训练法、模拟应激训练法、放松训练法与控制点训练法等是几种可以改善赛前情绪状态及临场应激应对方式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技术训练,还应包括必要的、系统的心理训练内容。各种训练方法应根据具体运动员在各训练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组合,使能发挥最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运动员的临场应激评价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nshel拟制的临场应激评价方式为测量工具,初步测试了中国运动员的临场应激评价方式。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通常将临场应激源评价为挑战和威胁;在不同的临场应激情境下,运动项目、运动水平和性别对他们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条件下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变动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  冯亚平 《体育科学》2006,26(1):57-61,81
采用纵向、个体内设计方法,对篮球运动员比赛应对方式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变动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对中,个体在特定的应激情境中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种应对模式,但这一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情境的变化,应对方式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在运动员自己平均数上下的波动。在不同应激情境条件下,面对同一应激源,个体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具有多样性,且表现出明显的联合或组合特征,其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时序衔接性。影响运动员应对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环境、认知再评价和人格变量。  相似文献   

6.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7):47-54,5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789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按照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性别,对其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退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打算退役和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进行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己的运动员角色认知下降,退役准备的认知会增加;产生退役的想法与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关。对打算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自我评介、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方面,都表现出差于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而且,生活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研究还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焦虑方面。在应对退役的策略方面,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多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基于以上这些发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169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建立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模型。研究表明:应激源、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状态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是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应激反应的中介因素;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状态焦虑,提高状态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情绪、应激应对方式、自主平衡调节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运动等级较高的运动员的个人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会明显低于其他水平运动员。健将级的女子摔跤训动员面对比赛时,应激应对方式,自我平衡能力均优于国家一级的女子摔跤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针对射击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各种训练和心理问题,论述了教练员与运动员应采取的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措施,提出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对运动员采取激励的方式,可降低射手的焦虑心态提高其自信心,能取得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开拓关于运动员压力应对领域的研究为目的,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员压力应对研究的理论模型、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压力应对的理论运动员压力应对研究的主要理论有:应激认知交互作用模型、问题中心型应对和情绪中心型应对、斗争应对与预防应对、应对的气质假说和动态假说。作者还利用图表介绍了应对策略。2·研究现状从运动员的压力知觉和认知评价,运动员压力应对策略的类型,优秀运动员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研究现状表明,(1)运动员的压力源主要有教练和父母的谴责…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了运动员应激评价结果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①运动员主要将临场应激评价为挑战性和威胁性压力,评价为挑战性压力时,运动员倾向于采用情绪应对和问题应对;评价为威胁性压力时,运动员倾向于采用回避应对。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挑战性和威胁性压力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但与问题应对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回避应对呈显著性负相关。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应激评价结果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随着挑战性压力水平的升高,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趋向于问题应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趋向于情绪应对;随着威胁性压力水平的升高,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趋向于情绪应对和超越应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趋向于回避应对。  相似文献   

12.
应对的理论研究及其在运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对的研究中,存在人格功能理论、情景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而人格特质和情景因素的交互作用模式是研究应对的比较科学的研究取向。运动领域应对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运动员的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应对方式量表等方面。在今后的应对研究中,应注重心理防御机制和积极应对方式及后果的研究,并且要探寻个性化的应对训练程序,这样才能使应对的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研究的源起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性应激是指与个体工作所在的组织直接并且主要相关的环境需要同个体之间的一个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运动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因此提出组织性应激的概念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运动员应激。运动员组织应激源主要包括5个类别:体育本身固有因素,运动员在体育组织机构中的角色,体育运动项目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交流的需要,运动员竞技生涯和成绩发展问题,体育运动项目的组织结构和氛围。未来的研究应该注意进入组织内部测量,完善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立一体化的理论模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应激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应激水平不高;家人支持与家人不支持的运动员和主力队员与非主力队员在应激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日常生活维度上,不同训练年限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运动员的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the ways in which coping style and situational appraisals are related to the consistency of using approach and avoidance coping strategies for skilled Australian basketball referees (n = 133) after three game-related stressful events. The events, ‘making a mistake’, ‘aggressive reactions by coaches or players’ and ‘presence of important others’, were determin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 on sources of acute stress among basketball official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referees exhibited consistent avoidance, but not approach, coping styles; they used more avoidance than approach strategies; and they perceived stress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pproach,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voidance, coping strategi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xist in perceptions of stress (i.e. situational appraisals), controllability and coping styles among moderately and highly skilled basketball refere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oping with acute stress in basketball officiat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运动损伤的发生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因此损伤后的康复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回归赛场的关键。在以往的康复中,以强调身体康复为主,而研究发现心理康复在损伤的康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从介绍运动员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反应入手,着重阐述了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康复策略,以期为帮助运动员恢复训练与比赛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17.
合理、均衡的膳食营乔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针对女子武术运动员的合理曾乔的研冤较少。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类比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套路运动的项目特征、女子运动员的能量需求特点以及合理营养的建议等方面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合理营养需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便为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和恢复提供营养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引起科研人员和专家的重视,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make use of narrative inquiry from the position of a story teller by using creative nonfiction to bring forward the complexities of abuse in sport. Through the use of vignettes, one female athlete’s story of how she self-managed her abuse post sport by acting out sexually is made known. As taboo stories tend to be silenced in sport literature, this research foregrounds how one athlete took back the power and control with men as a way of self-managing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abuse she experienced from male coaches. Although a temporary fix, the vignettes highlight how this athlete’s self-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a complex form of empowerment, a contrast to what she felt when she was the recipient of abuse. The reader is encouraged to construct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athlete’s stories, thinking with her story rather than about her story.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s of athlete abuse by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lack of support an athlete received post sport and further how she was expected to fend for herself, formulating her own self-management/coping strategies. Sport managers developing interventions and strategies related to abused athletes should consider the diverse challenges that they 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