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知道 ,声带是歌唱时唯一的发声体 ,在声乐中称为声源器官。它位于人体颈前部由肌肉和软骨组成的喉结中 ,人依靠声带周围的喉头软骨与肌肉来控制声带的伸缩及开闭。同时喉结状态如何 ,决定音域的宽窄和音质力度的强弱 ,所以我们在歌唱训练中必须正确把握喉结的状态才能使歌唱得动听悦耳 ,否则就会犯上提或下卡的毛病。而上提或下卡 ,又是一切毛病的根源 ,它直接导致呼吸不能自如 ,声音不能通畅 ,上下不能谐和 ,吐字不清 ,声音不明亮。特别是唱高音时不能字正腔圆。因此 ,保持喉结状态正确是解决发声基本功的关键 ,在歌唱发声训练中必须着…  相似文献   

2.
喉的自述     
少年朋友好!我叫喉,住在咽腔和气管之间,主管发音和呼吸。蝙蝠状的我有9块软骨,靠关节、韧带和肌肉连结,围成奇妙的发声器官。当我的声带向中线移动,声门关闭,再由肺部呼出气体冲击声带  相似文献   

3.
14-16岁是青少年喉头、声带的变声期。变声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这一时期儿童除了要注意科学地使用嗓子,不要让其太疲劳以外,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摄入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是由声带、喉头、喉结和甲状软骨组成。这些  相似文献   

4.
园丁超市     
首先要注意把发音位置调高一些,也就是把声带振动次数增多。因为频率高了,周围的披裂肌、甲状软骨、喉头软骨受到高频的微弱振动,充血及散发功能的周期也就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5.
喉结的张开与收缩,所处的位置在上面或下面,对于歌唱发声会造成很多变化。本文对喉结在歌唱时所处的位置和紧张程度以及各种调整喉结的动作作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喉结所处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声系教学首先要解决呼吸问题,如果能较好地控制和调节呼吸压力的大小、呼吸气势的强弱等,这种呼吸才是我们歌唱发声的动力。 (一)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从医学角度讲,从鼻到肺是一个呼吸系统;从呼吸角度来看,肺是体内、体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声带是呼吸的闸门,支气管、气管、喉、咽、口、鼻腔是呼吸的通道。按发声功能来说,肺是发声的动力器官,声带是作为声源的振动体,鼻、口、咽、喉、气管等腔道则是对声音共振扩大和加工改造的效应器。  相似文献   

7.
14 ̄16岁是青少年喉头、声带的生长发育阶段,即儿童变声期。变声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这一时期除了要注意科学用嗓,不要让它太疲劳外,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摄入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是由声带、喉头、喉结和甲状软骨组成。这些器官主要是由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构成。因此,变声期的儿童应多吃些富含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蹄、蹄筋、猪皮、鱼类、豆类、海产品等。二、注意B族维生素和钙质的摄入维生素B2、B6能促进皮肤的发育;钙质可以促进甲状软骨…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一门看不到摸不着的艺术。要想掌握科学的歌唱艺术 ,就比其它工作困难些。从生理因素来看 ,每个人的声带生理构造都不同。有些人的声带长 ,而有些人的声带厚而长弹性也比较松弛 ,很适合低音发声 ,有些人的声带短而薄 ,弹性张力很强 ,很适合高音的发声。加之每人有着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接受能力 ,不同的心理状态等 ,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不同的因素 ,那么我们的声乐教学就会变成机械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声乐教师积极动脑 ,细心摸索其中的奥秘 ,探索新方法达到发声的高效益。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发声训练上 ,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9.
摸不着看不见的歌唱共鸣在声乐教学中实属难题之一.本文从人体共鸣腔、歌唱共鸣原理、怎样安放声音的高位置与歌唱共鸣的训练等方面阐述笔者对歌唱共鸣教学的粗浅探讨.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象在声学中称为共鸣.歌唱共鸣是在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作用于声门,使声带振动产生的声波(原声是微弱的)通过声带周围的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使咽腔、胸腔、口腔、鼻咽腔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共振的现象.这种现象越大共鸣声越宏亮.  相似文献   

10.
歌唱发声是人类生理活动中具有一种较强技术性的一种机能.是身体各部位协调运作的结果,歌唱发声的基音来自于气息作用下的声带振动.声带的病变与歌唱发声不正确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叫嗓音,人的声音是由长在喉腔内的声带发出的。因此,声带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如果声带出了毛病,嗓子就会嘶哑,引起声音嘶哑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还有长时间高强度发声疲劳,使声带上长出小结或息肉。另外,声带麻痹也是声音嘶哑的一个原因。但是在长期临床诊断中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嗓音嘶哑,经研究结果表明,原来是一些药物能影响嗓音,在医学上称为“药物性嗓音异常”。  相似文献   

12.
一、喉头位置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喉头就是一个精巧的发声器,它是由甲状骨和环裂软骨及各种披裂肌组成的.各种披裂肌的收缩和放松,牵动着披裂软骨,迫使声带闭合、分开、绷紧和放松.  相似文献   

13.
脑力对对碰     
《科学启蒙》2013,(3):84-85
第一个环节:答疑解惑 湖南省望城县二中杨武斌同学问:为什么大象用鼻子吸水却不会呛着? 大博士回答 大象有一个可垂在地上的长鼻子,这个鼻子可以嗅、吸、喷、卷、打等,几乎无所不能。象的气管虽然与食道相通,但鼻腔后面的食道上方有一块软骨,  相似文献   

14.
歌唱的共鸣是指歌唱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震动产生的音波,通过声带周围的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使口、头、胸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共振的现象。声带震动所发出的音叫做"基音",基音原本是很微弱的,经过人体各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后,不仅可以变得响亮洪大,优美动听,还可以有穿透力,从而使声音传得更远更广。良好的声音共鸣对音量的扩大,音色的改善以及声音的传播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歌唱中最为可贵的因素就是音色,我们又称之为嗓音,学生要掌握和练出圆润、嘹亮和柔和的音色,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嗓音的产生原理、如何评价嗓音的好坏以及嗓音的训练方法等方面的音乐知识.本文就此问题作了简要说明. 任何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出来的,大海的波涛声、狂风的呼啸声、打雷的隆隆声,都是如此.那么人的嗓音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它是由喉结后面的声带振动加上咽腔、鼻腔等共鸣腔的共鸣(振)而产生的.在吐字器官的配合下,发出了带有情感的话声与歌声.  相似文献   

16.
一、变声期学生在发育、发声上的生理特征大家都知道,喉和声带是人的发声器官。发声,就是由于气息不断进出声门,引起声带振动而产生的。在变声期,学生在发育、发声上有什么特征呢?1.在发育上,男女学生变声的开始年龄、时期长短和变化程度各不相同。女孩发育略早,变声的开始年龄也较早,大致在11-12岁左右;男孩变声稍迟,大致在14-15岁左右。男孩变声过程较长,有的需3-4年,生理变化也较大,声带变长变厚,可长到17.5-72毫米,比原来增长7毫米左右;喉头增大1.5倍,喉节突出。女孩变声过程较短,而且生理变化也较缓。声带只比变声前增长了3毫米左右,一…  相似文献   

17.
南天 《师道》2006,(6):60-60
●每个人的发声能力是不同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说话声音较小的教师应随时注意使用扩音设备提高音量。●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否则容易发音过度而使声带受伤。可适量饮用一些白开水,确保喉咙得到润滑。●月经期、妊娠期,声带均有生理性改变,此时声带组织娇嫩,创伤后不易恢复,要注意声音休息。●烟、酒、辣椒,以及唱卡拉OK后冷饮或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喉部器官不利。因此要尽量减少和改变此类习惯。●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  相似文献   

18.
儿童长到12~17岁,嗓音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因为此时喉头软骨迅速发育,使喉腔变大,声带也由幼儿时的6~8毫米迅速增长到15~20毫米,男孩子可达20毫米以上,声带的薄厚长短都在发生变化,喉  相似文献   

19.
发声音色、音量及演唱风格除了与声带的特性有直接关系外,很大程度上与参与发声的共振腔体即发声腔体的特性相关,而后天练习发声方法导致的习惯性腔体特性将导致不同的音乐风格的改变,如各种不同的演唱风格,民族,美声,各种地方戏曲等.我们利用高场超快速电影磁共振成像方法对不同发声状态下共鸣腔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正中矢状面电影摄影,并试图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对比黄梅戏发声腔体和美声发声腔体在功能形态学的差别,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莉 《家长》2001,(11)
14~16岁是青少年喉头、声带的生长发育阶段,即儿童变声期。变声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这一时期儿童除了要注意科学地使用嗓子,不要让它太疲劳以外,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摄入。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是由声带、喉头、喉结和甲状软骨组成。这些器官主要是由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构成。因此,变声期的儿童应多吃些富含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二、注意B族维生素和钙质的摄入。维生素B_2、B_6能促进皮肤的发育;钙质可以促进甲状软骨的发育。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芹菜、番茄、蛋类、豆类、动物肝脏及新鲜水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主要有鱼、虾、牛奶、豆制品等。三、主、副食应以软质、精细食物为主。变声期的儿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