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确定委托代理基数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将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分别称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委托人(比如企业所有者)与代理人(比如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的讨价还价中,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代理人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企业经营者更容易知道他们每年能完成多少利润,但是他们通常倾向于隐瞒这一信息,以便在讨价还价中压低利润基数,从而获得更多超额奖励。委托代理基数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向代理人要求或代理人向委托人承诺并达成协议的计划指标。Harris和Rav曾经指出,如果委托人不能观察代理人的行为,那么对委托人来说,最佳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另一方称为委托人。或者说,知情者(informed player)是代理人(agent),不知情者(uninformed player)是委托人(principal),并且代理人的有关个人信息(行动与知识)影响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为代  相似文献   

3.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阐述了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委托——代理人的两个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委托——代理模型基本框架是委托人在设计合同的基础。委托人在设计合同时,不仅要考虑到自身期望效用最大,还要考虑激励相容约束对代理人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的诸多问题: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委托人监督控制力不够;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责任风险不对等;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利益不一致,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同时提出了治理对策:加大监督力度,使委托人和代理人信息最大限度的对称;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积极设计经营者的报酬机制,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相容;营造充分的竞争环境,强化市场竞争对代理人的约束。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代理人才有动力去有效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可以设计出某种甄别契约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代理人在不同的市场需求状况下的努力程度.指出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委托人采取固定佣金方案及承担全部风险为曩优选择;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若代理人为风险规避者则委托人只承担部分销售风险,但需付出额外的风险补偿成本;若代理人为风险中性者则委托人不需付出额外的风险补偿成本.  相似文献   

6.
柏培文 《软科学》2008,22(5):50-55
不同的信息结构对组织的效率会产生影响,信息共享的组织决策的效率要高于信息非共享的组织。在一个给定的信息结构下,决策权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不同安排,也会造成组织效率的不同。在组织决策系统内,在满足委托人或代理人的参与条件下,双方各自获得项目投资的相应的支付,在不满足委托人或代理人的参与条件下,双方获得纳什谈判结果。  相似文献   

7.
郭新帅  缪柏其  方世建 《预测》2007,26(5):18-23,30
本文研究专有信息对授权决策的影响。代理人拥有专有信息,委托人要想利用其专有信息以增进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将活动授权给代理人,并为其提供适当的激励合约。通过明确地考虑委托人面临的外部机会及其相对于代理人的能力高低,本文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利用代理人的专有信息,委托人会选择授权;并且分析了环境风险、委托人的外部机会及其相关能力等因素对授权所要求的信息质量的阈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形下过度自信的代理人的报酬契约设计问题,通过数理推导分析了过度自信对报酬契约设计的影响机制,包括对激励系数、努力水平、工资水平、代理成本、委托人次优期望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有效地验证了模型推导的结论。研究表明:代理人过度自信水平越高,要求的工资水平越高,风险分担系数越高,并且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委托人雇佣过度自信的代理人时不仅能增大委托人的次优期望效用,而且代理人本身得到的工资效用水平也是增加的,从而使代理成本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武器装备采办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内容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 ,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在不对称信息对策研究中 ,通常将对策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不对称信息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进行。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 ,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 …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关系与信息经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现代情报》2003,23(2):158-159
委托——代理关系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及由此产生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指出信息经纪人的出现改善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信息经纪人的报酬问题,以及在委托人与信息经纪人之间形成的新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股份公司是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一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是委托管理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代理关系,其中股东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代理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的往往不完全一致,因而代理关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何影响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杜勇 《科学与管理》2003,23(4):46-47
<正> 一、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契约本身代表了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契约中,委托人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限,同时也规定一定的受托责任。由于财务报表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是委托人与代理人订立经济责任契约的基础,一方面,它成为代理人充分展示自己经营才能和业绩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它成为委托人评价和监督代理人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但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层信息的不对称分别,建立第一层次租赁公司作为委托人和人才作为代理人以及第二层次用人单位作为委托人和租赁公司作为代理人的人才质量控制模型,重点研究单、双层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人才质量的最优控制问题,并运用极大值原理推导租赁公司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控制的最优解,并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对比不同信息环境下的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层信息的不对称分别,建立第一层次租赁公司作为委托人和人才作为代理人以及第二层次用人单位作为委托人和租赁公司作为代理人的人才质量控制模型,重点研究单、双层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人才质量的最优控制问题,并运用极大值原理推导租赁公司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控制的最优解,并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对比不同信息环境下的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15.
白少布  刘洪 《软科学》2011,25(2):40-46
在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水平和较好的项目质量前提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成功运作取决于融资企业努力程度。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作为主委托人的制造商通过设计固定的优惠激励,保证主委托人制造商和次委托人银行的收入效用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果次委托人适当降低代理人的努力投入标准,则主委托人的线性优惠激励使融资企业选择最优努力水平,并且使主委托人(制造商)和次委托人(银行)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陈琦  赵涛 《软科学》2008,22(4):21-23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对自然状态存在不同的认识时,对最优契约的影响情况;同时给出了考虑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时的最优激励合同.通过激励补偿系数和委托人及代理人对自然状态估计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陈琦  赵涛 《软科学》2008,22(4):21-24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对自然状态存在不同的认识时,对最优契约的影响情况;同时给出了考虑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时的最优激励合同。通过激励补偿系数和委托人及代理人对自然状态估计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任务难度、能力差别和薪酬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威  王波 《软科学》2011,25(1):128-133
通过引入代理人的异质性、任务难度这两个特殊变量,探讨其与薪酬差距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从代理人努力水平还是委托人自身收益考虑,委托人对于难度大的任务实施的薪酬差距应大于难度低的任务;同时,代理人之间的能力差距越大,其努力水平反而越小;能力一致时,努力水平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9.
刁丽琳 《科研管理》2010,31(2):35-41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产品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的不可逆性。作为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评价方法,实物期权在技术创新投资领域运用广泛。由于许多企业采取委托代理的技术创新投资方式,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采用委托代理框架下的逆向选择模型,分析了技术创新的实物期权投资问题。文章首先建立了对称信息下技术创新投资的实物期权模型,得到投资的临界条件。然后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假设技术创新的投资成本和部分投资收益可被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观测,而另一部分投资收益是代理人的私有信息。在此前提下,本文以实物期权为基础构造了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建立了代理人连续类型下的逆向选择模型,并最终确定了代理人的最优契约和委托人的投资临界条件。文章最后以应用实例的方式对非对称信息下技术创新实物期权模型的经济涵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将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下的实物期权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除了能力最高的代理人之外,其余类型代理人的投资临界值均比对称信息时向下扭曲;除了能力最低的代理人,所有其它类型的代理人都能获得一个严格正的信息租金。  相似文献   

20.
试论公司治理结构和国有企业财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财务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全的财务控制应该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可以弥补财务契约的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的最重要方式是将代理人主导的内部财务制度转变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衡制约的内部财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