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玉成 《体育科学》2003,23(3):103-108
在生物衰老的进程中,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机体维持内环境恒定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健身运动可以通过调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内分泌学是研究细胞联络的科学,其领域是探求细胞之间或细胞自身影响的方式。细胞间联系必须有一种传递或信使分子,它由分泌细胞产生并通过体液输送至靶细胞,包括4种主要联络系统:神经、神经内分泌、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每个系统都能影响和控制另一系统的某些机能,反之,又接受被它所影响系统的调节和指令,因此,它们是高度综合和互相关联的,也反映其进化源十分接近。经典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红细胞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以及运动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的展望。通过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发现 ,红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运动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有待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高亲脂性神经内分泌激素,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研究显示其对人体具有睡眠调节、抗抑郁、抗衰老、增强免疫及抗肿瘤发生等作用。最新研究还表明,褪黑素能够预防、减轻乃至逆转急性痛、炎性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多种类型的疼痛。本文从运动角度阐述褪黑素与抗氧化系统、免疫系统、细胞凋亡以及生物节律及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关系,指出褪黑素能消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并能抑制细胞凋亡,以及调节生物节律和情绪。从而表明褪黑素对运动疲劳延迟与恢复及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医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如针灸足三里穴对小鼠运动能力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足三里反射区按摩对有氧耐力运动后自由基的影响,揭示足反射区按摩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机制。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运用紫外线照射矫正免疫功能和降低运动员的发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紧张的体力负荷(包括重大比赛时的心理情绪紧张状态)条件下,影响免疫力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四个:1) 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平衡;2) 内部环境深刻的代谢变化(PH、尿素、乳酸水平等的极大变化);3) 相对的或绝对的营养不足及与其有关的对免疫系统的能量供应、代偿性供应或基质供应的不足;4) 由慢性传染病灶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CGRP在身体许多组织器官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心脑血管具有强烈的血管扩张、逆转血管痉挛、改善冠脉和脑血液循环的作用,同时介导神经—免疫系统的相互协调。运动可引起CGRP的合成和分泌改变,CGRP在运动心脏与功能的适应性重塑中和其它心血管活性肽一样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CGRP在运动性心肌肥大、运动性高血压、运动神经肌肉损伤和修复中的研究前景以及运动中CGRP与神经—免疫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参加全国男子古典式摔跤冠军赛的辽宁省运动员赛后调整性训练的部分内分泌指标进行分析,探讨赛后调整性训练机体内分泌的变化,以便了解运动员的机能及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为古典式摔跤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佩杰  章建成  皮衍玲  庄洁  任杰  张剑 《体育科学》2003,23(1):99-101,104
本文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应激后神经内分泌反应。以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量表(SCAT)为依据,将32名经过SCAT问卷测试的男子运动员分成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每组再随机分成心理行为干预组和时照组。采用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时心理行为干预组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心理行为干预后不同特质焦虑运动员跳高技评应激后神经内分泌反应。结果表明,心理应激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变化,其中高焦虑组受试者应激后神经内分泌反应高于低焦虑组;时不同特质焦虑类型运动员,心理行为干预均可提高他们对应激的承受能力,协调应激时机体神经内分泌反应。  相似文献   

10.
健脾生血中药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探讨了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的变化,研究了健脾生血中药在改善类脾虚、促进运动性疲劳消除的同时,对血浆心钠素的影响.选用1.5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约160g,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组(E)、自然复健组(NR)、药物复健组(MR),每组15只.采血测血乳酸、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进行血浆心钠素的放免测定.研究表明,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状态下,血浆心钠素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对心脏内分泌功能产生了不良影响.健脾生血中药能促进类脾虚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能显著降低由于运动性疲劳引起的升高的血乳酸浓度,并显著增加由于疲劳造成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减少.健脾生血中药在补脾生血、改善运动性疲劳的同时,能显著增加血浆心钠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心肌营养与代谢,促进心脏内分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法,观察了“还元煎”对运动训练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证实“还元煎”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Bedford跑台递增负荷运动模型对大鼠进行运动训练,观察该运动模型动物运动后不同时间的神经内分泌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提示:该运动模型动物在运动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多项神经内分泌指标以及体内抗脂质过氧化系统在运动后5h内仍未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相似文献   

13.
β-内啡肽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一种关键的免疫递质,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β-内啡肽对机体多种免疫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运动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随着β-内啡肽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介绍了运动与β-内啡肽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对应激心理神经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因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角度探讨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和免疫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β-内啡肽的变化对免疫系统影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服用怀山纯对空手道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的影响。本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服用怀山纯能稳定空手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强大负荷训练期的免疫系统,提高空手道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但是在怀山纯的使用剂量上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以期能获得怀山纯的最佳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试论运动减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能量不平衡,即食物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失衡。在食欲和能量消耗的调节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脑胰岛素和肥胖基因(obgene)产物-Leptin对机体食欲和能量消耗的调节作用,并对系统有氧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提示,运动所引起脑胰岛素和脂肪组织obmRNA表达水平升高,在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红细胞免疫的作用机理以及运动与红细胞免疫研究的现况:红细胞膜上有C3b受体(CR1)。它是体内循环IC的主要清除者;运动通过影响内分泌、红细胞膜成分和性质、RBC-RFER和RBC-RFIR浓度等因素影响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免疫粘附可对不现运动应激产生不同应答,基本规律是:低强度短时间运动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较大运动量后即刻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恢复较快,大强度长时间运动或力竭运动可造成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并且较长时问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长时间耐力运动后,体能下降,其中能源物质的储量下降(包括肌糖原耗竭、血糖下降、肝糖元下降)是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离子代谢紊乱、自由基增多、氨的大量生成、高能磷酸盐和脂肪酸的浓度改变和内分泌、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平衡失调等使机体各项生理机能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运动对心理应激神经免疫影响研究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运动与应激分别对激素、细胞因子、神经肽的影响的研究,以及运动与应激交互作用对激素、细胞因子、神经肽影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借此为我国运动与心理神经免疫系统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速度滑冰项目运动员在高原地区训练和比赛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对我国速滑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系统分析,以期对项目的训练方法、手段和理念的创新、研究、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以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队16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高原训练期间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训练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高原训练期间,白细胞会在短时间内降低,一段时间后会恢复,血红蛋白指标缓慢升高,但会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降低;高原训练后,人体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指标会呈现出一致性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