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通过泉州市区中学生对体育信息传媒接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泉州市区中学生们主要是通过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获得体育信息的;"学习紧张,没时间"、"没兴趣"等因素影响着他们接触体育信息,但仍有59.83%学生能够经常接收体育信息,从体育新闻和体育欣赏等栏目中获得娱乐和休闲;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广大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和体育传媒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分析与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体育传媒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传媒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体育态度和体育需求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行为及参与方式,显示出体育传媒对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和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葭  钟海鸥 《体育科技》2011,32(1):127-129,145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媒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主要通过电子传媒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满足自身的需求,电子传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同的电子传媒各有优势,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也各有不同。中学时期是处于人生长发育和心理转变的关键阶段,中学生所受的各种教育都离不开媒介。电子传媒作为提供体育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电子传媒传播正确的体育信息,对中学生的各种体育意识和理念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正确引导和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残疾人体育生活方式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价值观、锻炼方式、频度、时间和影响因素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的调查分析,从体育活动条件、体育活动主体意识和体育活动行为三个方面揭示了残疾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处于低层次的体育生活方式水平;客观条件是影响残疾人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残疾人表现出提高体育生活质量主观愿望,但与现实之间存在反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媒介体育信息需要与体育兴趣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力量。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19所高校1806名大学生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需要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证实我国大学生有多种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接触动机,并且接触每种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动机有所不同。大学生接触不同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部分动机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苏北地区谢湖村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大众传媒对农民体育传播的缺失及对农民体育发展造成的影响.大众传媒在农民体育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大众传媒设施缺失、功能缺失、意识缺失等,提出了大众体育传媒对农民体育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体育生活主体、条件和形式三个要素对宁波市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男女分组了解其差异,从中揭示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年我国大学生的体育信息需求与体育之间的若干关系进行研究,如大学生获取不同媒体信息的动机、中国大学生接触不同媒体的时间等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一种想要接触各种媒体和通信内容的渴望,并且没有固定的方向和接受的重点,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接触媒体是为了增长体育方面的知识,了解国内外体育赛事,满足好奇心和寻求娱乐。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CNKI可视化分析功能,结合从文献中提炼的指标,发现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将体育和大学生作为两个整体指标来分析。在不同研究阶段,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大学生接触媒介体育信息的动机、时长、频率和内容指标基本没有变化,仅接触途径指标变化明显。传媒体育信息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积极、正面影响为主。成果数量呈波浪形上升趋势,合作研究以两两合作为主。大众传媒体育信息的分类、内容质量、互动评价、商业化运作对不同社会阶层、专业、年龄、性别大学生的影响及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创新将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导向。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农民体育需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封庆  田雨普 《体育科技》2010,31(1):114-117,121
农民体育需求问题是农民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农民对体育的需求程度取决于自身的经济收入、思想意识、余暇时间以及环境氛围等等。在深入了解农民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的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农民劳动强度等现状进行研究,剖析现时期农民的体育需求状况,以期为我国农民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传媒信息法律缺失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信息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但是由于商业化运作和个人利益驱使等方面的原因,在体育传媒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法律缺失的现象和价值导向偏差的问题。分析了体育传媒信息中的消极有害信息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影响,提出了规范体育传媒信息传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与31~50岁年龄阶段的农民主力军的健身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矛盾;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农民开始接受城市体育文化和健身手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从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移;大部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发进行的,农村体育缺乏有效的组织与体育活动严密组织性相冲突;农村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农民健身行为发展的非同步性;30岁以下青年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青年农民静态活动时间少于身体活动时间;农民体育消费表现出滞后于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矛盾;农民体育消费与收入高度契合,并影响健身手段选择。  相似文献   

13.
霍焰  谢玉波 《精武》2012,(3):8-8,16
体育信息传播是高校体育普及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与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密切相连。通过对天津市五所高校大学生体育信息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证明了体育信息的传播已经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大连地区102个行政村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度和态度、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产生的锻炼效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农村体育消费、建设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农村体育锻炼人口、农民体质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大连地区继续执行和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供依据,更好的促进大连地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代体育报道的研究,揭示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差异和重视妇女体育运动程度的不足,并就妇女体育运动通过筹设“女子体育基金”建立和谐的媒介关系进行探讨。同时,在分析妇女体育运动传播的特点及价值的基础上,论述“女子体育基金”时体育传媒的价值效益,从而使传媒真正成为妇女体育运动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为更好地开展妇女体育运动拓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进一步分析总结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我国农村体育的阶段性和长远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农民体育人口现状和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揭示了陕西农村体育人口和体育发展的最新特征,并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为陕西乃至我国西部省区制订相关的农村体育政策,指导农村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体育传媒在竞技体育产业中的活动情况进行研究认为:体育传媒作为体育产业领域的新兴产业,在竞技体育产业化道路上,两者相互映衬、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对体育传媒在竞技体育产业化过程中两者的互动、发展和对对方的作用进行研究,旨在希望通过研究能为二者的双赢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胶东地区村落农民体育需求现状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较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对胶东地区农民体育需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本文以胶东地区1151名农民为研究对象,对农民生活现状,农民体育现状和农民体育需求现状等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胶东农民体育需求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胶东农民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军伟 《体育世界》2010,(10):99-101
目的:河南建业足球队参加中超联赛三年来对河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17个省辖市、1个省直管市16岁以上城市居民进行了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调查表明建业队参加中超联赛三年来河南省时城市居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有较大影响。具体表现为:1、体育意识方面:对居民的生活影响表现为,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多,关心中国体育发展的增多。说明建业队参加中超联赛后我省城市居民体育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居民体育态度及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表现为,选择喜欢体育的体育意识明显增强.体育价值观念更加科学。2、体育行为方面:被调查居民每周3次和3次以上的体育活动频率明显高于冲超成功前.运动持续时间的主流是30-60min;居民体育消费和居民对体育信息的获取态度均有显著提高,且向中、高层次转移.人们获取体育信息的态度更为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