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应努力实现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能机械教教材,而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生发的"教材观"已被一线教师普遍接受和认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践行新的教材理念从而营造出以人为本的高效课堂呢?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中一道习题为例,对此题修订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指出,一线教师在做到心中有学生的同时,亦要做到心中有教材,要与编者站在同一思维角度上建立起"儿童视角"的教材观。即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关注儿童的思维特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教材观从教材目标观、教材功能观、教材结构观、教材内容观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文章在系统梳理杜威教材观的基础上,就这四个维度分别提炼出对新课程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的有益启示,包括: "让儿童的本性实现自己的使命"、把教材作为"对付现在的一种指导方法"、将教材呈现为"通过反省思维而构成的东西"、"使教材心理化".  相似文献   

3.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取得的成功基于其学术底蕴。教材学术性的标准在于教材编写基于研究、教材体现理论自觉、教材对学术问题有所突破。本套教材以研究为基本编写方式,在伦理观、德育观、教材观和教学观上都有学术理论的指导。本套教材探明了儿童经验进教材的路径,厘清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摸索出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体现儿童立场的方法,突破了一些学术难题。“内容至上”的倾向,“应试”化的教学氛围以及对“副科”的轻视,是发扬本套教材学术成就的主要挑战。弘扬教材的学术性,将教材的学术成就转化为实践进步,需要各方面教育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转变教材观,有学者提出了"圣经式"教材观和"材料式"教材观[1],还有学者提出知识观的教材观和智慧观的教材观[2]。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涉及到教学实践中一个根本的问题:"用教材教"还是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新课程改革之下的教材观发生了重要的转向:走向范例和文本的教材观、走向人性化和儿童化的教材观、走向开放与建构的教材观、走向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材观。从知识建构角度出发,新课程强调教材是范例,是一种学习的材料和资源,而不是必须服从的"权威"。新教材应从儿童的世界出发,体现多角度、深层次理解和呈现课程标准的开放理念,以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教材使用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学材”观是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从杜威的儿童观和教材观入手提出的新的教材观,即教材要从学生需要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学生为本”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材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融合,并对教材编写队伍提出更高要求,以使所编教材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与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进,使教师形成"用教材教"的理念,已经成为转变教师教材观的重要内容。在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中,教师需要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努力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容的构成来看,当代化学教材正努力改变传统教材"知识清单"的形象,在每节课的内容中,不仅具有核心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是对儿童心灵的理性认识。儿童文学只有回归儿童这个原点才能正常发展。在通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着大量以成人为本位的教材体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模式化儿童形象是对“儿童本位”儿童观的忽视,背离儿童的真实生活与情感,也使得教科书显得过于呆板,缺少趣味、想象和幽默。好的儿童文学教材需要编者必须怀有对“儿童本位”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学材观是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从杜威的儿童观和教材观入手提出的新的教材观,即教材要从学生需要出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学生为本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材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相互融合,并对教材编写队伍提出更高要求,以使所编教材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陈星华 《语文天地》2013,(12):19-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建设与使用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无论是基于传统教学观,还是新课程资源观,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最重要载体,均体现着课程设置目标、目的,以及课程实施方式、方法,成为人们认识和判断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也就是教材的"原则性"。通俗而言,就是新课程的"框框架架"。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果将教科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编写的教材,遵循从具体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从实践到理论的原则组织内容,并将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意义的可表述部分引入教材中,彻底打破了学科课程"著作式"的教材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数学知识观是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总体认识和基本观点,它大致可以划分为本质观、价值观和获得观3个维度.以此分析美国CPMP教材发现,其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是:淡化演绎,注重开放;凸显应用,关切现实;课题驱动,强调互动.这启示我们:一方面,教材编写应该高度重视数学知识观的渗透和引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多加领悟教材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去开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编写的教材,遵循从具体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从实践到理论的原则组织内容,并将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意义的可表述部分引入教材中,彻底打破了学科课程"著作式"的教材编写模式.  相似文献   

15.
按照传统"教材-圣经"教材观对待统编教材,现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效果亦无法保证.这就要求转变教材观,树立"教材-材料"教材观.新教材观打破了对教材的迷信,把教材视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材料,对其进行大胆取舍.同时积极吸收与教学任务有关的其他材料,并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造出超越统编教材的、具有独特逻辑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教案.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材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时代性、针对性等基本属性.本文从对高校教材基本属性的认识出发,结合出版实践过程,阐述高校教材建设中的几个责任伦理问题,提出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判别高校教材编写出版中各种行为的"责任伦理"是非与否,判断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益行为"的"道德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今,越来越多的低龄外籍儿童加入到了汉语学习的热潮中,外籍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趋势,对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儿童对外汉语教材与成人对外汉语教材相比,在研究编写方面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积极探索、总结,并设计出适合儿童的对外汉语教材,以适应世界儿童对外汉语的迅速发展的需要。笔者从对《快乐儿童汉语》和《童趣汉语》的对比分析入手,根据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从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入手,探讨并总结出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对"教材"概念意涵的认识差异体现了不同知识观、学科观与教学观的角力与互动。重建"教材"概念、优化教师的教材研究、维护"一纲多本"的教科书环境,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创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将教材视为知识权威的代表,其功能就是单向传授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材功能观纷纷涌现,如材料观、范例观、对话观、文化母乳观等.对传统和现代的教材功能观,都应当从育人的高度理性审视,从教学实践层面辩证分析.教材的本质属性是教学性.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教材应当具有以下功能:兴趣激发和活动指导功能、学科展示和内外衔接功能、思想引领和思维训练功能、总结拓展和学业评价功能.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材应当具有教学依据功能、资源提供功能、教法指导功能、评价支撑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整合"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有效整合英语教材需要教师秉承"材料式"的教材观,尊重教育现场的独特性,在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教学需求和语言学习规律对教材进行恰当的调整使用;同时,有效的整合还需要对整合行为本身进行系统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