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前言排球自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就不断地向“快速、高度、力量、全面和变化”的方面发展。随着新一代排球运动员身高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技、战术水平全面化的加强以及拦网规则的放松,使得网上的争夺更为激烈。为了突破防守方高大密集的拦网,进攻方将充分利用网长,在网前运用各种跑动和快攻战术(包括一点攻和二点攻)积极主动地调动对方的拦网人,打乱对方的拦网布局,以突破对方的防反体系。由于近年来战术变化不大,至今在国内比赛中都还沿用了五十年代三号位快攻掩护,四号位摆开打二号位点缀进攻”的落后战术。纵观国内的比赛,二号快攻及快攻战术往往被人忽视,但在比赛实际运用中,二号位快速多变的战术攻和二传手的二次攻又常常在双方激烈争夺和关键时刻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那么,二号位的快攻战术在比赛中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二号  相似文献   

2.
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的影响,对199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漳州赛区)甲A8个队发球的站位、线路、落点与发球效果作了技术统计。把9m宽的发球区平分成右(原发球区)、中、左3个发球区;把直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直后区,斜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斜后区,落点在插上二传侧面对应的区域称为侧对区。将不同发球区与不同线路和落点的发球统计数,分别进行发球效果的百分比计算,结果是:(1)右、中、左3个发球区发球的一攻战术组成率分别是54.5%、50.2%、56.8%,发球得分率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日本东丽男排认真总结了世界排球先进的理念和技战术打法,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把全队的基本打法定格为“快”。“快”的好处在于:快速多变的战术可以让对方无法确定进攻点,从而无法组织有效的拦网。而在强攻实力不足的队伍里,快攻更是得分的关键。在目前世界流行的组织型拦网中,如果出现四号位和二号位的快攻,那么这两个位置的拦网队员就会向两边移动,从而在三号位产生空当,此时,就形成了二打一(三号位快攻与六号位后攻)的局面。而如果拦网队员不变时,还可以把战术变为打两边。一传在三米线附近的情况下,则可以组织远网快攻以使对方无法形…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的特点及轮次打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毅钧 《体育学刊》2005,12(2):105-107
通过对2003年11月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10场比赛技术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特点是以2号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为主,并结合4号位强攻和3号位快攻的技战术打法,得分率高,拦网效果显著。中国女排进攻轮次最强的是第2轮,第3轮和第4轮也较强,第5轮较弱,中国女排后排进攻得分不如世界其他女排强队。  相似文献   

5.
浅谈篮球进攻中的抢攻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 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规则、速度、对抗以及快攻战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同时防守快攻的战术也得到了发展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技战术适应当前的篮球运动。抢攻是 70年代后初步发展起来的战术类型 ,它和快攻是进攻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战术类型。抢攻又叫衔接段进攻 ,即介于快攻和阵地战之间的一种抢时间、追着打的进攻战术。其核心虽未能实现人数或位置上的优势 ,但趁对方立足未稳进行攻击。抢攻是在快攻受阻后短暂时间内进行的 ,要求战术简单实用并具有突然性 ,多运用二三人简单配合。它是快攻的延续 ,“抢攻”增强进…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日本队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技战术打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女排主要战术进攻特点是以3号位快速多变为核心,结合2、4号位两边拉开强攻。第一、二、六轮次以井上香织的3号位近体快、2号位单脚背飞为掩护,结合两边的拉开进攻及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第三、四、五轮次以山本爱的2号位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4号位强攻是日本女排各轮次重要得分手段,效果较好。日本队的主攻手木村纱织是国际排联公布的最佳得分手的第一名。2号位强攻、后排攻效果一般。但得分超过中国女排。快攻组成率较高,效果较好。高质量的接发球是保证日本女排战术高效率组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统计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03年全国排球联赛上海男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男排在保证2、3号快攻战术中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运用的基础上.突出了4号位的强攻,在2003年的全国排球联赛中进入决赛,充分体现出了自身的战术风格和特点。在进攻统计中,短平快技术的运用上明显多于前6名的队和前3名的球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上海队在4号位进攻和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上与前5个队相比,在统计上虽无显著性差距,但在比赛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现行的五人制足球快攻战术定义着手,对进攻方不具备人数和位置优势时的快速进攻战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能力优势快攻的概念。同时,立足于五人制足球运动实践,把现行的快攻战术重新限定为优势快攻,并将其分成三个类别,即:三项比较优势快攻、两项比较优势快攻及一项比较优势快攻,同时把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快速进攻战术视为向阵地进攻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9.
二传变换位置进攻战术打法是指二传队员站在3号位,一传有意识把球垫到2———3号位或3———4号位之间组织“正、反边一二”的进攻战术打法。由于二传位置的改变,能有效缩短二传队员跑动路线并赢得时间,提高二传队员的组织进攻能力,并能增加二传队员组织进攻的灵活性、隐蔽性和突然性,也能为右手进攻性二传手开辟二次球进攻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快攻战术作为篮球运动中的常用战术,是提高篮球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篮球运动中的快攻战术训练技巧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篮球运动中快攻战术的传统概念和现代概念。针对篮球运动中快攻战术的训练技巧,文章提出了培养队员的快攻意识、战术方式与战术配合训练、球员基础技术训练、快速攻击理论知识训练四个策略,以此为篮球运动中的快攻战术训练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段指标法”对第15届亚运会女子团体半决赛及决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比赛中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球的技战术运用特点。认为在相关规则修改后,在乒乓球技术研究中应从各方面对三段指标法进行研究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在快攻战术中的运用对比分析,重点关注长短传快攻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次数的统计、快攻的使用情况、特点及完成率。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比赛中快攻运用的最佳时机、成效,找出快攻战术在发动、推进及结束阶段的运用,发现快攻战术起始和结束的节点对于得分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现代足球战术打法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以它战术运用的基本要求和整体攻防的基本特征为标志,就战术打法发展而言,现代足球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战术组织模式、各区域的实力分配、整体协调的攻防节奏等战术特征。目前足球比赛已进入了一个讲究严密整体,快速攻防、技术全面、战术多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5.
李建民 《冰雪运动》2010,32(5):20-23,28
为冰球攻防战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上保障,深化现代冰球战术理论研究,形成更为系统和全面的冰球运动战术的理性认识。运用系统论的理论观点与方法,对冰球运动攻防战术系统构成的因素,战术系统的结构和战术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和认识。认为冰球战术系统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结构,战术系统的结构决定着战术系统功能的特性;冰球战术系统功能的优化体现在系统因素的优化和系统结构的优化,两者缺一不可。提出优化冰球技战术系统是国内冰球技战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篮球进攻战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尚武 《体育学刊》2005,12(1):114-118
篮球进攻战术体系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包含“个人进攻战术行动”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等基本内容,处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基础层面;二是“快攻”、“抢攻”、“固定配合进攻”、“机动配合进攻”等具有特定表现意义的4类战术形式,位于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表现层面;根据这4类战术形式在概念上的内涵论述了它们间内联和外延的相关理论:从制约各进攻战术间实施和运用的时空内容、彼此间相互关联的若干因素等揭示篮球进攻战术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结合运动训练理论和现行足球规则,对冠军球队的比赛阵型、进攻区域、以及主要进攻的途径、方式、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从中找到冠军球队在足球比赛中进攻技战术的基本规律,旨为足球训练中的理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改革我国排球教材技、战术分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现有排球教材技、战术分类体系过于强调第3次击球环节的进攻与防守,而忽视第1次击球与过渡环节的进攻与防守;新的排球运动技、战术体系分类方法是根据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首次击球、过渡击球、最后击球3个环节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9.
第28届奥运会我国男篮进攻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男篮进攻体系中,内线有比较强的优势,外围得分也具有一定能力,但突破技术运用的能力相对不强;快攻意识和能力上的差距太大,严重影响到进攻的整体效果;阵地进攻中个人机动进攻的比例偏大,而战术配合进攻比例偏低,进攻方式的比例结构没有建立在一种相对合理的基础之上;战术配合运用质量,和世界强队相比差距较大,面对世界篮球运动更加积极、更加严密、更具攻击性的防守,中国男篮的进攻的综合能力上显现出一种薄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