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乡村的路,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弯弯曲曲的乡土路,这是印在我们心中的有关乡村的特别记忆。我认为,弯曲的乡土路是最能代表乡村文化的。乡村的道路——至少是传统的乡村土路,基本上都是弯曲的,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这样笔直。然而就在弯曲的乡村土路中,蕴含着别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为什么这样说呢7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回家的路     
我曾无数次地从异乡踏上回家的路. 过去.通向家乡的路大多数是土路。一年四季这些土路不断变换着它们的容颜。干旱的季节,下雨很少的日子里.路面上的土是松软的,步行的人.鞋上沾满了土,鞋里灌满了土;  相似文献   

3.
在乡下长大,野地里疯惯了,等不及初夏就在水田里赤脚撵蝴蝶。我挥舞着竹棒子在云朵下面自比将军。旧时都是土路,村民们在各自门前用簸箕撒了小石子,即使这样,—下雨路就泥泞难走。  相似文献   

4.
乡村校园     
乡村校园农人般质朴浓郁的泥土气息饱和着方方正正的庄重最是那条朴实的土路叠印着乡村孩子无限的憧憬乡村校园@殷修亮~~  相似文献   

5.
绿野书屋     
暑假,我去舅舅家。下了公车,还要走十二里的土路。我是个没有方向感的家伙,下了车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不过,路两旁的芦苇刷刷地响着,附近还有鱼塘,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我也就觉得这样走着也不错!  相似文献   

6.
回家的路     
我曾无数次地从异乡踏上回家的路。过去,通向家乡的路大多数是土路。一年四季这些土路不断变换着它们的容颜。干旱的季节,下雨很少的日子里,路面上的土是松软的,步行的人,鞋上沾满了土,鞋里灌满了土;下雨的日子里,路又变得泥泞难走,一步  相似文献   

7.
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女权运动的领导者格格丽亚.斯坦姆一次出外考察,她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乌龟趴在路的护堤上,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土路后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当斯坦姆发现  相似文献   

8.
半碗月亮     
<正>我去参观画展,在一幅画前驻足,仰头久久凝望——淡墨勾染出的矮墙,院内繁花似锦,墙外一条弯曲的土路伸向远方,一轮皎洁温润的圆月斜挂在天上。这是一轮乡下的月亮,细看果然题名——《乡间月色》。这幅画将我的记忆带回遥远的童年,那样明晃晃、清亮亮的月亮是来自乡村的,是从吟诵千年的《诗经》中走出来的,脚步轻盈,姿  相似文献   

9.
一小时候上学,家离学校比较远。逢下雨天,乡村土路烂滑,父亲就下好面条用保温瓶装好给我送到学校。面条是他的最爱,所以他  相似文献   

10.
抽考     
想起15年前我亲自驾牛车送学生去参加乡里抽考的事,就觉得可笑。乡村土路本来就不好走,又加上下雨路滑,去15里外参加抽考,困难可想而知。可我就有个倔脾气,硬要生法去。这不,一大早我就赶着牛车出了村。我坐在车辕后边吆牛,身后八个小学生挤得像娃娃山似的。花...  相似文献   

11.
一条土路     
每个村庄都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其余的路只通向自己。 每个村庄都很孤独。 他们把路走成这个样子,他们想咋走就咋走。咋走也走不到哪里。人的去处也是一只鸡、一条驴、一头山羊的去处。这条土路上没有先行者,谁走到最后谁就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一、乡村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逐渐走向现代化,现代文明逐步取代乡村文化已成为潮流.乡村文化边缘化,是指乡村文化的乡土性的流失,逐渐被城市的现代化所代替.如今,农村孩子进入了以网络为代表的城市化时代,也无法摆脱电子产品所包裹的虚拟世界.农村学校教材是和城市学校教材统一的,所以在这样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向城市看齐.课堂的城市化,也诱导孩子们从小要过一种城市生活.这样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这里农村小学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自然生态的恶化,人际生态冷漠,民间文化消逝.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的秋雨把这所偏僻乡村小学的整个校园都下透了,泥泞无处不在。校门口的那条土路此时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走不了几步,鞋面会湿透,鞋底会粘上一层厚厚的泥巴。大概有一周时间了吧,我们这群刚刚升入六年级的孩子一直没有上语文课,我们的班主任——那位文静的女老师一直没有出现。后来,校长带着一位毛头小伙子来到教室,告诉大家,这是我们的新班主任史老师,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后来才知道,因为连绵的秋雨让道路变得泥泞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乡村文化出现了虚无化和城市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乡村学校要走出文化困境就必须主动融入社会,加大课程内容中乡土文化的渗透力度,构建以乡村文化作为指标的乡村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和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吴仁英 《教育导刊》2011,(11):45-47
梁漱溟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就文化改造问题提出了一些较为独到的见解,蕴含深刻的伦理追求,其文化三路向说、改造旧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主张、以及在乡村教育中的文化改造,实现乡村自治,为宪政自由创造文化条件的目的取向,都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当前高校社会服务伦理中,应具有现代启蒙性、对话中西性、沟通理性和开拓创新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读写》2010,(7):132-133
那两个孩子是在爬山吗?好“高”的山啊! 嘿嘿,可别小瞧了这座山,它可大有来头!在非洲乡村土路的两旁,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小山包”,它们一般高两三米,大一点的四五米,有单峰耸立的。也有群峰相连的。它们既不是非洲先民们留下的历史遗迹,也不是洪水光顾后剩下的残垣,而是一座座城池,是一种小小的生物——白蚁的家。  相似文献   

17.
巷变     
我走在熟悉的小巷里,这里可以一直通向老家的大门。以前是土路,现在已铺上石块。每家石料不同,各管一段,一条路就分为许多层次。两边的房子不是新  相似文献   

18.
乡间土路     
每次回乡下姥姥家,都要经过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在苍苍茫茫的田野之间,它显得那样淳朴,那样平凡,正像鲁迅先生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相似文献   

19.
乡村聚落是乡村文化的载体,要理解乡村文化就要理解乡村聚落。侗族的家园聚落是侗族在历史迁徙过程中不断应对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而建构起来的一个文化空间。为应对资源的稀缺,实现对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求得生存与发展,侗族的家园聚落呈现出"村寨—家族"的社会结构,也是一种文化策略。不论是聚落内部,还是聚落之间,都以这样的社会结构为基础,去规范聚落社会成员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非洲的乡村,很多土路两侧有不少塔形小土山。它们中小的只有篮球大小,一般的高二三米,大的甚至高达四五米。白蚁忙碌着从小土山的洞穴进出,这些塔形小土山都是蚂蚁山!这山里面的神奇王国是什么样的呢?这些土山是白蚁用衔来的泥土和杂草,加上自身分泌的胶液和排泄物,天长日久地粘合、堆叠起来的,非常坚硬。白蚁的“城堡”呈圆形,占地大约3平方米,里面沟壑纵横。那熙熙攘攘、成千上万的白蚁就像一个繁荣与喧嚣的闹市里的人群在非洲的乡村,很多土路两侧有不少塔形小土山。它们中小的只有篮球大小,一般的高二三米,大的甚至高达四五米。白蚁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