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4和练一练,第35、36页练习五5~7题。【教学过程】一、自主提问,明确方向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2和5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怎么去探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2和5的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经历"举例—猜想—检验—说理"探索2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总结方法用以探索5的倍数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学法准备。2.经历从"数的倍数特征与各个数位上数字有关"到"2、5的倍数特征只与数的个位数字有关"的探索过程,为今后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思路铺垫。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课件)在队日活动中,小强和小红一组。
  师:他俩带了哪些食品?(生: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怎样分比较公平呢?(生: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P17-P18【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举例—猜想—检验—说理"探索2的倍数特征的过程,总结方法用以探索5的倍数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学法准备。2.让学生经历从"数的倍数特征与各个数位上数字有关"到"2、5的倍数特征只与数的个位数字有关"的探索过程,为今后探索其他数的倍数特征做好思路铺垫。  相似文献   

5.
林革 《初中生》2006,(11):42-43
【面试题】对编号为1到100全部开关朝下(关)的灯进行以下操作:凡是1的倍数反方向拨一次开关;2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3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问最后为启亮状态的灯是哪些?  相似文献   

6.
远近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诗歌描写的景物顺序是怎样的?请简要解说。(2)诗歌描写了哪些远景,作用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某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事物什么样的特点?(2)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发猜想1援复习2、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回忆2或5的倍数的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从而引发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体现在个位上,即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援通过简单的举例验证,学生否定了此猜想,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1.回顾研究2或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观看录像,引入新课 【观看录像】(1)蹦极;(2)火箭发射。 师:蹦极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也是勇敢者才能尝试的一种活动,男同学很想体会一下吧;火箭发射让我们实现了邀游太空的梦想,不久“嫦娥奔月”也将成为现实。这两段录像同时涉及到了什么现象?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1.师:回忆一下,2、5的倍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生答) 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3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吗?  相似文献   

11.
象征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脯冲哪些诗句使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实录】一、顾名思“疑”,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观察课题,你有好奇的问题要问吗?(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过程略)师:我们共同梳理一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应课题中的相关字词分别板书四个“?”)1.这里的“字母”都有哪些?2.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3.用字母怎样“表示”数?4.字母表示数有什么“用”?师:有了问题,我们的学习就有了方向。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来学习。  相似文献   

13.
【案例】在教学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时,教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引导的:(1)题目中什么没有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2)根据“18米”可以确定什么?(长与宽的和)(3)长与宽可能是几米?用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4)怎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列举)……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多的,其中有些数的倍数还有一定的特征。我们已经发现了2、5的倍数的特征,想想看,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呢?(生答略)师:也就是说,2、5的倍数的特征都在个位上(板书:个位),与其他数位上的数没有关系。你能根据这些特征快速判断出下面的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及大、小月的天数;会判断平、闰年。难点:内化理解平、闰年判断方法的由来。【教具、学具】课件;各个年份的年历卡、统计表格。【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认识我吗?(生:认识)我姓什么?(生:姓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大屏幕下方看到的)你很善于观察,认真观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位善于观察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生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哪些同学的生日就快要到了?刚才我们在说生日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  相似文献   

16.
邹珺 《四川教育》2008,(2):70-71
【案例】特级教师吴正宪“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学生“啪——啪”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师: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学生“啪”一下以整齐的掌声回答)  相似文献   

17.
挂灯笼     
<正>【写话要求】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什么节日?图中有什么人?在干什么?之后他们还做了什么?【提示与指导】图中的画面同学们应该都非常熟悉,要过年了,“我”和爸爸正在挂大红灯笼。要简单地描写一下灯笼,挂灯笼的原因可以通过“我”与爸爸的对话来  相似文献   

18.
【片段】 师(出示计数器):我们来观察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2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生活引入播放一段广告视频。提问:从数学的角度看,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分数)明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们平均分东西时产生了分数。(板书:平均分)2.回顾旧知师:(出示教材图)三年级上册,我们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得到了分数;三年级下册,我们把一个整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也得到了分数。你觉得分数是怎么产生的?(板书:分)  相似文献   

20.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1)对诗词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字不同,你认为哪个字更为恰当?为什么?(3)某联中或某句中最生动、最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4)品味作品中某字,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