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重新理解0的意义,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建构相反意义的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一课时《温度》。【教学目标】1.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会正确读写,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通过借助温度计或生活经验,学会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并初步感知温度背景下两个负数的比较方法。3.通过读写温度,初步感受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试一试"、例2、"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能说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教学设计】一、摸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感悟"可能"谈话:(出示口袋,内装1个红球、1个黄球)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74-75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关于正负数,你知道了哪些知识?生1:正数可以表示零上的温度,负数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生2:正数的"+"号可以省略不写,负数的"-"号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过程】一、基于经验,提出问题1.唤醒经验。师:今天学习一个新内容——认识负数。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或是听到过负数?生:温度计上有很多负数。生:电梯里的按钮上有负1层、负2层。生:游戏比分中会出现负数。生:银行存折里也见过负数。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找准学情【设计意图: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客观存在,并被广泛应用,学生对负数并不是一无所知。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有了”什么,是精准施教的起点。通过《课前研究单》的方式,一是了解学生起点,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二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精神,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3页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负数1.谈话揭题,激发兴趣。师:五年级一班上学期转出了2位同学、转入了2位同学,这里的"2位"表示的意义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如果都用"2位"来表示,你认为怎么样?生:不好,这样就不能表示两个2的区别了。师:那通过怎样的表示方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词,会写"帮"等六个生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教学重点】认识益虫和益鸟,读出请求的语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益虫和益鸟卡片、头饰。【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活动】猜谜语:(小时穿黑衣,长大穿绿袍,爱跳不爱走,捉虫是能手)青蛙;(有种鸟本领大,尖嘴能给树开刀,树里害虫全捉掉)啄木鸟;(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它)棉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呀,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影评,初步学习微型影评的写法;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2.初步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在影评写作中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影评写法的指导。【教学难点】影评角度的确定。【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影评资料。【教学对象】适用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评莫言,铺垫激趣师:最近,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一个焦点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咆哮、狂奔、狞笑、拥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组织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物体组合摆放的异同。【教学准备】圆柱、圆锥、长方体、魔方等实物。  相似文献   

13.
【课前琐思】《负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正数都  相似文献   

14.
李群 《广西教育》2007,(6C):32-32
【例1】用不等式表示:(1)x的52与4的差不小于2;(2)b的3倍与5的和是非负数.【错解】(1)52x-4>2;(2)3b+5>0.【剖析】将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功.上述解答错误的原因是不理解文字语言的含义,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实际上“不小于”就是“大于或等于”,而“非负数”则包括了“正数和零”.【正解】(1)52x-4≥2;(2)3b+5≥0.【例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x=0是不等式x+2<3的解;(2)不等式3x-6>0的解集是x=3.【错解】(1)正确.因为x=0满足不等式x+2<3;(2)正确.因为x=3满足不等式3x-6>0.【剖析】解答此…  相似文献   

15.
栾海莹 《中国德育》2013,(15):75-79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困难和挫折。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勇敢、坚毅的优良品质。【教学对象】小学三—六年级学生【教学准备】收集名人战胜挫折的案例、资料、名人名言,制作课件,编辑音乐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孟子寄寓其中的思想。【教学方法】迁移法、讨论法、导放法(导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自读《弈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2~14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感悟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  相似文献   

18.
二、导入新课【选袋游戏】1.自主选袋:任意在袋中摸一个球,摸到红球有奖你会选择在哪个口袋摸球?1号袋:2个红球 2号球:2个白球 2号袋:1个红球1个黄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球、抛正方体等活动,初步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20.
徐烨 《语文天地》2017,(2):14-15
【教学目标】1.赏析并概括说书人的人物形象。2.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分析和把握说书人的人物形象;难点在于体悟作者的情感。【教学创意】紧扣专题教学目标,围绕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展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结合文本分析并归纳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探究作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