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跳马动作技术难度的高度发展,要求在推手后产生高、远的效果,以完成围绕身体纵轴和横轴的多度转体动作。为此,在跳马技术上作了明确规定,一九八五年颁布的《国际体操联合会评分规则》中,女子部分对跳马腾空的高度、落地的远度作出了具体的扣分标准,而在男子部分中明确规定“第一腾空和支撑的完成,必须考虑有关动作的技术要求和有关  相似文献   

2.
世界跳马技术发展趋势表明,在第二腾空复合轴的空翻动作具有着较大的威力。所以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空翻转体类动作仍是构成该项目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为了获得此类空翻动作所需要的第二腾空的高度、远度及横轴的翻转速度,故对跳马扶手时的角度和身体翻转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又与起跳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及身体转速和板距的状况有直接的联系,它决定着动作的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设计了高难度的空翻加转体动作“1440°直旋”。通过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定量分析了实验对象在技巧男子单人项目中的360°、1080°、1440°直旋的起跳、腾空、空翻、转体、落地等数据,论述了纵轴转体的机理和横轴动量矩向纵轴两次转移的时机、条件和方法,发现了腾空中转体和空翻角速度变化的规律和符合这一规律的适宜的空中动作,提出了完成1440°直旋的条件和指标,并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发展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接空翻转体类高难动作 ,运用运动学原理对霍莉坤跳马技术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 ,霍在助跑阶段 ,身体获得了较大的水平速度。在上板起跳和第一腾空阶段 ,由于推手与起跳快 ,身体翻转及时 ,腾越器械重心高处于马上最佳位置。在第二腾空阶段 ,霍借助一定的高度和水平速度快翻纵转 ,使该动作顺利完成。由分析中得知 ,霍在马上因推手技术不佳 ,导致她第二腾空高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竞技体操已经进入了“旋”的时代。所谓“旋”,即身体绕横轴空翻两周以上的同时,绕纵轴转体360°以上的动作的总称。在体操比赛中,男子的自由体操、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和女子的自由体操、跳马、平衡木、高低杠均有“旋”类动作,而且这类动作大多属於高难动作,是体操动作的精华。因此,从小训练好空翻加转体的技术,乃是培养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关键所在。我在多  相似文献   

6.
对于在12公尺占方的地毯上出现的横轴空翻两周再加纵轴转体360°——“旋”空翻难新动作。我从生理形态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教练实践,体会到:要使该动作成功,运动员在为腾空高度所需的起跳技术及空翻所需的翻转技术的基础上,须掌握确准转体最有效契机,处理好纵轴转体技术。“旋”空翻,在目前的技术概念上有“前旋”与“后旋”之分。“前旋”,指小翻起跳带臂转体180°接前空翻,当第一周前空翻过1/2周左右时发力完成后180°纵轴转体,然后接第二周团身后空翻。“后旋”即在小翻起跳后在第一周后空翻的开始阶段就开始完成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7.
前手翻团身转体180°接后空翻,前手翻团身前空翻转体180°或360°,前手翻屈直体转体180°接直体后空翻,是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近年来在前手翻团身前空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难度跳马动作。采用前手翻来加难第二腾空的动作,有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毕文静跳马前手翻接团身前空翻动作中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的运动学参数的分析与国际优秀成年跳马运动员相比,指出女子儿童在完成跳马前手翻接团身前空翻时助跑速度慢,踏跳、第一腾空、推手时间长,第二腾空时间短,落地下蹲深,团身能力强,翻转速度快等运动学特点,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跳马踺子类动作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男子踺子类动作选用人数较少,但选用难度较大,完成质量较好,选用的动作类型相对较集中,并在难度创新上有所突破。男子跳马踺子类动作难度动作的创新将集中在第二腾空的多周空翻、多周转体及第一腾空的转体度数变化上。  相似文献   

10.
bdFF动作是我国女子选手参加 2 0 0 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攻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李妮娜的bdFF动作的时空特征分析 ,并把部分指标与徐囡囡进行了比较 ,发现了李妮娜的bdFF动作具有起跳有力、腾空高度高 ,完成空中动作具有较充分的时间 ;但动作的第一空翻“dF”存在横轴翻转过度、纵轴转体不足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从理论的实际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为动作的改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类跳马动作,揭示这类跳马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方法: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R180"),以及程菲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程菲跳")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对三组跳马动作身体重心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主要关节的位移、关节角度、身体翻转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动作踏板时重心水平速度基本相同,踏板及推手阶段关键位置的关节角度相近,但"程菲跳"推离马重心垂直速度和第二腾空时间明显高于"R180",第二腾空转体角速度略大于"R180"的3倍,而翻腾角速度略小.结论: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类跳马动作触马前的技术动作基本相同,难度较高的技术动作需要更高的推离马垂直速度和更快的第二腾空转体角速度.  相似文献   

12.
女子跳马比赛的历史自一九二八年第九届奥运会首开女子体操比赛历史和一九三四年第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一次设立跳马奖以来,女子跳马经历了水平腾越、手翻和手翻转体腾越、空翻和空翻转体腾越等几个发展阶段。整个四十年代由于战争而中断比赛达十余年,因此,一九五二年以前的女子跳马项目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3.
跳马落地的专门性研究,在国内外尚不多见。跳马是我国体操运动的弱项(尤其是女子),而落地稳定性问题,更是影响成绩的直接因素。因而,研究落地的生物力学特点,对跳马成绩的提高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研究对象为国家队男女主力队员共14人。研究方法主要使用DV16型高速摄影机,用每秒100格的频率,拍摄了国家队主力队员比赛中的动作技术影片共99人次,对所得影片材料(26例典型材料)用GP-2000型影片分析仪作了解析运算,并对数据作了平滑处理。一切带纵轴转体的翻转型跳马动作,由于腾空时身体绕纵轴要转过一定的角度,同时还要绕横轴翻转,  相似文献   

14.
赵云娟  龚铭新  黄勇 《体育科研》2009,30(4):86-87,99
采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郭佳浩“倒手翻接屈体后空翻两周半”技术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郭佳浩助跑速度快;上板踏跳快速有力.垂直速度增加较高;撑马时间短促有力;第二腾空横轴和纵轴转体角速度快,空中姿态保持较好,落地较稳;第二腾空时间长,腾空高度高;不足之处在于他触马瞬间到离马瞬间过程中垂直速度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当前跳马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第二腾空纵、横轴和复合轴翻转动作。随着第二腾空转体和翻转度数的增加,必须要求运动员用科学的最佳技术充分发挥助跑、踏跳和推手的运动效能以提高第二腾空的高度和腾空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应尽快引进世界先进科研成果,微电脑和录像可以及时向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完成动作各阶段的数据,加快信息反馈,及时纠正动作错误,尽快掌握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跳马推手对提高跳马第二腾空高度和动作质量极为重要,是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技术。李宁夺得第六届世界杯赛跳马冠军,主要在推手技术上有独到之处,使第二腾空动作做得又高又飘,从而战胜了世界强手。目前跳马发展重点仍然在第二腾空,此阶段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大,因此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跳马的推手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跳马的技术水平,改变我国女子跳马的落后面貌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体三维转动新的运动学指标和方法一卡尔丹角及绝对角速度对江苏队健将级运动员吕军海跳马侧手翻直体侧空翻转体990°高难技术动作进行了全过程测试分析,给出了完整的人体侧翻、空翻、转体三维转动数据,揭示了该高难动作技术三维转动规律以及侧翻、空翻、转体技术特征,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技术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世界跳马比赛动作的难度、类型与稳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参加悉尼奥运会男女跳马决赛的16名选手为主要对象,对跳马比赛的特点、动作的难度、类型、落地技术与稳度关系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跳马比赛有“一落定音”的特点;动作难度应与能力相适应,并在稳定落地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在动作类型上,男子以推手瞬时便于发挥视觉作用的动作,女子以直体空翻转体类动作为潮流,腾空后均以前向落地为主;重视落地技术的训练,是提高跳马成绩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技术动作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宁宁  高俊 《冰雪运动》2009,31(6):29-34
通过对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后发现,空翻与转体是整套动作的难度核心。为更好地了解空翻与转体动作的特性,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和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空翻和转体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人体的转动轴、翻转的时空特征、翻转的角速度变化、人体转动惯量以及运动员身体形态、腾空姿态等因素均对空翻与转体动作产生影响。为此建议运动员提高翻转时对高度、速率和角度的控制,不断提高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过去跳马的研究工作中曾经指出:“目前,我国男子跳马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前空翻类动作(包括转体)中,大部分运动员还没有解决推手速度问题,一般V_r/V_e比值较小,因而抛射角较小,重心上升高度较低,腾空时间不长,这对于发展难度是不利的。”同时提出:“要想提高跳马的技术质量或在第二腾空加难动作——如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半,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助跑上板的速度,这是提高技术质量和加难动作的先决条件。”因此“发展运动员腿部和肩带肌群速度力量……进行专门的背部肌肉速度力量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