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型教师:教师发展的理想之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为依据,自觉地分析教育情境,认真调节教育思想与行为,以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教师。教师借助对自身教育观念及教学实践活动反思这一持续动态的过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更为科学,教学实践更符合教育规律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强化反思意识,注重课后反思,注重实践,不断改进,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师必须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一、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了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其行为直接关系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思维形式和学习行  相似文献   

4.
张凯 《宁夏教育》2004,(11):41-41,43
实践,学习,反思,是转变教育观念的三个重要环节。坚持把反思的精神与方法贯穿在实践与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断通过反思去提升实践与学习活动的自觉程度与质量水准,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转变教育观念的基本方法。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需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呼唤教育改革,新时期要求教师自觉地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具体的教育行为。然而,这种转变并非易事。鉴于此,我刊特约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又能在理论层面上不断反思教育实践的南京市实验幼儿园陈国强同志撰写系列短文《从观念到行为》,期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反思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奕 《教育导刊》2006,(4):18-20
反思是幼儿教师主体在教学情境中发现自己之观念和行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思考和行动的过程,能促进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本文通过对三名幼儿园教师的追踪访谈,概括出教师反思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一、幼儿园教师反思的特点(一)自我成长的开放性教师A:反思与不断挑战自己是密切联系的。在教科研过程中,对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自己有过失误的教学我会反思。我成长最快的阶段是开展了主题活动以后。一个人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我需要不断挑战自己,我需要专家的点拨,我希望自己成长为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7.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为依据,自觉地分析教育情境,认真调节教育思想与行为,以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教师。教师借助对自身教育观念及教学实践活动反思这一持续动态的过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更为科学,教学实践更符合教育规律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石慧瑾 《幼儿教育》2001,(11):18-18
如今,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我们有意识地在工作实践中捕捉典型案例,通过比较教育观念及教育结果,来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案例一我比老师更聪明教师创设子“娃娃家”情境,并以“主人”身份演示招待客人的过程:“你好,请进,请坐。请喝水,请吃水果。你最近身体好吗……”在以后的游戏中,孩子们招待“客人”的形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贯彻实施引发了幼儿园工作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变革,关键在教师。观念转变是教育改革矢志不渝的追求,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对自身行为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对新《纲要》的学习与实践.“做善于反思的幼儿教师”已成为首都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心愿。纵观老师们的体会、收获.我们不难看到,正是反思开启了教师走进新《纲要》的大门.使他们迈向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课堂的反思是每位教师教育发展和专业成长的核心,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1.
赵良淑 《考试周刊》2012,(85):173-173
这是我2008年工作中的真实的案例,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我把学生的姓名用代号表示,把这一案例记录下来。作为一名有二十五年教龄的老教师。我认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地学习新课改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在工作中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保持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青春活力。教师应善于鼓励学生、建构和谐课堂,特别关注有个性的学生.站在学生家长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想.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下面是我与某一个学生的沟通过程和自己的反思心得。  相似文献   

12.
陈秀芬 《农村教育》2006,(10):47-48
所谓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通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这种方法使课堂与社会紧密相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案例研究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让教育理论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同时,教师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和同事们共同反思、交流、争论,对同一问题达成共识,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技能。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当代中国教师教育模式的新视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案例教学正在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新宠”,它在教师教育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师范生或接受在职教育的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产生,为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开辟新的视野。案例教学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它涉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观的转变和学习共同体的创设等多个层面。对于案例教学这一西方的“舶来品”从理论来源、具体操作和实施、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教学案例的编制以及对案例教学本身的评价等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深化人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联片互动”活动中,我们积极开展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一、以案例学习引入门研究伊始,面对教师不知案例研究从何下手的茫然,我们采取了“案例学习”的策略,让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学习和研究,引导教师亲历一个自觉的感悟、分析、评价、提升的过程,促进教师借鉴别人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再研究自己,从而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提高研究能力,调整自己教与学的行为。几年来,教师们积累的学习案例共计3000余篇。二、以案例反思促成长我们注重引导教师进行多维度的反思,这些反…  相似文献   

15.
教育随笔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兴产物,教师写教育随笔有其明显的优势.教师在写教育随笔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写作,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理论素养,修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思想,进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周芬芬 《中国教师》2012,(11):59-61
中小学教师在面对改革或面对新观念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了解新观念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我们通常认为,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教师在掌握了某种观念之后,很自然地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为什么这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新教育理念,却又无法行动?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将新教育理念付诸行动?或者说在理念与行动之间还存在着什么联结纽带?作为一个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和多年教学实践的教师,我自己也曾经历过教育观念的困惑与转变,其中有一次转变影响至深。反思我自己的观念转变过程,应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小学教师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广大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教师要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理论反思自己的实践,在反思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18.
远程开放教育媒体的多样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时空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全新网络学习环境.在教育理论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促使学生反思教育现实、发现问题、主动探究,实现学生对自己头脑中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主动建构,初步形成了远程教育条件下教育理论的开放性专题探究学习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育理论学习中机械、枯燥、被动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领域,实践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职业思想、观念和行为等进行剖析,并作出理性判断与选择,从而实现自身观念与行为的完善、变革。其实质是唤醒教师的主体创造性,促进教师不断追求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