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潘岳《闲居赋》收录于《文选》第十六卷,是潘岳最富盛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品,研究者多认为潘岳在赋中表达的"闲居""养拙"的高尚情操和现实生活中潘岳的表现完全相背离,由此认为潘岳的《闲居赋》是矫情造作之作。但紧扣文本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潘岳在《闲居赋》中并没有对自己热衷仕途做矫饰,此外,被许多研究者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庄园在两晋文人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此点亦可说明潘岳选择退居庄园的方法消解内心痛楚具有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2.
潘岳是一位颇受争议的文人,元好问肯定了潘岳的《闲居赋》,却否定了潘岳的人品。其实,无论从作品内容还是潘岳本身经历而言,《闲居赋》不可能是一篇“高情”之作。  相似文献   

3.
潘岳是西晋时期极有争议的文人,他所著《闲居赋》,元好问评其"千古高情",可"拜路尘"积极入仕的潘岳和赋中的隐者形象大相径庭。仕宦、归隐始终困惑着中国古代文人,将潘岳与成功的仕人、著名的隐者相比较,不难发现潘岳将人生的天平倾向仕宦之路,《闲居赋》并非高情之作。  相似文献   

4.
丛炜莉 《学语文》2006,(1):33-33
潘岳是西晋义坛的翘楚.刘师培先生说:“六朝论西晋文学者,必以潘陆为首。”(《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潘岳的一生,署作颇多,但最有争议的是《闲居赋》。元好问《论诗绝句》云:“心面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是说潘岳矫情造作,在赋中掩盖了他热衷仕选、烈颇卑膝的直实想法。以至后人大多沿袭元氏的看法,以潘岳之卑劣人品来否定其作品,认为《闲居赋》是人品与文品分离的典型,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5.
潘岳因"人品"与"文品"的悬殊遭到后世严厉的批判。然而,从潘岳的《悼亡诗》可以看出其情感的真实流露,他的《闲居赋》也并非当时评价的那样"高清千古",他后期的作品更是反映了他人格的沉沦。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再次证明了潘岳的"人品"与"文品"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6.
从潘岳,陶渊明的诗文看他们的隐逸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在《闲居赋》等作品中所表达的隐逸志的志向与他的所做所为有一定的矛盾,这引起了后入颇多非议,而陶渊明却与他的隐逸诗文一起为后人所敬仰。本文试图对他们诗文中所透露出的隐逸思想进行比照分析,以此观照汉魏六朝文人复杂的心态。  相似文献   

7.
西晋著名作家潘岳的《闲居赋》和《金谷集作诗》大约是他最富于代表性的诗赋,前者曾经被视为不说真话的典型,后者的文化意义也远未得到足够的说明。如果对二者重新加以研讨,可以看出《闲居赋》所反映的生活和情绪都是真实的,按照当时士人的观念,在田园里闲居享乐同他们在官场里不择手段地奋斗并不矛盾,指责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的元好问对于西晋的风气比较隔膜,缺少理解之同情;《金谷集作诗》透露出当时庄园经济的繁荣,也反映了高层士人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在客观上却为后来的山水诗导夫先路。  相似文献   

8.
《文选》中录入了8首潘岳赋.其中《藉田赋》和《射雉赋》分别反映了潘岳青年时期扬才露己及无忧无虑的思想;《秋兴赋》反映了其处于官场斗争中的归隐思想;《怀旧赋》中有一些疑点值得重新阐释;《寡妇赋》是模仿前人的同题之作;《笙赋》则是《文选》音乐赋中的推陈出新之作.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以“心画心声总失真”讥讽潘岳的《闲居赋》。本以两事置辩,其意在不要因人而废。  相似文献   

10.
解词三议     
《现代汉语词典》具有严肃性和一定的权威性,给读者以很大教益。我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同时也曾发现一些不足之处,这里举出来,如果能起到一点“白壁去瑕”或“锦上添花”的作用,那是我所希望的。 (一)“赋闲”《现代汉语词典》注云:“晋朝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因称没有职业在家闲着为赋闲”。这个概念的外延太大,好象所有没有职业的人都可称“赋闲”。我读过的书少,还没见过一个把从未参加过工作的人闲在家里称做“赋闲”的例子,古今都未见这种例子。原来,“赋闲”虽有“没有职业在家闲着”的意思,但在使用的范围上却还有一个天然的限制,即“曾经有过职业的”。这个限制是由出典所带来的——潘岳是作过官(有过职业)以后又才在家闲着的。这种从官场中退出后的“闲居”,才叫“赋闲。”另查(《辞源》,云:“潘岳有《闲居赋》。今称人失职无事曰赋闲”。这就准确得多。这个“失  相似文献   

11.
潘岳出身儒学世家,虽非高门大族,但也属世族之列。儒玄交织的时代特征、业儒攻儒的家学影响,造就了一位极具文学造诣的文坛巨匠。西晋选拔官吏的门第标准促进了这一时期"家风"题材作品的盛行,潘岳的《家风诗》应时而作。《家风诗》这首一度几乎被后人遗忘的作品,指引读者走进了潘岳的内心深处,开启了其思想大门。通过对《家风诗》的审视和分析,能够更客观地站在潘岳的立场,用现代人的视角来解读潘岳的诗、潘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潘岳隐居考     
萧统《文选》收录了潘岳《河阳县作》二首,其第一首有“长啸归东山”句,李善注引潘岳《天陵诗序》说潘岳曾屏居天陵东山下。一些学者也认同该观点,但未加具体论证。潘岳隐居天陵山之事属实,潘岳在作《秋兴赋》后、出任河阳令前,曾在天陵山短暂隐居。这不仅与其仕途失意有关而且涉及到当时的党派斗争。  相似文献   

13.
赵俊玲 《天中学刊》2012,27(3):82-85
《文选》十五类赋,"耕藉赋"居于第三,颇受昭明重视,原因大致有二:藉田礼仪式表现了帝王的无上尊严与权威,起到了强化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的作用;梁武帝较历代帝王尤为重视藉田礼。"耕藉"类所收潘岳《藉田赋》通过铺张扬丽的手段表现了尊崇皇权的思想,阐发了天子藉田的根本意义:一在致孝,一在固本。这些认识与身为太子的萧统的思想深相契合。而《藉田赋》庄重典雅的文风,亦颇合《文选》的选录标准,成为此类赋入选的唯一作品。  相似文献   

14.
也谈作家的双重人格王守雪双重人格作为许多作家在心理、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已有人提出,现在逐渐成为被人们公认的事实。元遗山评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①恩格斯说歌德:“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  相似文献   

15.
纪行赋是辞赋中的一大类, 《文选》纪行赋中收录《北征赋》 《东征赋》 《西征赋》三篇,潘岳的《西征赋》独占一卷.同先贤名作相比,《西征赋》鸿篇巨制,内容丰富详实,结构严密完整,是纪行大赋的成熟和完善之作,臻于历代纪行赋的顶峰.在表现方式上,作者匠心独运,以叙事为经线,以议论、抒情、写景为纬线,洋洋洒洒四千余言,咏史怀古情感态度鲜明,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阮籍《猕猴赋》从内容上看,是以讽刺"礼法之士"为主旨的,而且也有自况自嘲之义。这种讽刺他人与自况自嘲,与《首阳山赋》《咏怀诗》等一系列作品,反映着阮籍在"以道统儒"思想转型中的痛苦和煎熬。思想转型的痛苦,既有时代风云突变的原因,也与阮籍的身份和性格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猕猴赋》也是猴类赋中的杰作;处于魏晋之际,其创作方式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贾谊《旱云赋》与繁钦《暑赋》同以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旱灾为题材,通过对灾荒记忆的重组加工后形成灾荒赋。对比两篇作品发现贾谊《旱云赋》是灾荒赋的典范,而《暑赋》的创作深受其影响,两篇赋对灾荒形成的共同归因反映了汉代盛行的阴阳灾异思想。贾谊寓批评时弊与身世之感于灾荒赋之中,更是灾荒赋中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8.
宋齐时代,诗歌有了极大发展,但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讨论文学仍视赋为文学主体,梁时<文选>列赋于首位,是有文学史依据的.但<文选>不录齐梁赋,却有其特殊原因.如果以<文选>赋十五类一一对照齐梁赋,齐梁赋确实没有好作品可录入者,只有沈约<郊居赋>尚可.<郊居赋>可属<文选>赋"志"类,但沈约<郊居赋>与"志"类潘岳<闲居赋>,意思有重复之处;且<郊居赋>又有怨梁武帝之嫌,那么不录也是情理之中的.齐梁时代赋作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崇尚赋的诗化,或是文体形式上的半诗半赋,或是文体内涵上的抒情.作为梁朝文论三派的正统派,萧统鄙视这样的作品;另外,萧统时,这类赋作正在兴起,<文选>未录这样的作品也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19.
潘岳年谱     
潘岳年谱王增文魏齐王正始八年公元247年一岁潘岳生于本年。潘岳《秋兴赋》:“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晋十四年即晋武帝咸宁四年(278),此年三十二岁,以此推之,潘岳生于本年。潘岳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邪内史。《晋书》卷五十五《潘岳传》:“潘岳...  相似文献   

20.
赋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种重要文体,其作品的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容忽视。但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赋和骈文的作品教学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批判缺认同的问题。充分认识赋和骈文作品的价值,探寻到合理的作品赏析方法,才能达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