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立定跳远对学生的力量、韧性和身体协调度都有较高要求,技术难度比较高,对于在力量和协调度上比较欠缺的学生,尤其不被喜欢。立定跳远是大部分学生体育成绩的弱项,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质和积极的体育精神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采用三位一体训练法优化立定跳远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力量、韧性和协调度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类和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女大学生身体的6类指标(身高、围度、心脏功能、柔韧性、体脂成分和腿部腹部肌力及灵活性)对立定跳远成绩(未经过任何专门训练)的影响,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分析了各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学生身体的6类指标对立定跳远成绩的不同贡献值,确定与立定跳远相关性较大的可控性指标,为提高立定跳远成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湖南省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与全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平均值也大大低于全国水平;男女生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指标也与全国水平相差甚远;仅握力成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指标优良率较低,及格及以下水平的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4.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总体水平男生比女生要低,而且缺少优秀以上水平等级的学生。主要因素是男生的肥胖指数、台阶指数不及格人数较多。身体素质立定跳远成绩男女不及格率过高,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缺少优秀等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肌肉爆发力及培养身体协调能力的练习,它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试项目之一。在中招体育考试时,很多省市选择它作为考试项目,因此,它受到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学生在做立定跳远练习时,却存在着两个不利因素:第一,立定跳远练习手段较少,因而单调乏味,  相似文献   

6.
立定跳远是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的一个项目。在每年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中,因立定跳远成绩差而影响学生测试总成绩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些学生中,大部分是因没有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造成的。因此,笔者总结了一些快速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练习方法,希望能对学生提高立定跳远成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杨迪 《中华武术》2023,(1):18-20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立定跳远是初中、高中、大学每年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在于教授学生一定的运动技术,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立定跳远作为田径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立定跳远为挺身式,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分析总结出立定跳远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下文中一一进行阐释,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为广大的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质测定法和田野调查法,通过对汉族和彝族大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彝族和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等方面存在差异.汉族男大学生的身高显著性优于彝族男大学生,彝族男大学生在哈佛台阶指数、立定跳远等指标优于汉族男大学生,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彝族与汉族女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立定跳远作为检验学生下肢爆发力的练习项目之一,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和中考体育测试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动作学习的泛化、分化、自动化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从而形成肌肉记忆。笔者尝试在初中学段二年级的学生立定跳远学习中引入弹力带辅助练习,旨在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在增强动作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一、跪姿摆臂练习目的:提高学生的蹬摆能力,加强手臂摆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质与体力活动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院校共抽取研究对象2 614人,其中男生1 313人,女生1 301人。体质测试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力活动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男生体质综合得分、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24.5%,身体成分不合理对体质健康构成负面影响;大学生大中强度体力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女生活动比男生少,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有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尤其是大强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与时间、动机、形式、项目、场所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约有84%的大学生能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6%的大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我国90%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抱有明确的动机,身体健康、娱乐身心、达标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没时间、无器材、无场地、无兴趣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我国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本校体育场馆和宿舍;球类是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以个人锻炼形式为主。建议通过建章立制,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宣传、辅导以及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改变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多数同学热爱参加体育比赛、亲临赛场观看过学校的比赛,但是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现象比较常见。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4.34%,多数学生对参加的体育社团感到满意,认同体育社团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使自己更加热爱体育。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ocio-demographic and lifestyle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motivations for being or not being physically active in Spanish university students.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tudents from a Spanish university (n = 2,051; 42.1% males; mean age 21.9, s = 4.8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e present cross-sectional study. A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questions regarding lifestyle, dietary habits, par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activity habits was administered to the students. The socio-demographic and lifestyle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practice were assessed using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68.4% of men and 48.4% of women reported to practise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present sample. Those who practised physical activity consumed more fruits and were less likely to be smokers compared to non-physically active students. Also, physically inactive men spent more time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 and physically inactive women spent more time in front of the TV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be frequent alcohol consumers. Maternal educational level and maternal physical activity habits were also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practice among men and women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physically active students tended to engage in other healthy habits in the present population, suggesting the clustering of healthy or unhealthy lifestyle factors among specific subgroups.  相似文献   

15.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照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东华大学体育课学习的2700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项目测试,给出了各项测试结果并进行分析。健康测试结果表明:体质健康达到及格线以上的学生达到99 6%;在体质健康测试的五项指标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标项测试有接近50%的在校学生呈现体重超重、肥胖;其它四项指标均达到99%及格线以上。本校把测试项目作为体质健康的评价指标纳入体育课成绩管理,占体育课成绩的20%。  相似文献   

16.
江苏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就当前江苏省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从江苏省2002级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部分评价指标、项目设置及评分标准尚存在某些亟待改进之处。按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指标,测试样本在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偏态分布,严重偏向于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的学生一侧。在进行二选一测试和评定成绩时,不同项目及男、女生同一项目评分标准之间的相关度不高,造成项目评分标准之间差别较大,导致评定等级不一致。建议加强不同测试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加强男、女生相同项目评价标准之间的相关度研究,同时,对体重的评分标准及比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充分体现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随班就读体育教学对病残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的影响为目的。将基本情况相当的湖南理工学院06级病残学生39名,男21人,女18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B组),A组免修体育课,B组同学分散随各自所在自然体育教学班上课。经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A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几乎没变,有的不同幅度下降,B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不同幅度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班就读体育教学对病残学生身体机能及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是病残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随班就读是病残学生体育教学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了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对其角色扮演现状的自我评价。结果表明:师生普遍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较好的扮演了教师的角色,其中"学生的榜样"这一角色的评价最高,"心理的治疗者"角色评价最低。除了"知识传授者"角色,学生的评价好于教师外,体育教师的自我评价均高于学生群体的评价,而且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对不同腰臀比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男女生腰臀比特征呈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腰臀比基本正常,仅5.23%的人为臀部型肥胖,而臀部型肥胖与腰部型肥胖女生分别占31.73%与3.07%;不同腰臀比对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大学男女生腰臀比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也呈显著性差异,男生与身体素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性;而女生仅与握力和握力指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腰臀比对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颜意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6):127-130,F0003
基于目前国内体育活动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思想,采用多元方差和回归设计,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包括心理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综合能力、自信心3份问卷和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参加艺术体育类活动的大学生在自信心方面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水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比只参加1次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与大学生的自信心存在高相关,预测模式显示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间越长的大学生,自信心表现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