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场域的脱域现象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重塑传统武术传承场域具有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价值。并提出了建构传统武术文化符号,回归武术本源;创新传承场域内容理念,打造威望域区;构建三位一体传承场域,鼓励民众参与等重塑传统武术传承场域的路径选择,旨在为我国传统武术传承场域重塑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视阈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生态"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文化危机中所做出的积极反应,也是传统文化"自我保护、自我创新"的内在诉求.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要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不能人为地割断传统武术与生态环境及文化整体的关系,要注重传统武术传承的"本真性"、"活态性"及"人本性",真实、全面、活态地保存并延续传统武术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并要防范"伪传统武术".要加强传统武术的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及传统武术传承的师徒传承制度和"口传心授"方式等传承文化空间保护,尤其传承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危机进行研究,并对引发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危机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功能认识不足、中国传统武术传承模式的式微与低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缺失等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研究认为若想有效化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危机则必须从重拾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本性、探索与开发中国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保护机制等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在分析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和再生性文化空间嬗变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措施。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型。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传统武术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的艰巨性使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该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  相似文献   

5.
日本能剧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秦子来 《体育学刊》2008,15(2):99-102
借鉴日本能剧的传承方式提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途径:加大传统武术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力度;加强传统武术的现代教育传承;营造氛围,加强传统武术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建构适合传统武术的传承空间,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传承中文化场域的关系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对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与文化现象的研究有很多,但从“文化场域”视角对拜师仪式的分析还少有人关注。拜师仪式作为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存在,并非“静态的”、“过去式”的,而是一种永存精神文化的活的载体,在不断革新的现代化语境中,显现了新的文化传承特征。研究结论认为: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拥有独立的“文化场域”特征,我们不仅要在历史语境中对其加以分析,更需要的是在现代语境下对它进行理性的甄别或取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义和团运动与日俄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时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由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转型,武术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和竞技价值被重构,促进了武术的蓬勃发展;传统武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的整合过程中,内容体系和教授方法出现科学化转向;组织传播方式的发展使武术的传承呈现出社会化转向;武术的技击性在同西方体育竞争精神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竞技化转向.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遭遇的抵牾及其理论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的强势文化“符号暴力”以掩耳不及之势剥离着东方族群的生活意识、社会价值和文化认同。人类学认为,环境对文化的产生起到决定 或可能作用。因此对武术文化“生境”和检验武术文化生命力的“文化空间”进行了理性思考,对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和改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实现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抵牾,具体表现在:武术整体性管理、活态传承和保护工作出现盲区, 传承内容中传统文化的抽空和失重,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空间”的断层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武术“文化空间”应加强“遗产性保护”,初始性复活 和再生性建造,注重其经济开发,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双驱动力等理论调适方略。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先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定义、背景和社会价值,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其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该文详细探讨了传统武术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和其独特性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包括加强传统武术文化教育、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传承和推广,以及现代化的包装与传播。其中,《中华武魂》全媒体项目作为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展现了其在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中的独特影响力和成效。该研究旨在深入研究传统武术文化的特质,为进一步挖掘其社会价值,推广其全球影响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是由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具象在适宜环境上相互作用形成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改变了传统武术的产生和生存环境。运用文化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分析认为,当下村落、庙会等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中传统文化在流失;主流教育与非主流教育场域间的壑沟依然存在;初始性武术"文化空间"中的文化失真化,再生性"文化空间"中的文化"移植"变味化。因此,优化传统武术"文化空间"就应建立"武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民间武术"文化空间"传承性保护;"文化空间"原产地复活与再生建造并辔前驱;突出资源优势,让人们享受到武术权益;推进"武术之村"评选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