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并借助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周口师范学院大学生太极拳习练者与非习练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太极拳习练者与非习练者10个因子项均出现显著差异,尤其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性、心理承受力、情绪失调几个因子显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习练太极拳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时膝关节疼痛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太极拳技术动作,练习者运动量、下肢肌肉的收缩力及韧带的牵拉力等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结合老年人的膝关节生理机制,正确地分析疼痛产生原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取得良好健身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是人们共同的心意。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的湘潭市12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基本状况、动机及其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潭市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女性多于男性;他们以公园和广场为主要练习地点,练习内容丰富,并以简化太极拳为主;且他们有着稳定的学习太极拳的途径和练习时间,因朋友的影响学习太极拳的人数最多,且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并以每次练习30-60分钟,每周练习3-5次居多;他们习练太极拳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预防、康复疾病。  相似文献   

4.
当今太极拳运动以其独特的健身、养身功效,越来越受世人所瞩目.习练太极拳对老年人心血管、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中,功法练习是作为学习武术的基础而存在的,然后套路练习,学习和掌握各种技击方法的做法和力法,继而对每个技击动作进行剖析讲解,进行双人攻防练习,了解技法的用法,然后过渡到对抗性练习和实战。然而在现在的武术教学.训练、大众健身中,武术套路成为主要内容,功法只是被当成一种附带产品一带而过。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太极拳文献资料及身体实践,总结归纳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注重习练桩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其唤起太极拳习练者对习练太板拳桩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传统武术中,太极拳是其中的瑰宝之一,是我国的体育文化遗产。习练太极拳能够使习练者的生理健康水平得到增强,还可以平复心境,是一种符合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在高校开展太极拳教学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道德修养,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一种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帅 《考试周刊》2011,(65):147-148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交谈法、询问等方式调查了解海口市老年人太极拳参与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参与的目的是强健身心、兴趣爱好和调节精神:老年人太极拳练习的组织形式以自发为主。应改善太极拳练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128名长期参与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太极拳锻炼组)和105名没有接触过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普通组)进行身体自我知觉、整体自尊和主观锻炼体验3种心理问卷调查比较,并分析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影响。研究显示:老年人有规律地参与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依据短期和长期效应,老年人适合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每周太极拳锻炼3~4次、每次太极拳锻炼时间持续30~60分钟和“与朋友一起”参与太极拳锻炼形式对老年人健心效果较好。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具有积极影响,依据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状况,从太极拳运动规律、运动负荷、锻炼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制定方案,并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已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一种健身手段,通过习练太极拳,人们不仅更好地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优秀的健身方法,明显提高了健康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法、实验法以及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对北京市海淀区塔院小区的40位60岁以上、身体健康水平相当的老年人进行6个月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每周5节课,每节课练习时间为2个小时.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发现6个月后实验组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35):106-107
为了让太极拳在全球普及,文章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调查、逻辑分析和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现在国外教学经历及多年太极拳教学经验对太极拳运动中的方向定位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利用钟表定位太极拳中的动作方向,特提出"钟表法",在教学和习练中利用此方法较容易掌握动作的正确方向,强化教学和习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背景下太极拳锻炼者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知目前众多习练者对体育健身的知识认识不足,并且存在着体育场地、设施缺乏,锻炼环境恶化和体育组织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目前阻碍健身太极拳健康发展的问题日益严重,需要进行多方面改革和完  相似文献   

13.
鄂彩荣 《广西教育》2011,(22):31+48-31,48
太极拳强调心静体松,追求人和万物的和谐统一,强调用养生和技击双重作用激发人的灵肉潜能,全方位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2006年,我们开始引进太极拳,开发我校的民族体育特色项目。虽然当时整个广西还没有一所小学有习练太极拳的先例,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展有少儿太极拳训练比赛活动。重要的是,习练太极拳可以健体修身,对学生有益,且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非常适合在我校开展。于是。我校与广西永年太极研究院合作,借研究院的师资,教授我校师生习练太极拳,以太极拳之和谐拳理推动我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进一步推动广府太极拳国际化发展,促进其国际化发展体系建立,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广府太极拳发展现状、邯郸战略地位、文化国际化需求与交流进行分析。以探求广府太极拳国际化发展体系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广府太极拳习练人数多、活动常态化、传播脉系广、文化器物多等现状为国际化发展体系提供了基础保障,邯郸区域地理位置提供了桥梁,文化国际化需求与交流提供了供需机制与发展平台。构建广府太极拳国际化发展体系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的精华,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够领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已成为习练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太极拳分为套路练习和推手,套路是体,推手是用,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阐述了太极拳的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肩垂肘等套路练习与推手的关系,以期帮助练习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太极拳、正确地习练太极拳.  相似文献   

17.
认识太极拳。太极是中国人认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古典哲学。太极拳就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指导为文化灵魂的拳术。太极拳有三大核心价值:技击为根,健身为用,文化为魂。太极拳拳法以“和”理念立意,拳理以“意”为统领,拳架以“整”为准则。习练太极拳。宏观把握三要点:找对师傅,不走弯路;先求形似,学会章法:再求神似,随心所欲。习练提升四步曲:入门、招熟、懂劲、神明。身法要点是中正,协调,轻灵。微观突出练好“松”。感悟太极拳。练的是精气神;修的是品行思;求的是韵境道。创新太极拳。引太极拳进高校科学传承;推太极拳走出去国际传播;开发太极拳新项目,实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运用全息论拓展研究太极拳服务社会多领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太极拳运动对于人自身健康的保健功能的探讨,习练吴式太极拳的实践来体悟阐述吴氏太极拳的养生之道。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总结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的吴式太极拳在修身、养性方面的紧密联系,为通过太极拳养生的群体提供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及生理测验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进行太极拳锻炼3年以上(含3年)的老年人和无锻炼者进行横断面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在心理上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从生理上增强了躯体感觉、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和协调反应的能力,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冬生 《考试周刊》2015,(14):98-99
本文从习练太极拳架的重要性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方面,对强化太极拳教学效果进行探讨后,认为太极拳传授者除了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能修养外,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练、多看、多思,使学生能够将太极拳理融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使太极拳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进而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