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正值江南大地,秋高气爽,中外贤达嘉宾,相会金陵古城,举行2013年“六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考察六朝时代文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特色栏目的辉煌成果,彰显《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的可喜业绩。我怀着十分敬佩而激动的心情,谨代表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向研讨会的主办者,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  相似文献   

2.
各位会员,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在这里召开纪念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暨六朝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首先,我们要向大力支持会议召开的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党政领导,以及社会发展学院的领导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也向远道而来的外省市专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12日至13日,由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六朝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广州、上海、武汉、长春、马鞍山及江苏省内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单  相似文献   

4.
六朝文化是以六朝京都建康为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它与六朝所处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六朝是政治动荡时代,门阀政治由形成、鼎盛而走向衰落,阶级关系呈现出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世家大族仍占据显著地位.经济上则是广大南方得到开发和发展,北方大批人口的南迁和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时南北政权既有对峙,又有交流.这一切造成了这一时代思想活跃、文化多元、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六朝文化的形成,既基于时代的因素,又具有地域、人文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六朝文学的绮丽是在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后所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是六朝人审美意识的艺术体现.文学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的统一是绮丽文学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六朝文学的绮丽现象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六朝人的审美意识.按照文学的继承发展关系,若没有六朝文学的绮丽特色,也就绝对不可能有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六朝人对“文”的观念辨析包含对“文”外延的界定和对“文”的内涵探讨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泛文学文体观念和纯文学文体观念被戏剧性定位于六朝 ,它们之间具有内在张力性 ,但都表现出重采、重情的对纯审美内核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六朝时期的六部小说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古汉语两个常见的介词“於”、“于”在六朝时期的基本用法,揭示了它们在六朝时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8.
《六朝经济》一书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类叙述了六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与交通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六朝时期各地之间的区域性差异、部门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因素的积淀,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六朝经济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特点,其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别具一格,对于六朝经济的研究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有这些成果,既是这一领域后续研究的基础,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视野,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还原六朝经济的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9.
赠答诗可以视为儒家礼仪文化和人伦精神在诗歌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六朝时期在家庭观念和社会、人际关系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导致六朝文人生活与前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六朝赠答诗我们可蠡测六朝的人伦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文昊 《作文》2023,(38):7-8
<正>你知道“六朝”是哪六朝吗?是孙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它们都建都于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今天,我就和妈妈参观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六朝博物馆。我们先去了负一楼——“六朝帝都”。这里除了陶屋、木桩等展品外,还有一段土墙和排水设施。据考证,这是六朝建康城的遗址,没想到,这座博物馆竟然是在建康城遗址上建造的。  相似文献   

11.
万历三十四年刊行的《六朝诗乘》,是反映明代六朝诗学深化的集成之作。具体而言,在六朝诗歌史述讨论中,"晋宋并论""齐单论""梁陈延论",深入揭示了六朝诗歌发展的传统性、变异性及特质性;在六朝诗歌时代特色分析中,对"六朝诗人‘分路扬镳、殊林奋响’中形成的‘缘情绮靡’特质"的探讨,准确揭示了六朝诗歌发展的时代特质;在六朝诗体演变探讨中,对六朝优秀诗人在"古今诗体演变"中意义的凸现,部分还原了六朝诗歌演进的真实状况。毋庸置疑,梅鼎祚《六朝诗乘序》及《六朝诗乘》的编纂,及时地反映了明代六朝诗学在探讨"诗史分期""时代特质""诗体演变"等理论问题上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红河学院甘雪春校长、尊敬的主持人田志勇教授、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尊敬的红河学院甘雪春校长、尊敬的主持人田志勇教授、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在这热情似火的八月,鲜花烂漫、瓜果飘香的季节,来自海内外一百多位专家学者相聚祖国河山壮美的滇南高原蒙自名城,在红河学院共同研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与《史记》学术研讨”的话题,也是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心情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13.
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 ,号称“六朝”。六朝的首都在南京 ,六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在江苏 ,六朝文化被认作江苏三大历史文化之一。由于这样的缘故 ,六朝文化的研究与应用 ,近几年来成为南京以及江苏学界重视、政府支持以及社会关心的热点课题。 2 0 0 1年 1 0月 ,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立项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承担 ,许辉、邱敏和胡阿祥三位先生主编 ,国内外 3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六朝文化》一书 ,由江苏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洋洋近 80万言的《六朝文化》 ,内容丰富多彩 ,论述系统全面 ,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并…  相似文献   

14.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F0003
10月19—20日,2013年“六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方山校区召开。研讨会由我校与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联合主办,《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来自韩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澳门的50余位专家莅临大会。  相似文献   

15.
绘画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园囿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而六朝画坛独领风骚.无论从画家数量、名家名作、艺术成就,或是绘画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各方面而言,六朝绘画在整个魏晋南北朝画坛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六朝绘画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充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绘画艺术水平和成就,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六朝文之建安时期为例,对废名"六朝文不可学"之论断予以解析。将其"不可学"归结为四点,即:内在的风骨不可学,通脱的士风不可学,真实的自我不可学,鲜明的个性不可学。  相似文献   

17.
魏晋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政治混乱的一个年代。战争的混乱成为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南北人口不断迁移和融合的过程中,魏晋六朝时候的饮食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幻,胡人和中原的交流同样丰富了魏晋六朝时期饮食。魏晋六朝时期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也中国饮食文化重大的转折点。魏晋六朝时期文学发展迅速,众多的文人创作和饮食分不开。魏晋六朝的饮食文化为文人创作提供了题材,文人的创作也推动了魏晋六朝饮食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改版后的“六朝研究”栏目推出以来,作为主持人,我一直把握着这样的选文、约稿原则:“六朝研究”,研究的对象是长期定都今南京、短期迁都今鄂州与江陵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所以如此,是考虑到诸多因素的结果:六朝在时间上是一个基本连续的单元,西晋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六朝建康佛寺产生的时代背景、数量、分布,以及寺院组织结构和寺院经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六朝建康佛寺不是480所,而是700所左右的新论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南方六朝文物的发现和研究颇受重视 ,以六朝都城建业和建康 (今南京 )为中心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以及成都等地的佛教文物之发现、六朝瓦当研究、南方各地六朝墓葬、六朝瓷器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等 ,使得大批过去鲜为人知的文物遗存得以为今人所知所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已先后有《六朝考古》 (罗宗真先生著 )、《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李蔚然先生著 )、《南京的六朝石刻》 (梁白泉先生主编 )、《六朝艺术》 (江苏省美术馆主编 )、《魏晋南北朝考古》 (罗宗真先生著 )、《六朝都城》(卢海鸣先生著 )、《长江中下游历史考古论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