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方劼元 《科学大众》2014,(1):I0008-I0012
还记得上二年级时,课文的第一课中讲到:“金秋十月,江南水乡的水面上烟波渺渺。荷塘里的长满了菱藕,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每次读到这里,老师就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江南美丽的小池塘。  相似文献   

2.
昨晚,下了一夜大雨,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早早地来到校园,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只见学校的水泥地上有许许多多的死蚯蚓,少数几条还在那边痛苦地扭动着。这些蚯蚓怎么会爬出来的呢?又怎么会死在地上呢?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询问科学课老师,科学课的老师笑着说,那我们不如做个实验看看吧。说做就做!星期六下午,我和另外一名同学先从地里挖出30条蚯蚓,然后我们又在学农地选了一块土地,用泥土围成三个小正方形,面积各约0.25平方米,每个方格中各均匀地放入10条蚯蚓,开始我们的探究活动。探究结果见“蚯蚓在不同条…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目的学校一年一度的菊展如期举行。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花朵的花芯泛黄发黑,就像人生了病一样萎靡不振。有的花芯甚至开始腐烂,摸上去粘乎乎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我和同学们展开了调查。二、研究方法分析探讨、实验验证三、研究过程1.分析探讨首先我们带着疑问请教了科学老师。科学老师听了我们的问题,只是提示说:“那我们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吧!比如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这里的条件有什么改变吗?我们该怎么做?”老师又把“皮球”抛给我们。大家沉思片刻,纷纷举手答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  相似文献   

4.
我家养了两只宠物:一只小狗、一只小鸟。一天,我在给它们喂食的时候突发奇想,把一些辣椒籽搀在食物里喂它们吃。过了几天,我发现倒在土里的小鸟粪便中竟然有嫩绿的小芽长了出来。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喂的辣椒籽发芽了。我又看了看旁边的小狗粪便,却没有任何要发芽的样子。我很奇怪,为什么小狗也吃了辣椒籽,它粪便里的辣椒种子就不发芽呢?于是,我又逼着我家那只可怜的小狗吃了一些辣椒籽,并把它的粪便倒在土地上,上边再盖上一层土。可是,我认真地观察了好几天,也没发现长出辣椒芽。为什么同样吃了辣椒籽,小鸟的粪便里会长出辣椒芽来,而小狗粪…  相似文献   

5.
星期天.我漫步在湿润的田埂上,随处可以见到一条条不规则的隆起的土层,隔不多远还有一小堆一小堆的颗粒状物。这是什么?我好奇地蹲下来细细观察,发现在隆起的土层下面竞有东西在动,我想这是不是科学老师所讲的松土太王——蚯蚓?  相似文献   

6.
大家听说过法布尔的《昆虫记》吗?我就是那本书的作者吉恩·亨利·法布尔。你有没有爱好和梦想呢?如果有,那么坚持下来吧!就像法布尔一样,也许某天你会梦想成真。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上课了,到果园里拔草吧。好哇!太好了,可以帮老师忙啦!我最喜欢拔草了。这样也可以借机观察到好多小动物和花草。真奇妙呀,亨利!看,蜗牛的壳上有的有花纹,有的却没有!亨利!你长大不如成为学者吧!嗯?你头脑很聪明,很适合做学者!这主意不错,如果成为学者,我就可以每天都研究自己喜欢的昆虫和动物了!喂!别偷懒呀!但是……学者又不能变成金钱!所以,我还是成为老师比…  相似文献   

7.
<正>“心事”重重 一周一次的拓展课又要开始了,今天会做什么实验呢?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走进教室。上课啦!老师笑着问我们:“最近我们在学电学知识,你们觉得食盐水会导电吗?”“不会!”“会的吧!”“我觉得会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猜测,食盐水应该导电,但是没做过实验不好下结论。接着,老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实验!”  相似文献   

8.
百万富翁     
“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别以为我在做虚假广告,“请君入瓮”!这句话可是我班的“小财迷”——黄磊今天一进教室就嚷嚷的一句话,那时数学杨老师正在教室的后面批改家庭作业,教室里哄堂大笑!杨老师开玩笑地说:“小财迷,昨晚又做什么发财梦啦?”黄磊红着脸说:“不是的,昨天你说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呀!怎么啦?”杨老师一脸的疑惑。黄磊接着说“那么1立方米不就等于1000000立方厘米了吗?”“有道理!怎么和百万富翁联系在一块儿了,尽想发财!”杨老师故意装作不高兴,又低头批起了作业。只见黄磊凑近杨老师的身边,…  相似文献   

9.
放学时,我常常看见一些同学背着书包背得很辛苦,有时连肩上也有了疤痕。有的同学的书包虽然可以拉着走,但是把书包拉到学校时就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大家都放,把教室里的通道也挡住了,很不方便,又不雅观。有时,我们搬椅子到操场上开会也很吃力。还有,我和许多同学读书写字时常伏台,姿势不正确,形成近视。老师多次提醒甚至严肃批评教育我们也无法改正,因为已经形成习惯。于是,在可拉书包的启发下,我想发明一个可放书包、可拉动、可纠正不正确读书写字姿势的多功能学生座椅,解决这些问题。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老师,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在老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下,高效课堂倍受关注,我认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包括教会学生高效听课。我们老师会经常发现,学生同在一个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效果往往不一样。有的同学接受得快,有的同学接受得慢;有的同学接受得多,有的同学接受得少;甚至有的同学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会。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看学生会不会高效听课?课堂教学是学校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能不能高效听课就成了能否学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户外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正在进行我班的特色活动——“小远足”。这秋天午后的阳光真不愧为“秋老虎”,两圈过后,孩子们个个脸上挂着汗珠,速度也慢了许多,显然是又累又热了。正在这时,胖胖的孙丙玺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咱歇会儿吧,累死我们了,你看我都满头大汗、汗流满面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上午课结束后,小明愁眉苦脸地走进班主任的办公室。"老师,我想下午请假回家,我可能病了。"小明弱弱地说。"哪里不舒服?"老师关切地问。"是我的耳朵,不断听见《小苹果》,都半天了,根本停不下来。早上我听到的只是《小苹果》中的一段而已,可之后整首歌不断地在耳边重复。不注意它还好,我越注意,就越停不下来。"小明苦恼地说,"老师,我根  相似文献   

13.
积雪分几层     
在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画积雪. 这个容易,我每年冬天都能够看到积雪,那是一片一片雪花从天而降,在地上累积出来的,厚厚的一层,仿佛给大地盖上了棉被;雪花明明是被冻出蓬松小花瓣的水,但累积成积雪后,你看着又觉得有温暖在里面. 我很快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积雪图,当然是厚厚的一层积雪. 老师夸奖了我,我对自己的习作也很满意,但老师接下来的一个询问让我怔住了:"你很好地画出了一层积雪,可是那么多雪花落下来,是不是真的只有一层?"  相似文献   

14.
每年夏天,各式各样的冰棍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今年夏天,有一天天气特别炎热,放学回家时,口渴难忍,我就买了一根冰棍。拿着冰棍后我发现,冰棍周围冒着“热气”,而且冰棒纸上不一会就有很多小水珠。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天,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请教我们的顾老师。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21,(5):43-43
星期六,小七一家去百果园玩。途经橘子园,小七拉了拉妈妈的手说:“妈妈,这橘子看起来金灿灿的,我们快去摘橘子吃吧!”“小心蚊虫!”妈妈叮嘱小七。小七乖乖应着,飞快地奔入橘子园,摘了一个又一个橘子,吃得很满足。小七吃了一大堆橘子后,妈妈发现他的手都变黄了,赶紧说道:“别吃了,你看你都变成‘小黄人’啦!”橘子吃多了,真的会变成“小黄人”吗?  相似文献   

16.
爆笑作文     
《发明与创新》2008,(8):55-55
星期一到了。小英在交完作业后,中午马上被老师叫去罚站,附加念500遍"我以后不敢编谎话欺骗老师了。"为什么这名老师要如此残忍地对待这名柔弱的小学生?我们来瞧瞧她的作文是怎么写的——  相似文献   

17.
蔡静 《知识窗》2014,(18):75-75
我班上有个叫郑宏玉的小男孩,他读中班的时候,父母离异了。因为这个原因,他变得很内向。一天下课后,我发现郑宏玉总在我身边徘徊,两只手不停地相互揉搓着。我想,他肯定是想跟我说什么。对于他,我平时就会不自觉地多给予他一点关爱。看着他紧张的表情,我蹲下来,微笑着对他问道:"怎么了?郑宏玉,有事吗?"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作业     
正小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我们一周写一篇日记,内容不限,篇幅不限。于是,第一周我很认真地写了一篇日记,还期待着被老师表扬,但最终老师并没有检查这项作业。第二周我又很认真地写了一篇日记,但老师还是没有检查。到了第三周,  相似文献   

19.
温暖的惩罚     
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自然要受惩罚. 给你一个教训,让你长个记性.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听到这话,我们就很怕,怕他手上那根长长的教鞭.它会落下来,不轻不重地打在手掌上,痛倒算不上什么,丢人.谁谁谁又挨老师抽鞭子了,说出去,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我没挨过语文老师的教鞭,因为成绩一向很好,背书、写作文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0.
又见春色     
正我们从小就是好朋友。幼儿园时,我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你,我们一起躺在一个被窝里睡午觉,背着老师嬉戏打闹,别提有多快乐。尽管时光拖着缓慢的步伐改变了许多事,可我们一直手拉手地陪伴在彼此身边。还记得吗?那年春天,我们一起爬房子。你拉着我,通过一个小梯子去爬并不高的房顶。一开始我很害怕:"我不敢上,我不想去房顶。""别害怕,瞧,我这样就上去了。"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