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丕和曹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二人在文学方面各有成就。历代论者对于二人诗歌的评价多呈现出推崇曹植,贬斥曹丕的倾向,但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却扬丕抑植,认为两人有着仙凡之隔,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王夫之儒家正统的文艺观以及正反互见的评诗方式。  相似文献   

2.
曹丕与曹植系同胞兄弟。对于他俩在历史上的功与过及所起的作用,虽说都有一定的评价,但一旦将他俩加以对比,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不外两种意见:一是抑植扬丕,一是抑丕扬植。古代如此,近代也是这样。因此,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人们多把曹丕对曹植横加迫害的原因归于曹植曾经与曹丕进行过激烈的立嫡之争,这实际是一个"冤假错案"。仔细考察历史记载和曹植的诗文,结合曹植的思想个性,不难发现所谓"立嫡之争"只是曹丕在和曹操的选择及曹植的依附者进行竞争,而曹植本人根本不曾有争夺之意。  相似文献   

4.
"礼仪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终止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繁荣局面。究其原因,天主教的两种传教政策——"适应政策"和"征服政策"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对天主教教义有限接受的背景下,适应政策必然失败;而征服政策的难以实行,亦是天主教廷开始考虑终止传教活动的重要原因。因而,"礼仪之争"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在晚清光绪朝立嗣危机以及随之风潮骤起的继统之争中,翁同龢以帝师之尊的身份,参与了选储立嗣的廷议决策。他主张"在继穆宗之统绪,非别立一君",排除将来废立的可能性,从而为光绪立嗣寻求合乎情理的解释。翁同龢敢于任事、办法得体的解决之道,更加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和器重。  相似文献   

6.
钟嵘称曹植是"建安之杰"、陆机是"太康之英"、谢灵运是"元嘉之雄",这容易造成一种印象,即曹植、陆机、谢灵运的五言诗创作高峰是在建安、太康、元嘉年间.而事实并非如此,三个人的创作实际情况与这三个年号之间均发生了错住,即曹植、陆机、谢灵运的诗歌创作高峰并不在建安、太康、元嘉时期.曹植的诗歌创作成就主要是在建安二十五年以后取得的,亦即黄初、太和年间.陆机的诗歌创作高峰主要是在入洛以后的元康年间.谢灵运的诗歌创作成就则主要完成于晋宋易代之际.  相似文献   

7.
曹植黄初初年获罪事由探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初初年,曹植两次获罪朝廷,几乎被杀。关于这两次获罪的经过,人们已作了较详细、清晰的考证,但获罪的具体事由尚不明朗。在诸贤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可以发现,曹植第一次获罪的真正事由是其在父亲曹操去世周年之际违诏私祭,为监国谒者所阻挠,因而发生冲突;第二次获罪的具体原因是曹植暗派属下前往邺城私祭父亲曹操,被王机等人诬告为私祭甄后。这也就是《责躬诗》中"茕茕仆夫,于彼冀方。嗟予小子,乃罹斯殃"的真正所指。  相似文献   

8.
从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是曹植一生的顶峰,也是曹植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在这个时期,他在政治事业和情爱人生的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一生的顶点。但建安二十二年,对于曹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曹丕在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被确立为太子,兄弟之间的太子之争,以曹植失败而告终。但与此同时,曹植却焕发出了巨大的写作才华,写作了大量涉及甄氏的诗文作品,主要有《节游赋》、《西北有高楼》,以及后来回忆所作的《妾薄命》等。按照时间次序依次辨析,从而考证出(一)《美女篇》与《陌上桑》:曹植的欢乐;(二)《蝉赋》:曹植的反省;(三)《节游赋》:曹植的节制。即从文本出发,再次论证了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专题解读]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到后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延缓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农抑商思想在明清之际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受到挑战,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非常可贵。  相似文献   

10.
共同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两代,尽管同样管辖着地域辽阔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但其夷夏观却截然不同,分别表现为"夷夏大防"与"天下一家"。明代修建了用于区分华夷、隔绝外族的万里长城,清朝修建了联通各族部落的避暑山庄。明清两代不同的夷夏观念筑就了明清之际不同的政治格局。清何以兴,明何以亡,这种兴亡之间体现的民族观念的优劣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1.
李晓琼 《天中学刊》2008,23(3):56-59
魏晋时期诗作中出现的公宴题材诗源起于三曹,是以把觞对酒、筝瑟阳阿、游园助兴为题材,并借设宴飨客写所见所感、抒发志意的诗作,因此有关这种题材的诗也最接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更能揭示曹丕、曹植二人在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与变化。  相似文献   

12.
曹植集虽经前人多次整理,但其中值得商榷以及悬疑不决之处仍然不少。对其中部分问题加以探讨,有助于曹植集的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家族所在的地域文化是家族赖以成长的环境,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无疑与家乡谯沛之地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谯沛之地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其悠久的军事政治传统、道家文化、酒文化与药文化对曹氏家族在政治统治、思想学术、家族门风、文学创作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丕的"文气说"在文气、风格、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开辟了从作家精神世界角度把握作品基本特色的思路,并初步接触了作家与风格的关系,确立了我国古代风格论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阚菲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72-73,82
电视连续剧《曹雪芹》以"情"为灵魂,以"情"为血脉,以"情"塑造人,以"情"经纬文,因而写出了人物的个性,写出了人性的深度,写出了美感的力度,塑造出了曹雪芹这个不遵礼教,不守规矩,不合世俗的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6.
《原野》是曹禺的第三个戏剧生命,深受西方表现主义艺思潮的影响,戏剧中意象纷呈、隐意深奥。“森林”、“老屋”和“金子铺的地方”是《原野》意象群中的主要意象。  相似文献   

17.
由于材料的缺乏,曹雪芹生卒年之考证成了红学中的一大难点。关于其生年与卒年,均有多种说法。但具推定方法基本相同,都是从卒年推出生年,因其所依据的材料中“享年”是不确定的,故其卒年之结论也不可靠。而从脂批入手直接推定其生年和卒年,则可避免这种尴尬。用这种方法推定的结论既可靠,又可解决诸家说法之种种矛盾,或许可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顾农 《天中学刊》2012,(1):69-74
根据鲁迅先生手抄本《曹植碑》,可以了解到关于曹氏家族先世的若干信息。杨修、丁仪、丁廙都是重要的建安作家,他们因为拥立曹植先后被杀,反映了宫廷政治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9.
心长同志的大著<曹操墓研究>即将付梓,他来信嘱我写点读后感受.我欣然应允.一则作为同道,向他表示祝贺,并与他同享丰收的喜悦;在则读后颇受启发,确实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20.
曾溶与浙西词派的关系,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浙西词派的先驱,有人则反对.仔细考察二者在词学理论倡导、词作实践以及曹溶与浙西词派其他五家的交往,可以认为,曹溶以乡贤前辈的身份,对浙西词派起到了前驱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