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远 《武当》2008,(10):15-17
太极剑术之道,幽微深远,以拳为宗,法出于拳,拳里有剑,拳成剑法成。剑在天灵,其根于心,意冥玄化,思接千载,驰骋纵横。皆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法天者,轻如云魄一缕,圆似月魂沉坠,耀似霹雳闪电。法地者,静穆若崇山雄峙,浩乎若沧溟无际,缠绵若青山逶迤。法道者,阴阳为体,乾坤分司,虚实为本;动静为用,动静浑然,相与因果;  相似文献   

2.
王志远 《武当》2009,(12):13-15
太极剑术之道,幽微深远,以拳为宗,法出于拳,拳里有剑,拳成剑法成。剑在天灵,其根于心,意冥玄化,思接千载,驰骋纵横。皆须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法天者,轻如云魄一缕,圆似月魂沉坠,耀似霹雳闪电。法地者,静穆若崇山雄峙,浩乎若沧溟无际,缠绵若青山逶迤。法道者,阴阳为体,乾坤分司,虚实为本,动静为用,动静浑然,相与因果;顺逆为性,顺昌逆亡,守成中庸;  相似文献   

3.
太极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璞 《武当》2004,(1):18-18
人身是一个太极,也是一个宇宙的整体。老子《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三丰祖师根据老子的本体说法为创拳的基础,并运用道法自然,顺乎自然规律的哲学思想,在太极拳之中始终贯穿道法自然的法则。太极桩就是根据太极拳运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采宇宙之灵气,聚万物之精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身心兼修。明代养生专著《寿世保元》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活脏腑,调  相似文献   

4.
李滨 《精武》2007,(1):38-39
一、太极武道为李博与李春茂传授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八世祖李春茂,乃李伦、李仲、李俊、李岩之生父。李春茂拜千载寺、太极宫武道长李博为师,习十三势拳、剑、枪艺,学而有成,是太极拳传世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著有《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等太极武道著作。《李氏家谱》八世李春茂辞条:“春茂,字廷璧,号叶蓁,配赵氏、辛  相似文献   

5.
杜子宇 《武当》2013,(10):16-18
李派太极拳的修炼以人合天为宗旨,以人天相应为法统,故以动静兼炼、性命双修为法体,是以拳功相融、性命归一为真功。静以修性,动以修命,性命互济而益生延年,成才成器而器成道用,善美人生。  相似文献   

6.
春雪荐书     
《新体育》2010,(10):78-79
《连手道》人民体育出版社 热度: 内容简介 连手道是少林绵张拳、鹰爪翻子拳和九宫八法十二雁合手提炼出来的技击精髓,是鹰爪拳的高层次功夫,所以不是武功功底深厚者再练此拳.不能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  相似文献   

7.
《精武》2003,(3):44-45
此篇为子母绵掌技击法总论,主要以范瑞前辈所著拳谱中“新绵掌藏拳用法”一文为基础,综合范品师傅的言传身教而成,故也可说是对该篇的诠释。我习此拳时,范品师傅总是拿出拳谱,就总论反复讲解,同时边讲解、边示范,现在想起,如同昨日。今将范品师傅口述之拳理择出,赘成一文,以飨同道,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刘彦骅 《武当》2010,(11):53-53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大江南北以拳剑武功闻名者有八人,时称“江南八侠”,甘凤池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太极文化的视角,对黄梅岳家拳的拳理作了深入的理论透视,解析了黄梅岳家拳所蕴含的太极文化内涵,提出了“太极者,道也”是黄梅岳家拳的精武之道、“太极者,阴阳也”是黄梅岳家拳的构造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黄梅岳家拳的化生之道的观点,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弘扬黄梅岳家拳,作了太极文化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八桩之法,以八阵图立说。就奇正而言,以天、地、风、云为正法,以龙、虎、鸟、蛇为奇法。就阴阳而言,以天、风、虎、鸟为阳桩,以地、云、龙、蛇为阴桩,无极桩为阴阳合德桩,即动静未分,阴阳相合的统一体。就攻守而言,以天、风、虎、鸟四阳桩为攻,以地、云、龙、蛇四阴桩为守。就刚柔而言,阳桩主刚,但刚中有柔;阴桩主柔,但柔中有刚。就开合而言,以龙、虎、乌、蛇四桩为开,以天、地、风、云四桩及无极桩为合。就架式高低而言,以天、地、龙、鸟四桩及无极桩为高桩,以风、云、虎、蛇四桩为低桩。就锻炼内容而言,无极桩用于养气、调气、活血、安神以延年益寿。天门桩(拳)用于炼志,地门桩(拳)用于炼意,风门桩(拳)用于炼劲,云门桩(拳)用于炼神,龙门桩(拳)用于炼筋,虎门桩(拳)用于炼骨,鸟门桩(拳)用于炼精,蛇门桩(拳)用于炼气。此外龙门桩及虎门桩又用于  相似文献   

11.
为了便于普及、推广、比赛或表演六合八法拳,周树生老师经过多年练习和研究,2006年,把六合八法拳66式浓缩提炼和简化重组,形成了简化六合八法拳30式,并配以剑、刀、棍、枪、扇等器械练习。2007年,笔者向周树生老师学习六合八法拳30式,并在国内及俄罗斯传授,收到很好的效果2008年,六合八  相似文献   

12.
马形 马形为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十,其盘练单把有夜马奔槽、野马蹿道、野马蹬腿和野马疾蹄等式。拳经云:“三拳者,攒、裹、践,攒拳者,形侣内;裹拳者,数虎躜;践拳者,马奔连。”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与易     
李兆生 《武当》2012,(9):14-15
夫太极拳以太极为名,是拳法理义中意深与"易"相合,感而遂通,故名之以太极。又,太极者,阴阳也,拳经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之句,明示太极为拳之理意深焉。又云,太一为道。太乙者,道,阴阳显化。悠古太虚,由兹而生,太素有形,太虚为象。元始开天,道化阴阳,是由一而演生万类也。易之为象者河图,易之为文者《周易》。上圣观天地而识造化,云天下万类概由一气所以生化。圣人作卦,制度纪天,运数追踪,以明阴阳之变。古仁者言,立  相似文献   

14.
武当拳功论     
王炳生 《武当》2009,(4):4-6
武当拳功在“山以道显”,“道以山名”的历史背景下酝酿成熟。在道教文化精神熏陶下,经过著名道士张三丰等名家的推创,发展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大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唯一著《武当剑谱》,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金一明著《武当拳术泌诀》,这些具有巨大科学文献价值的稀世珍品,充分证明武当拳功的存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大支柱,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去挖掘整理,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道源正说     
伍义江 《武当》2007,(1):41-42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者,先天?也。何以为先天?,即先于天而存在,称之为先天太乙祖?,宇宙乃先天?随机变化而生,乃一切原始本源。  相似文献   

16.
兰春玲 《武当》2010,(2):27-28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来创造的一份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武术拳派套路有近千种,名称五花八门,举凡天上人间飞禽走兽、仙佛罗汉,甚至抽象哲学名词皆可成为拳剑套路名称。诸如白鹤拳、黑虎拳、金狮拳、青龙剑、罗汉拳、大悲拳、八仙剑、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囊括古今,显示了中华武学深厚广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周广卿 《精武》2005,(9):6-7
本溪,城不大,站在望溪公园的最高点可以把市区边缘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本溪却武术门派众多。有二十几个,虽然大多传入的时间不长,却桃李满天下,尤以太极、形意拳传人为众。本溪武校不多。学拳者多以公园、庭院为课堂。教拳者洒脱,少了许多为师的架子,学拳者放松,没了拘束,学拳与教拳便成了乐事,武术自然成了轻松的话题和记忆。武友相聚谈武论道,别有一番情拇.展示了武林的本任.之美.  相似文献   

18.
赵树山 《武当》2003,(1):36-36
武当剑术名震武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有着深刻的影响,如张三丰武当传拳剑,宋唯一踏雪无痕,李景林剑传南北……然而,誉之愈重,疑之愈多。笔者将这些疑问书出,就教于贤者明达,以解多年之谜团。一、按常理,“武当拳”是武当派拳术的统称,而不是某套拳的专指。那么,“武当剑”也该是武当派  相似文献   

19.
词曰:世人都晓尊三是尽向鼻祖问端详。谁识文武同一理,内修外练两平常。细思量,莫彷徨;上药三品存神王。练操有形俗能受,修求无迹论短长。(《鹧鸽天》) 三皇炮捶拳拳名的含义:炮者足也,捶者手也,以修炼人之三宝精、气、神合而为一,所显现的拳脚功夫,三皇之名所由起也。伏羲(天皇)主神、神农(地皇)主气、黄帝(人皇)主精。创始人以古圣先贤之名依附于拳名之上,暗藏玄机于不露。以人修炼三宝附诸古仙道,实为神仙学,是修道、修人的大功夫。故而有“神拳”之美誉。 一、“三皇门”既有拳谱,又有功法“三皇炮捶拳”手抄本拳…  相似文献   

20.
形意扞     
形意杆,是道家武当派传统技艺。历代以来,在武当道门秘传,从未公诸于世。笔者自受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中国道家武当自然派正宗传人张奇先生亲传后, 十多年来苦练此技,深得其中三昧,视若珍宝。此杆法天则地,取法阴阳两极枢轴之理,杆法朴实刚劲,用法奇特,不以花招取悦于人, 杆杆皆非虚设,都有其实用技击价值。习此杆须选有弹性上好的白蜡杆、藤杆为佳,杆长不过肩,粗如拇指,须以形意母拳劈、崩、钻、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