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教了这么多年书,一直认为诵读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读,课堂45分钟老师能多讲就尽量多讲。然而最近教《诗词五首》使我改变了想法,我发现原来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事情是这样的:这学期以来我发现学生背诵的速度很慢,一篇课文教了许久,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按时完成背诵任务。那天我教《诗词五首》时就想着放慢速度在诵读方面指导学生,从而让他们尽量在课堂上把这几首诗背诵出来。没想到我随意的一个决定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刚开始教初中语文,怎样备课,怎样上课,都没有实践经验,但是,我相信一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做教师的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教学生读书。要使学生读懂,教师自己首先得读懂。因此,我开始备课,总是先把课文读熟,然后再考虑教案,边写教案边读书,有时教案写好了,但读书又有新的理解,就再修改重写教案。至于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总是  相似文献   

3.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九色鹿的语段,谈谈通过这些语段,自己对九色鹿的认识。第二、四自然段中写九色鹿的话,是表现它能够救人于危难,见义勇为,不求别人回报。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到从九色鹿在国王面前斥责调达的话中,你又能读出什么时(九色鹿斥责调达的话:  相似文献   

4.
成语接龙     
正以前教一年级,我让孩子们背诵过《弟子规》,背诵过《中华字经》……但总感觉"不太合适"。《弟子规》有嫌陈腐《中华字经》有嫌难记……这次教一年级,我要"创造"自己的东西,适合一年级孩子们背诵的东西。识字学词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让一年级的孩子们背诵点东西,不妨是字词方面的。背诵什么,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既学习了字词又背诵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5.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第七册课文《九色鹿》。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九色鹿的语段,谈谈通过这些语段,自己对九色鹿的认识。第二、四自然段中写九色鹿的话,是表现它能够救人于危难,见义勇为,不求别人回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⒈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是经典的老课文,已经教过好多遍了。再教一遍,驾轻就熟。课文上完了,几个学生笑笑地来找我:老师,朱自清和郁达夫是不是孪生兄弟?我讶然:何出此言?学生笑嘻嘻地:听您讲《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觉得是孪生篇章,一模一  相似文献   

8.
正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些语文教师往往喜欢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背诵,如课文语段背诵、成语背诵、课内外古诗词背诵等,甚至让学生背诵文章段意、中心思想等,背诵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学生成为了背诵的机器,背得头昏眼花,叫苦不迭。教师评价背诵的方式更是单一而陈旧,无非就是抽查学生整体背诵、全文默写等老方法。其实,背诵的评价要有效,必须要以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张细辉 《湖南教育》2003,(24):31-31
在温习的过程中促进阅读教学。教《哥白尼》一文,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设疑:哥白尼是怎样创作、发表《天体运行》一书的?紧接着启发学生背诵《〈论语〉六则》,领悟文中学习态度和方法的精髓,然后从方法、态度方面对症分析,各自阐述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尽快地进入阅读角色。依靠课文背景材料促进阅读教学。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提供周总理逝世的背景材料或播放录音《一月的哀思》,以营造一种悲痛、肃穆的气氛,教学效果就会不同一般。开拓学生生活,促进阅读教学。开拓学生生活,引进时代活水,阅读教学才会春光灿烂。因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中年级学生要学会"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方法。因此,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选入略读课文,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略读课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可用的教学资源和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较高。因此,许多教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如何上好略读课文?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于晓华 《甘肃教育》2001,(12):22-22
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1.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狼和小羊》,我先板书“狼”,再板书“小羊”,并在“狼”与“小羊”中间写一“和”字后设疑:“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一下引起了学生兴趣。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讨论,都非常积极。2.教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我常常让学生扮角色表演。如教《小蝌蚪找妈妈》,学生在读课文时发现小蝌蚪遇上乌龟妈妈和鲤鱼妈妈时所表现的动作不一样,分别是“迎…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背诵.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背诵这样重要.因此规定学生背诵一定的课文和范文,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学生能准确无误、清楚流利地把课文背下来的并不太多.通过检查,我发现了这样一些令人担扰的情况:学生背诵时加字、漏字的  相似文献   

13.
张学友 《河北教育》2005,(13):24-25
一、交流谈话,调动积累 以前大家学过关于周恩来的课文吗?通过这些课文,你对周恩来这个人有了怎样的了解?(《难忘的泼水节》《当飞机遇险的时候》《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课文。在这些课文中周总理平易近人、先人后己的高尚人格已经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很自然地想到了怎样的一名语文老师算好的语文老师。我想到了五条很"土"的标准。第一条,要求学生背出的课文,自己都能背出来的语文老师。每一册语文书都有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片段),都有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学生拿着语文书背书给语文老师听,封面朝自己、课文朝老师,他们知道老师是背不出来的,也不用背的。一个本科毕业生来到小学当语文老师,若能将学生小学六年需要背诵的75首古诗,一口气流畅地背出来,他(她)的学生一定会  相似文献   

15.
姚凤荣 《考试周刊》2011,(32):63-64
前不久我下乡听课一位老师教《青蛙看海》(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刚读了两遍课文,老师就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位同学啰啰嗦嗦说了半天,近似于复述课文,老师不满意。第二位同学干脆从头开始背诵课文,老师很不高兴地打断了他的背诵。尽管老师反复强调要用自己的话说,语言要简洁,但是很明显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课后老师抱怨学生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也答不出。其实,这不能怪学生,  相似文献   

16.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里保留着几篇传统的经典课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我已教过多遍,按理说驾轻就熟。可是由于每一批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尽管照搬以往的教学很方便,我还是放弃了,一律从头再来,加上如今教学理念已改变,面对的是新环境下的学生,我更加要求自己不能照搬以往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落实语言的积累任务。教师要善于开掘课文语段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在声色交融中积累背诵,在理序协调中积累背诵,在形式转换中转化背诵,从而借助高效的积累背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版课标对"背诵优秀诗文篇(段)"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按照年龄和学段的递进,其量的要求也在上升。综观人教版小学第二、三学段的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课后的思考题或作业中常会出现"我要多读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对于文后提出明确要求背诵整篇文章或指定段落的刚性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而对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等弹性要求到底落实得怎样,笔者对本  相似文献   

19.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20.
赵挚 《湖南教育》2004,(7):31-31
迎检的前一星期,我花了一节语文课检查了课文《小狮子爱尔莎》的朗读情况,并逐一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还有许多同学已经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我喜滋滋地去准备自己的课件,心想,这堂课该会有好效果、好看头的!迎检的前一天,我觉得心里仍不踏实,又花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