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山南隆子县卓卡寺和拉萨哲蚌寺保存的吐蕃时期专供赞普御用的《喇蚌经》,与敦煌藏经洞所出藏文写经《十万颂般若》内容、形式以及部分抄经生和校经师的姓名完全一致,可以认定西藏发现的《蝲蚌经》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十万颂般若经》是同一时代、同一批人誊抄的作品。此外,本文根据哲蚌寺藏《蝲蚌经》封皮上的题记,提出敦煌藏文《十万颂般若经》的誊写年代至少是从赤德松赞时期开始的,而不是现在所说的自赤祖德赞开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敦煌文书P.3568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的译者吐蕃沙门无分别进行了考证,认为他就是汉藏传世史籍记载的赞普赤松德赞和赤德松赞在位时期的吐蕃著名僧人朗巴弥垛巴(rnam par mi rtog ba),又称为南拨特计波.<普贤菩萨行愿经>在吐蕃、汉地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敦煌文书中保存有多件汉、藏文译本,对研究吐蕃佛教史、唐蕃交流史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亚 《培训与研究》2009,26(11):45-47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对佛教的扶植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崇信佛教并极力扶植佛教的发展,从该时期敦煌寺院、僧人数量的增加、寺院经济的繁盛、僧侣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兴盛的写经事业等方面都体现了敦煌佛教在吐蕃政权扶植下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发展也实现了吐蕃政权企图利用佛教来维护其政治军事统治的目的。佛教的全面推行对吐蕃赞普权威的加强、敦煌地区民族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都表现了积极有利的一面,延缓了吐蕃政权在敦煌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5.
吐蕃统治敦煌期间,在敦煌大兴弘佛之举,举措之一便是赞普墀祖德赞发起的大规模的抄经活动。为了完成赞普的弘佛意愿,僧相钵阐布贝吉云丹和墀祖德赞的王妃贝吉昂楚亲赴敦煌指导并亲自参与了佛经校对工作。在吐蕃官方政令的强力支持下,吐蕃在敦煌的抄经制度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本文将就吐蕃敦煌抄经事业中的惩治举措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吐蕃时期的敦煌壁画艺术李其琼敦煌唐称沙州,于建中二年(781年)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收回河西十一州,恢复唐制前的67年间,瓜沙诸州均在吐蕃势力控制下,因此称唐代中叶的敦煌艺术为吐蕃时期。吐蕃世居西南边疆,在赞普松赞干布的治理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酒泉市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卷轴式写经.共19件,全部为《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纪人,其中有个别收藏者的杂写.抄经与校经题记内容说明了吐蕃时期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两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卷轴式写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4件。这些写经对研究敦煌唐代佛教文化和吐蕃社会历史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陆离 《家教指南》2005,(3):93-98
敦煌文书P.3699<祈愿文>中的天下僧统触坚为公元824年以后的吐蕃佛教宗师;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都教授为当地最高僧官,下属有若干寺院教授,每个寺院教授具体负责管理敦煌僧团中某一方面的事务,该做法应来自吐蕃本部,为吐蕃僧官制度所特有;吐蕃统治敦煌中前期有一位翟姓沙州都教授,法号当为乘恩,原名翟涓.  相似文献   

10.
吐蕃王朝由藏族祖先吐蕃人于7世纪的唐王朝时期所建。该王朝与唐朝结成了"和同为一家"的关系。它的建立者是吐蕃的杰出赞普(吐蕃人对王的称呼)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生于617年,死于650年。他的父亲是西藏高原吐蕃雅隆部落的赞普。据说,少年的松赞干布曾经剽杀狂  相似文献   

11.
吐蕃统治时期(781—848),法华信仰在敦煌仍旧流行。除了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吐蕃时期的《法华经》写卷外,敦煌石窟还保存了这一时期的六铺法华经变,莫高窟第361窟还出现了莲花塔式的多宝塔。这些都说明,中唐时期敦煌的法华信仰非常流行。此时的法华信仰,除了延续盛唐时期的功能之外,还增添了密教色彩,展现出法华信仰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唐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法华资料的梳理,总结出法华信仰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吐蕃历史上,聂赤赞普被称为"藏地最初之王"。从聂赤赞普起到达玛乌冬赞,吐蕃赞普共传了四十三代。其传承方式有父子传承,也有兄弟传承。对吐蕃赞普究竟实行何种方式的传承制度,前人的研究未有专门涉及者。本文就这一问题,以藏汉文史料为主要依据,将吐蕃王朝时期赞普王位的更迭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吐蕃王朝的赞普王位继承制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崔峰 《甘肃高师学报》2014,19(6):132-135
煌文书中有少量的西魏北周时期的民众写经。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我们可知道当时流通的主要是《大般涅槃经》等经典,在中原地区盛行的佛社组织同时也出现在敦煌民众之间,民众写经的用途主要是用来供养、流通和受持读诵。写经题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敦煌民众写经奉佛的社会思想心理。  相似文献   

14.
吐蕃攻占时期的碑文,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文学价值也很高,是保存于敦煌遗书中的典型的雅文学作品,代表了吐蕃攻占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煌文书中有少量的西魏北周时期的民众写经。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我们可知道当时流通的主要是《大般涅槃经》等经典,在中原地区盛行的佛社组织同时也出现在敦煌民众之间,民众写经的用途主要是用来供养、流通和受持读诵。写经题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敦煌民众写经奉佛的社会思想心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密教与其他信仰之关系为研究中心,对吐蕃时期敦煌的佛教信仰、密教与佛教内部派别之关系、密教与其他宗教信仰之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宗教、信仰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9,(3):38-44
根据《国图目录》,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写卷有49号,其中17号可以缀合,2号可以集合。经过缀接,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写卷实有35件,半数以上首尾完整,含有尾题的写卷占总件数的74%。经过考察,国图藏敦煌吐蕃时期南本《大般涅槃经》写卷其实只有2号。从整体来看,敦煌吐蕃时期《大般涅槃经》的抄写逐步走向了衰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藏文卷式写经。本馆藏藏文卷式写经 32件 ,来源有二 :民国九年 (1 92 0 )从敦煌莫高窟第 1 7窟内清理藏文写经时 ,将其中一部分移交给了本馆保存 ;接受私人捐赠或和以访求。这部分写经全部为《大乘无量寿宗要经》 ,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对人 ,9卷还有原收藏者的题跋或印章。刊出其目 ,对有助于了解敦煌写经在河西一带散佚流传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蕃瓜州节度使是吐蕃占领瓜沙地区后将其本部的军事部落联盟组织与唐代的节度使制度相结合、在瓜沙地区设置的一种吐蕃域外军政机构 ,隶属于吐蕃东道节度使 ,其辖区为瓜沙二州 ;又是吐蕃统治敦煌的最高官员 ,把持着瓜沙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宗教各方面的大权 ,是吐蕃赞普在该地区的最高代言人 ,在唐蕃争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夏伙根  王博  杨婧 《家教指南》2021,(3):134-138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馆藏敦煌藏文写经编目公布,以供学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