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开课在我国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普及的方式,其理论基础只在近几十年才被提出,主要 有教师的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公开课是一种实践型知识,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它是一种个案教学.但根据 目前我国公开课的开展现状,本文认为公开课还存在四个方面的实践挑战:缺乏新颖性、忽略课堂的即时生成性、为学 生提供的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2.
郭婷凤 《考试周刊》2013,(68):183-183
上公开课是每位教师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也是青年教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可凭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显示自己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还可以通过公开课向人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学理念或模式,供同行学习研究。上好一节公开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应是本真的课、平实的课、高效的课。当前的公开课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教师无法进入真实的教学状态,学生无法进入真实的学习状态。因而,有必要对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让公开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一、教学是双向的,要力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学生才能进入一种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网络公开课持续走红,成为一种教育趋势,教师胜任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国内网络公开课刚刚起步,教师在胜任力上与国外教师相比差距甚大,网络公开课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显得尤为迫切.建议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国内网络公开课教师胜任力,如鼓励国内网络公开课教师不断学习;积极开展教改活动,促进网络公开课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等.  相似文献   

5.
正开篇语:有人说,公开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广场上的演说,不知是否靠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开课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推进个人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但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日渐多元,尤其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级教师培训或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公开课的特征、功能等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公开课与常态课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上.公开课基本的功能表现为诊断与改进功能、示范与展示功能、研究与推广功能.语文公开课依然存在实践上的误区:过于强调别开生面的文本挖掘,脱离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过于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展示,导致课堂学习主体严重移位;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畅,忽视学生学习错误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家常课相比.公开课可能更多地脱离了“教学体系”.转而强调个体的“研究性”.是一种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活动.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公开课既是教师基本素养、审美情趣的展示,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的体现。作为一名成长中的教师,在多次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教研活动中,一般把示范课、研讨课等统称为“公开课”。上公开课的意义在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教法、学法;为教师指明方向,确立目标;指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但纵观已实施四年多的新课程改革,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实施上的偏颇之处。一、合作学习“,闹”而无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有合作学习的环节,似乎不合作学习就不是新课改。有的课,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你喜欢哪段就读哪一段”、“用…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课常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十分突出.一方面,教师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学生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说不上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案中精心预设,尤其是某些公开课的示范课,其精彩程度令人佩服至极.  相似文献   

10.
科学管理中小学公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因各种原因,公开课也是一种经常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探讨对公开课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公开课的类型对公开课如何分类,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公开课。对此,笔者尝试着依据公开课目的的不同,把公开课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达标型。这类公开课主要是源于职称评聘的需要。一般中小学都依据教师技术职称评定要求,对公开课做等级划分,如初级、中级、高级,对不同等级的公开课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它是无法预设的,所以更见教师的功力。又因为它往往具有评判、启发、激励的作用,所以有利于教学和谐有效地进行,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让人不容乐观。一、评价语言缺乏真情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为了体现新课程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对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很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我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3.
<正>经常有机会聆听数学公开课,养成了对公开课品头论足、学习反思的习惯。仔细归类,发现绝大多数的公开课离不开这样两种模式:一是幽默轻松型,二是缜密周到型。前者往往让师生获得愉悦,但静心思考,学生并无多少有益的收获;后者感觉课堂严密、精雕、无瑕,但理智地回味,却又觉得完美之下,实则缺乏数学本真之味,师生一直在踏着教师严格预设的时间节点,匆忙地追赶着知识点前行。于是,总期待着另一种课堂:生动且深刻、满蕴着数学气质的课堂。生动是针  相似文献   

14.
语文公开课开展得十分红火,但热闹背后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形式主义之风盛行,有“表演课”之嫌疑;众多的语文课“得意忘言”又似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尖子生”为中心,有走过场之实……公开课失去了它的本真,使许多奔着学习的目的来的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深受其害。公开课不能忘记教学的根本目的,唯有真实、朴实、踏实、平实才是公开课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一些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屡获大奖的教师 ,实际的教学成绩却并非如人所愿 ,有的甚至很糟糕。能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得大奖 ,为什么教学成绩却上不去呢 ?据笔者的观察 ,问题的关键在于 ,这些教师能否像执教公开课、观摩课那样 ,上好每一节课。在公开课、观摩课上得奖 ,表明教师自身的素质比较高 ,确实有水平。但据笔者看来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充分的课前准备。举凡执教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师 ,备课都相当充分 :反复查阅资料 ,吃透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方法 ,巧设教学结构 ;深析学生水平 ,切实因材施教 ;课前重点演练 ,确保…  相似文献   

16.
<正>上公开课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的事情。青年教师凭着公开课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还可以让同行提出宝贵的建议,以提高教学水平;老教师可以向年轻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供同行学习。那么,到底如何来上好一堂公开课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上好公开课。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是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研讨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教师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潮流之下,公开课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新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或者出于功利目的等因素而扭曲了初衷,很多时候,公开课成了作秀的代名词,其主旨与精神已经被严重异化,成了无用的精彩.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作为我国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师授课形式,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幼儿园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本文通过对公开课前,公开课中和公开课后三个阶段自诊与他诊的论述,得出对公开课进行诊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是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研讨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对于教师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潮流之下,公开课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新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或者出于功利目的等因素而扭曲了初衷,很多时候,公开课成了作秀的代名词,其主旨与精神已经被严重异化,成了无用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一、合作学习的现状1.合作学习重视形式,缺乏实质合作教学中教师不能为概念而概念,让合作学习走过场。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见别人在公开课上使用合作学习的手段受到肯定时,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过来,因此就形成了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