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方言中,"非"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使用的,其语义与句法结构形式都跟普通话有较大差异."非"以单音节形式作程度副词使用既不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又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差甚远.大理洱海沿岸地区白族话中用[φε44]作程度副词,它是白族话固有的词语,随着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φε44]这一白族话中的程度副词被汉族吸收、借鉴,成为云南方言中特有的表程度的副词.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副词中, "还"的句法功能比较繁复,它可以作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关联副词,还可以作程度副词.王力先生(1943)将程度副词分为两类:绝对的程度副词和相时的程度副词, "还"即为相对程度副词.马真先生认为相对程度副词"还"既可以表示程度深,又可以表示程度浅,表程度深的"还"大致相当于"更".在教学实践中,二者的差异体现在数个层面,为使学习者能够全面掌握二者的用法,本文将从句法结构、客观程度、增量的准确度、语义预设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王群 《现代语文》2006,(1):59-60
"才"与"就"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而且义项纷繁复杂.研究者向来比较重视对这两个副词的研究以及对它们的比较分析.早在1956年王还就有<就和才>一文;1987年白梅丽有<现代汉语中"就"和"才"的语义分析>一文,都侧重于从分布特征和语义特点等方面来研究"就"和"才".  相似文献   

4.
引言 关于"都"的意义及用法,很多专家、学者作过研究,问题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常用副词"都"的基本义是表示总括还是指"事物的每一个",如王还先生曾三次撰文指出"都"用在复数上不太准确,认为应是指"事物的每一个";二是"都"的义项究竟有几个的问题,如吕叔湘先生将其归纳为三项,即表示总括全部的范围副词、表示"甚至"义的范围副词、表示"已经"义的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5.
李白诗歌在语言上的卓越成就,使得李白诗歌在汉语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本文考察了李白诗歌中的程度副词的用法。李白诗歌中的程度副词有10个共五类:太;最、至;良、孔、颇、好;稍;更、益。这10个程度副词,有的沿用自上古汉语,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有的出现的年代可能要晚一些,李白诗歌中的用例也很少,而在现代汉语中却是很常用的程度副词;有的在组合上的特征,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造成了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普遍特征相异的用法;10个程度副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从表示程度的深浅或者高低的精细程度方面来看,已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深浅高低的级别系统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相"字在<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中的用法,谈到"相"字在古汉语中作为副词,名词和动词的主要用法,对于学习"相"字在古汉语中的运用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程度副词 有 X"与"程度副词 X"两种结构的关系,探讨二者之间能够相互转换的基础和条件,以及不能相互转换的原因和类型。  相似文献   

9.
1.绪论 "时时"和"不时"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两个频率副词.由于"时时"和"不时"两个词的词义基本相同,当留学生先后学习了这两个词之后,就会对如何正确运用它们感到困难.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词进行辨析. 有关这两个词的解释在几部主要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0.
在《荀子》中"与"字词性灵活多样,主要有名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及语气词六种。本文采用专书语法研究使用的穷尽式考察和数据统计的方法,详尽地论述了"与"字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方言中,"非"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使用的,其语义与句法结构形式都跟普通话有较大差异。"非"以单音节形式作程度副词使用既不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又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差甚远。大理洱海沿岸地区白族话中用[φ44]作程度副词,它是白族话固有的词语,随着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φ44]这一白族话中的程度副词被汉族吸收、借鉴,成为云南方言中特有的表程度的副词。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很早就引起了语法学者的关注,并对其作了分类。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诸多类别中,有一类似乎与"程度副词+有+名词"有某种关联。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比较这两个结构,通过对比省略"有"前后的变化和对"量"和"程度"的区分,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够出现在"程度副词+有+名词"结构中的名词都具有[+抽象][+被领有][+可量度]的语义特征,当该名词在[+被领有][+可量度]的语义特征基础上又获得了[+性质][+程度差]的语义特征之后,就可以直接受程度副词修饰,构成"程度副词+名词"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考察了《镜花缘》中的两个重要语气副词:毕竟、再。通过与现代汉语相对比,发现这些词语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中叶的一些特殊用法,这些用法有些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有些转由其他词语担当。在考察过程中,本引用了其他作品中的一些例证,希望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反映出这些词语在近代汉语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倒"与"却"的区别使用,留学生常常难以把握。本文通过收集150多万字的口语和书面两种语料,比较分析1591句含有副词"倒"与"却"的语句,从凸显焦点的性质、凸显焦点的位置、凸显焦点的反射域,及其关联方式和语体选择等方面,对这两个副词在交际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析副词"稍微"和"有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稍微"和"有点"都属于低量级的程度副词,但由于"稍微"是相对程度副词,"有点"是绝对程度副词,所以二者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与"稍微"和"有点"搭配的形容词和动词及动词性词组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稍微"可用于祈使句和比较句,但不能单独成句,"有点"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6.
董丽丽 《海外英语》2014,(8):246-248
该研究以"中介语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语料为基础,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程度副词使用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中明显少用最高程度副词和减弱程度副词。但超用提高程度副词。但除去very这一超用的提高程度副词以后,其它提高程度副词有明显少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十分"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程度副词"十分"一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程度副词"十分"是由表示总括义的范围副词虚化而来的,而范围副词"十分"又是由表示对事物进行十等分划分和概括的"十分"的原义引申虚化来的.程度副词"十分"始见于宋代,元代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进入发展的兴盛期.其用法主要是修饰形容词,其次是修饰心理动词,修饰词组时主要是修饰动词性词组,尤其是述宾词组.  相似文献   

18.
程度副词"有点儿"在现代汉语中用得很多。但是对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来说,正确地运用"有点儿"并不简单。韩语中的"jogeum"也是表程度小的程度副词,因此许多汉韩词典将"有点儿"翻译成"jogeum"。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似之处,但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区别。学习汉语的韩国  相似文献   

19.
绝对程度副词本身泛指程度,所以一直被误认为不能表示比较。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运用实例表明,有些情况下比较句式中可以使用绝对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很"的语用频率较高,能够代表一类绝对程度副词的共性,而人们也在逐渐接受一些带有"很"字的比较句式。研究"很"类绝对程度副词与比较句式的语法关系,以及在比较句式中的确认和对比功能,得出比较结构中的"很",在一般情况下是以人们普遍的心理标准为基础进行整体比较,比较意义较弱。可是"很"的标记性又说明,在比较对象明确的情况下,也会表现出强势的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言中的副词研究一直是副词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副词研究中,针对其语义指向进行的研究,有个案研究、组合研究和聚合研究。本文从邳州话的语言实际出发,以邳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直搁”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