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7,(3):63-68
旨在研究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紫杉醇后对口腔舌癌SCC-15细胞的影响,探讨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紫杉醇后化疗口腔舌癌的增敏疗效作用。通过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多烯紫杉醇载药系统,分别与SCC-15口腔舌癌细胞共育,采用CCK-8检测活性,Prestoblue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探讨碳纳米管对紫杉醇化疗口腔舌癌的敏感性是否提高,为临床化疗肿瘤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碳纳米管结构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碳纳米管的分类的描述、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碳纳米管结构的表征、不规则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欧拉定律、多壁碳纳米管概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管束及管束环、碳纳米管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碳纳米管结构的观察等8各方面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一般特点 ,同时提供了较详细的参考资料。文章重点描述了碳纳米管结构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吸附控制的两电子、两质子参与的准可逆过程,电子传递系数α=0.53.槲皮素的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10-7~6.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应用于槐花米中槲皮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石墨和液体石蜡油为原料,制备不同比例的MWCNT糊电极、石墨糊电极和多壁碳纳米管掺杂石墨糊电极(记为MWCNT/CPE),并计算了电极的电活化面积.结果发现:当MWCNT、石墨、液体石蜡油的比例为0.25g:0.25g:1.0mL时,电极重现性、稳定性和响应电流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柠檬酸法”制备的Mo-Fe-MgO为催化刑,在850℃下,以Ar为载气,CH4为碳源,制备生成单壁碳纳米管.重点研究了催化剂中Mo的含量对单壁碳纳米管制备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r载气中,提高Mo-Fe-MgO催化刑中的Mo载量可以提高碳产率,但同时也造成产物中单壁碳纳米管含量的大幅下降.依据碳产率以及产物中单壁碳纳米管含量的变化,给出了Mo-Fe催化刑的最佳组分比例.  相似文献   

6.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ACOP)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CNT/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COP在裸玻碳电极上表现为不可逆的电极过程,而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ACOP的氧化过电位降低152 mV,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得到明显改善.在优化的条件下ACOP在1.0×10-7-2.0×10-5mol.L-1浓度范围内,氧化峰峰电流与浓度间成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5.0×10-8mol.L-1.  相似文献   

7.
采用重氮盐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进行磺化改性,增强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然后以水为溶剂,以溶液共混法制备高分散性的碳纳米管/聚乙烯醇(MWNT/PVA)纳米复合材料,用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TGA)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聚乙烯醇(PVA)基体材料中,形成高分散性的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在碳纳米管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就可以有效地增强聚乙烯醇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玻碳电极,研究阿魏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本法是一种可靠、快捷、灵敏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体液中尿酸含量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手段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优化了检测条件,研究了传感器对尿酸的响应.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尿酸的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尿酸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7-8.0×10^-4 mol·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8 mol·L^-1,该传感器已经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的测定,测定的回收率在94%-10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苯胺复合材料(MWCNT—ANCT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可能反应机理;本文还对该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对影响其荧光强度的因素及原因进行了讨论.另外发现该复合材料膜能促进电子的转移,对Cu^2+有特殊的响应,这将使得该复合材料在Cu^2+的定性定量检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Multi-walled carbon nanombes with homogeneous diameters (40 - 60 nm), produc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hydrocarbon gas, are purified by nitric acids. Infrared and Raman studies indicate that oxygen containing surface groups, which are predominately carboxylic, phenolic and lactonic groups, are introduced into purified carbon nanotubes. Then three kinds of block-form porous tablets of carbon nanotubes are fabricated as electrodes in electrochem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s. Using mounded mixture comprising carbon nanotubes and binder powders provides these tablets.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on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the capacitors is specifically investigated. Using chemically treated electrodes, electrochem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s with 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about 33 F/g are obtained with 38 wt % H2SO4 as the electrolyte.  相似文献   

12.
催化剂种类对PECVD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EVCD技术,分别用Fe、Ni、Co作为催化剂,在Si基底上沉积出了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并用扫描电镜对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而且深入研究了不同催化剂种类对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Ni是这3种催化剂中最适合沉积碳纳米管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以C2H2、H2和N2为反应气体,制备出碳纳米管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大小对碳纳米管薄膜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获得定向性良好、分布均匀、密度适中的碳纳米管的合适比例是C2H2:H2:N2=30:30:10(seem).  相似文献   

14.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了碳纳米管,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生长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发现用CH4和H2制备的是空芯碳纳米管,而在反应气体中加入NH3后,生长的碳纳米管是竹节型结构的碳纳米管,表明氮在碳纳米管的结构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氮对碳在催化剂中的扩散影响,分析了氮在碳纳米管结构发生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粉末微电极来研究修饰和未修饰的碳纳米管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结果显示经阳极极化的碳纳米管比未极化的碳纳米管具有明显的催化效果 .TEM和SEM显示阳极极化能有效切断碳纳米管成长度更短 ,管口更多的碎片 .同时其电化学表面积和吸附中继体Os(bpy) 2 + 3的量增加 ,从而导致其在酸性溶液中对NO- 2 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用镍铝催化剂催化裂解甲烷制备了碳纳米管;研究了反应温度及反应气氛对制备碳纳米管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550~650℃出现最大值,说明此温度范围最适合碳纳米管的生长;氢气预还原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反应过程通氢气不但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同时也能提高产物的质量.上述两种情况均能提高碳纳米管的产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碳纳米管储氢前后的势场分布及其变化,揭示GCMC方法模拟碳纳米管储氢所得氢气分子形成一定分布的内在原因和碳纳米管吸附储氢过程.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aCarbonnanotube(CNT)isakindofcarbonallotrope,whichwasfoundin1991[1].Carbonnanotubes,particularly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SWNTs),areprototypeone-dimensionalnano-materialfortheirlargeaspectratio.Theyexhibitgoodconductorandsemiconductorbehaviorsbaseontheirstructures[2].Sincetheirdiscovery,carbonnanotubeshaveattractedmuchattentionfortheirnovelstructureandmarvelousproperties.Scientistshavetakenalotofeffortstomakenano-circuitsandmolecularelectroniccomponentswithCNTs,includingfie…  相似文献   

19.
碳纳米管负载CuO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行制备的碳纳米管 (CNTs)作为载体 ,研制出一种高活性的催化剂CuO/CNTs .通过对物理特性分析、SEM图对比以及催化活性的测定 ,证明小粒径的CuO粒子均匀地分布在碳纳米管表面 ,对CO氧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  相似文献   

20.
制备出了碳纳米管负载单(双)核硝基铁酞菁,采用电化学手段研究了碳纳米管与金属酞菁的最佳配比,最佳热处理温度以及它们催化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单核硝基铁酞菁而言,其与碳纳米管的最佳比例为2:3,而双核硝基铁酞菁与碳纳米管的最佳比例为1:4:样品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00℃,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电极过程均受表面吸附所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