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是我国体育法将战略重点。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管理,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素质体系构成和特点的分析,回顾了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并且强调了学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突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围绕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体育教学又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必不可少的主要途径。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学校体育应围绕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培养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内化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中。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排除“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育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构成成份,体育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体育素质的构成,及在学校体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广大体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和教育、自我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包括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体育化素质;学校体育教育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是达到终身体育目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及体育师资培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学校体育今后发展态趋势以及体育师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把握学校体育发展变化规律,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需要创造型的人才。学校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的模式,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上都做出相应的调整,体育教学实践从内涵到形式都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从过于强调体质教育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良好的素质结构转变。学校体育的价值观由生物角度向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维度转变,形成了学校体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来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成为未来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各环节,探讨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对策,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已向多功能、多目标系统方向发展。如何把体育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多维空间进行研究,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把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体现体育的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三者的最佳组合是形成体育教学整体化优势的途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培养现代人的素质为出发点,来选择教学方法,更利于丰富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生活,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改革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使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从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塑造着一个大学形象。本文就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弱势群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推进高校弱势群体素质教育,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是学校体育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就目前而言,学校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从事终身体育的基础,也就是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其体育能力,并将终身体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办学宗旨的。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生活技能素质、社会交际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等等,素质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对教育的巨大冲击,也体现了人们对提高民族素质的不懈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习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素质教育,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也是体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阳光工程,学校的体育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断改革、创新中求发展。而在学校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个必然趋势。针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个创新,也是学生进行课外活动重要的补充,通过俱乐部的学习和锻炼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及终身体育观念;学校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能大大地提高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并对外开放公共设施也为全民健身计划中让体育走进社区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翟 《体育世界》2010,(8):22-24
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学生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弄清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提升迅速,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平台,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最近几年中发展迅猛,职业体育素质也成为中职学生进入社会的必要考核条件,为此注重对中职学校学生职业体育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本文在对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阐述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对其未来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中职学校学生职业体育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的学校体育,如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快乐体育思想引进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观发生根本转变带来了全新气息和有益启示,同时也引起了体育教法体系的全面变革。在体育教学中,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实施快乐体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在重视对学生主体教育的同时,主要集中于围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优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的探索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我们认为,通过“校社结合”的形式,开辟多渠道、多元化的体育教育途径,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有效地联结起来,实现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充分发挥中小学体育在德育、智育、美育、个体社会化及各种能力培养等方面功能与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结合,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特别在培养具备良好身心素质方面有着独到的功能,并为新世纪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各自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