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短跑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时,作用于脚上的地面反作用力包含了有关跑的力学的大量信息。伴随短跑技术改变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改变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从短跑时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时间―力值曲线、冲量、压力中心变化以及支撑反作用力与肢体各环节的作用等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总结评述,并探讨了未来的可能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
运用两块瑞士产 KISTLER 三维测力台对10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正手拉弧圈球技术过程中地面对人体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进行测试.用两种发力方式拉弧圈球,一为用最大力量,二为中等力量.从垂直、水平、前后3个方向对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左右脚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两种技术动作之间左右脚支反力的最大力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1)完成轻拉和重拉时,垂直方向上的地面支撑反作用力最大.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支反力较小;身体重心的移动影响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变化,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2)发力拉弧圈球时,更要注重增加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蹬地力和重心移动幅度.  相似文献   

3.
一、稳固支撑的重要性 在器械出手时,人体通过手臂给器械以作用力,器械也同时会给手一个反作用力,器械反作用力顺着手臂传到人体上,如果此时人体支撑在地面上,地面会因器械的反作用力而同时产生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它们可以相互抵消,不会影响器械飞行的远度。如果在器械出手时人体失去支撑,那么器械的反作用力会使人体向后向下运动,使标枪的出手速度减慢,这必然影响投掷远度,所以器械出手前人体稳固支撑对投掷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左腿支撑用力的作用 (一)能够充分利用助跑速度 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技术是反映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把助跑速度更多地  相似文献   

4.
杨辰  曲峰  万祥林 《体育科学》2015,(2):61-66,80
目的:揭示人造草坪不同颗粒填充密度对足球运动员侧切和起动动作表现的影响,并通过动作过程的生物力学数据分析可能的损伤危险。方法:13名男子足球运动员分别在3种不同颗粒密度的人造草坪上进行45°侧切和直线起动动作,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果:随着颗粒密度的增加,鞋与草坪交互面牵引力增大;侧切制动阶段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和加载率增大,地面反作用力首次峰值时刻的垂直、前、后分力增大,膝伸力矩增大,内收力矩和外展角度减小;蹬伸阶段地面反作用力分量增大;直线起动的重心加速度无显著差异。结论:鞋与人造草坪交互面的牵引力随填充颗粒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常速助跑情况下,较大的交互面牵引力可以为侧切提供良好的制动能力和蹬伸推进力,但不会对直线起动的运动表现造成影响;交互面牵引力的增大会引起侧切制动阶段地面反作用力相关指标的增大,造成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ACL损伤敏感指标的改变,导致更大的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5.
1乒乓球运动员起动的因素和条件人体的位移运动是由人体的作用力和支撑反作用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运动员运用下肢力量作用于地面,使地面产生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是乒乓球运动员步法移动的基本因素。那么不断地加强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加强整个身体的灵...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的两足,是跑跳中唯一与地面直接发生作用的器官。也就是说,人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肌肉的合力,必须通过足才能最终作用于地面,而地面给与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也必须通过足才能传递给人体,使人体腾离地面——向上或向前运动。因此可以说,足是运动中肌肉作用与地面反作用力传递的唯一的桥梁,它对人体运动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邹学芝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46-47,53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学及动力学测试法,对跳深跳远离台动作对落地动作的影响做了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显示:跳深跳远第二高度第三坡度落地有最小的水平制动力和最大的垂直支撑反作用力,适宜进行落地积极缓冲和落地瞬间的退让性工作能力的训练;第一跳起跳的起跳角与第一跳落地水平制动力成负相关,可以通过增大起跳角来减小水平制动力;垂直速度、腾起角与第一跳落地垂直支撑反作用力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根据训练目的适当增大或减小第一跳起跳的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可以获得相应的落地乖盲支撑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体育函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理论自学自测题标准答案(一)武汉体育学院陈建国一、名词解释1.田径运动技术是人们在田径运动中充分利用身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2.支撑反作用力是指在跑的支撑时期,由于肌肉收缩力作用于地面,人体从地面获得大小相等、...  相似文献   

9.
运用摄影测量法和Novel Pedar-X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了16名太极拳练习者在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足底压力和运动影像信息,并对两种运动方式的单脚支撑姿势持续时间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正常步行相比,在太极拳运动中单脚支撑姿势总的持续时间所占比例(标准化值)较少(P<0.05);单次单脚支撑姿势平均持续时间较长(P<0.01);认为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单脚平衡能力。另外还发现太极拳运动和正常步行中地面反作用力都在不断变化;太极拳运动中地面反作用力小于其正常步行值。  相似文献   

10.
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同步测试分析的方法,揭示了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支撑过程中支撑反作用力和人体运动学参数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以认识短跑途中跑技术和支撑反作用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传统武术创新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传统武术处在发展的低谷,许多人提出了传统武术的发展之道,而且认识到传统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对传统武术的回顾,分析了传统武术创新的必要性,并指出传统武术创新过程中将面临传统武术理论、技能、思维方式与现代人的差异以及科研人力的断层等方面的困难,以期为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using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 can identify different walk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level walking (LW), descent (DC) and ascent (AC) slope walking as well as downstairs (DS) and upstairs (US) walking. Thirty healthy participants performed walking under five conditions. The IMU was stabilis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left shoe. The data from IMU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customised prediction model by cut point and a prediction model by using deep learning method. The accuracy of both prediction models was evaluated. The customised prediction model combining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dorsi–plantar flexion in the heel-strike (HS) and toe-off (TO) phases can distinctly determine real conditions during DC and AC slope, DS, and LW (accuracy: 86.7–96.7%) except for US walking (accuracy: 60.0%). The prediction model established by deep learning using the data of three-axis acceleration and three-axis gyroscopes can also distinctly identify DS, US, and LW with 90.2–90.7% accuracy and 84.8% and 82.4% accuracy for DC and AC slope walking,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walking pattern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slopes and stairs with customised prediction model and deep learning predic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3.
宋朝的蹴鞠、击鞠与丸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宋朝蹴鞠、击鞠和丸球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 ,从而使人们对现代马球、足球和高尔夫球的起源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不同运动强度对血浆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化学Jagi法和邻苯三酚法观察了三种不同强度运动前后血脂质过氧化物分解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以探讨运动强度与氧自由基(OFR)的代谢水平,对其研究其有重要理论价值,并对多因互中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变化、运动强度、运动训练适应水平以及运动性疲劳发生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家女子青年赛艇队运动员在备战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集训期间血清睾酮、血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指标的系统监测和分析,结果发现:1)血睾酮指标及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及其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性,两个指标之间呈现相关性。2)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指标可以反映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程度,同时可以反映运动训练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3)结合各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变化程度及疲劳恢复时间,有利于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的调整和训练的安排。  相似文献   

16.
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一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机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一周大运动量训练对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机体代谢和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对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1周的大运动量训练,在不同时段测试血清CK、LDH、BUN、T、C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论为大运动量训练后睾酮、皮质醇、BUN、CK、LDH和白细胞的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可以较敏感地反映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训练期的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运动员血清T/E_2、T/F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200多名不同年龄的省级以上运动员及普通人的血清事酮(T)、雌二醇(E_2)、皮质醇(F)的基础值,对体内激素平衡T/E_2及T/F值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年龄及训练年限与普通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运动员T/E_2平均比值比普通人高(P<0.01);T/F均值比普通人高(P<0.05)。青少年男、女运动员以15~16岁组T/E_2、T/F为较大差异期(P<0.01)。不同项目其T/E_2与T/F均值有显著差异(P<0.05,P<0.01)。提示T/E_2与T/F将成为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疲劳恢复及激素治疗的重要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高水平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系统方法,对湖北省参加2004年全国散打锦标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论表明:通过对赛前血色素、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变化的观察,其能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安静时血乳酸值对周训练后运动员机能水平变化的反映不灵敏,运动后血乳酸值可反映赛前训练对抗强度及运动员的无氧能力。  相似文献   

19.
13-14岁少年适宜健身运动负荷强度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以心搏量极限区间确定运动负荷强度标准的生理学基础,并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54名13-14岁男女少年在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男女生在心率分别为122、127次/分时心搏量最大,心率超过144、139次/分时,心搏量明显下降,男生中的70%、女生中的74%最大心搏量分布在心率为115-144次/分之间SV极限区间对应HR范围性别差异不明显。据此,对此年龄段的少年,运动时应根据这个心率范围,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来发展他们的身体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运动对青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及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0名武汉体育学院健康女性研究生进行了测试,探索运动对青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及性激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专业组的女生跟骨BUA、SOS、STI等指标均高于体育锻炼组,RRF低于体育锻炼组;体育锻炼组的BUA、SOS、STI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RRF低于对照组。体育专业组E2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育锻炼组E2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3组之间的t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见,长期适宜的运动对提高青年女性跟骨的BUA、SOS、STI,降低RRF都具有显著性影响。E2、T对女性跟骨骨密度具有影响趋势,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