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爱上"贴心"的思政课。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需要.从培养大学生生态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生态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生态行为习惯等方面充分实现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资源;从提高教师的生态素质、营造生态校园环境、开展生态实践活动、进行生态素质评价等方面积极拓宽高校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渠道,构建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渠道"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使大学生按照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行动,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宣传作用和践行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形式。应充分认识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政课理论课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坚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独立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一体化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及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学生获得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点和立足点,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学生获得感需要积极创新课堂理论教学环节、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优化实践成果评价机制、健全课外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当前高校扩招,各项教学资源短缺,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用大班化教学,针对在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课堂纪律群体性松散、重理论轻实践等因素,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多种途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承担着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重要职责,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增强社会实践观念意识,规范社会实践组织管理,构建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搭建社会实践交流平台,坚持社会实践成效评价,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不足,围绕着这个问题分析了大学人文教育不足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便使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思政课教学互相促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特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且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还面临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突出、实践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缺乏软硬件保障等问题。为此,高校要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教学软硬件保障,进而推动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培养的重要手段,在教材和师资等配套的前提下,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此,应在把握思政学科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思政课教学实践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任务,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增强教学实效性和教学活力,必须顺应思政课建设与改革以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力于教法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论视角审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涵盖了教学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系统要素,并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联动性、动态性等理论特征。随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将系统思维运用于提升思政课获得感教育实践,明确大学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过程的目标引导性、贯通融合性、要素耦合性、成效聚合性,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宏大叙事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采取的主要叙事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宏大叙事阐释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可以起到摆脱蒙昧、弘扬理性、追求崇高以及彰显意义的作用。但过多的宏大叙事也会造成思政课教学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宏大叙事中应关注大学生的意义世界、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让高校思政课教学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当前高校扩招,各项教学资源短缺,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用大班化教学。针对在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课堂纪律群体性松散、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多种途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综合能力,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将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面对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新特点以及思政课教学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构建专题活动任务为引领的"一主线三融入五结合"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新格局,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受到挑战。思政课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增强对新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对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教学方式,搭建网络平台,拓宽思政教育领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两大支柱之一,是深化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关键节点,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的关键途径。各高校在近年来都对思政课实践学的内容、方法等有所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具有鲜明的时代导向性、更有效凝聚作用等,但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些问题都严重降低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本文正是对这些成就和问题进行梳理,以期对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党史学习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思政育人的应有之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要求通过把握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三维路径,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公共必修课。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枯燥无味,缺少教学趣味性,亟待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借鉴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及思政课教学趣味性的内涵和意义,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趣味性缺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趣味性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曹水群 《文教资料》2013,(2):176-178
要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就要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政课""三贴近"教学体系。做到:课前备课"三贴近",为增强教学效果打基础;课堂教学"三贴近",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课后考核、实践"三贴近",深化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