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锋 《江西教育》2012,(25):30-31
所谓"男孩危机",就是由于现行教育模式、社会流行文化、父母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使男孩在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的重重危机。"男孩危机"的主要表现是:男子汉偶像缺位,责任意识缺失,性别意识缺乏,竞争能力下降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男孩危机"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为男孩学业不如女孩、男孩体质瘦弱、缺乏阳刚之气。这是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父亲角色的缺失、社会不良角色误导、男孩身心发展缓慢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应提高男教师比例,重视性别角色引导,加强对社会媒体监督,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缓解"男孩危机"。  相似文献   

3.
目前,"男孩危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女孩在教育方面的各种提高并不能证明存在"男孩危机",相反会有助于改善性别歧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平等教育的前提下,给予男孩女孩各具个性的成长支持,使其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策划人语:近些年,"男孩危机"被轰轰烈烈地摆上台面热议。当我们看到男孩性别认识的误区时,也不可忽视女孩可能面临的困境。校园里,男孩哭鼻子,女孩挥拳头;男孩说话腼腆、动作扭捏,女孩打扮中性、言行粗犷的现象似乎并不少见。一场"性别危机"正袭来。而危机的根源,是社会各界对性别教育的忽视。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分工、角色扮  相似文献   

5.
专辑:因性施教,化解男孩危机女孩崛起、男孩节节败退的学业现象近几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男孩的各项素质都在降低,男孩危机凸显。专家呼吁关注男孩,拯救男孩,塑造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社会栋梁。这既是男孩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一本由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主编,著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员李文道、赵霞合编的名为《拯救男孩》一书出版问世。该书列举了一大堆国内外关于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日趋严重的全线性危机,呼吁男孩亟待"拯救"。该书的发表在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探究反思男孩在当代社会逐步走向"弱势"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男孩英语学习危机"现象、成因和转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男孩危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带来这一问题的因素中,学校教育模式的缺失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原因.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公正缺失问题.要从教育体制的改革入手,营造适合男孩个性发展的教育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自我认同感的建立,其中性别角色认同是一个重要的成分。在现实情况下,我认为首先要进行性别认同的教育,在性别角色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双性化人格教育。近来因市八中学进行男子班教育试点,再次引发了对所谓"男孩危机"的论争。男孩危机究竟存在吗?女生成绩优于男生就是男孩危机吗?办男校可取吗?一时间议论纷纷。其实这些议论的背后话题就是男孩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实践出真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尝试性别阅读?雷劲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性别阅读。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教师,我不断地被现实提醒着:校园里,男孩阴柔,女孩粗犷的现象愈演愈烈,一场"性别危机"正袭来。而危机的根源,是家庭及社会在性别教育方面显现出的目的、方式单一,对性别教育忽视等。面对这样的现状,学校应更加注重性别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要依据学生  相似文献   

10.
独生子女从小已经缺少兄弟姐妹,这可能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社交关系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所以,我们在探索试验单一性别教育中,一定要正视中国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特殊国情。近年来,对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男孩危机"问题的讨论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我国教育界正开始越来越关注单一性别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所谓单一性别教育,指中小学校所实施的在至少一个年级里有  相似文献   

11.
正班主任之友:在网上搜索"拯救男孩"或"男孩危机",不难发现,无论是出现在媒体讨论、热门书籍还是人大议案中,中小学教育中"女强男弱"的现象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热议的是孙云晓的《拯救男孩》。这本书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力图向读者证明:今天,中小学男生正遭遇学业、体质、心理、社会的"全面危机"。作者直指现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2.
本期议题: 近日,中国青少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等学者呼吁:学校和家长要"因性施教",并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男女同校不同班'"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因性施教"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出现的一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提倡根据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那么,这种教育理念到底可行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这本书中提出了当代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面临的危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对男孩成长的危机。应试教育模式下男孩弱势地位的种种表现是什么呢?学校教育应该如何体现“因性施教”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14.
女性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现实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却严重阻碍着女性的发展。究其根源,主要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男孩偏好现象,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传统中国政治上男性的统治地位,又有传统的"三从四德"的性别观念与传统教育的性别偏见。要解决性别歧视问题,必须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切实优化女性生存发展的经济环境,着力转变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方化民 《教育》2012,(12):5
正近年来,"男孩危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黄浦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日前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上海市第八中学在高中学段探索建立男子中学,应对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男孩危机",解决学校"阴盛  相似文献   

16.
实践出真知     
黄思昊 《新读写》2012,(9):23-23
我本人持“实践出真知”的态度。对此举能否真的“拯救男孩”,我表示怀疑。首先,男孩危机,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句标语:“关爱女孩,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女孩是民族的未来,难道男孩就不是了吗?这句话本意是呼吁要从小尊重妇女,然而,过度关爱女孩,导致女孩的地位指数型上升,过多的社会视线都聚集在女孩身上,做任何事女孩都有优先权,那“阴盛”是自然的了。  相似文献   

17.
男孩教育危机的背后,不在于怎么"教",而在于怎么"评",即要改变对男孩的教育评估机制,鼓励探索、冒险、创新和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学研究多年以来,心理学家就男女性别差异、心理发展的异同,提出了许多精辟有趣的见解。例如美国的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用了整整七年时间,咨询调查了25000人,提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相似文献   

18.
【本期话题】 17年前,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17年后,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再出力作《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中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此书的出版,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引发了人们对男孩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几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致力于为女孩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提高女孩的学业成就,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在近10年,男孩在读写能力、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等方面普遍落后于女孩,因此,男孩教育成为目前澳洲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另一重点。为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合学校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推进"男孩教育",致力于提高男孩的学业成绩。目前"男孩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重点优先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地位:教师呼吁建立尊师重教型社会在此次的"教师生存状态"调查中,近九成的教师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其中,针对"今天教师的社会地位如何",有52.13%的参与者认为教师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