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因网络游戏成瘾而成绩大幅下降甚至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对此,中国科大及时而有组织地实施“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文章阐述了网络游戏之所以被称为“电子鸦片“的种种特性,提出了对待学生上网玩游戏应该持有的态度,并以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为例,总结提炼了实施“爱心工程“与“争夺工程“的若干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但是网络信息也带来了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通过对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阐明了职业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与人格因素、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瘾对青年大学生身心的危害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问卷、肖计划等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以及卡特尔16PF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研究网络成瘾大学生与大学生总体在应对方式、人格特质方面上的关系,揭示网络成瘾内部动因。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幻想“”合理化”因子,以及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等因素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不同性别的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人际交往中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十分复杂.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通过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发展形成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5.
网络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羽和樊富珉修订的甄别网络依赖程度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和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武汉某高校文理科学生3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分量表“网络成瘾核心症状(IA-Sym)”上没有显著差异;②文科学生在分量表“网络成瘾相关问题(IA-RP)”的均显著低于理科学生;③网络正常使用群体在人际关系总分以及其交谈行为、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四个方面均显著高于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而网络依赖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网络有利也有弊。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11.5量表统计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荒废学业,人际交往中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十分复杂。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通过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发展形成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自我和谐对应对方式、网络成瘾的影响,对浙江省5所高职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网络成瘾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我和谐以应对方式为中介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男女高职学生的自我和谐、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存在差异;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的网络成瘾更普遍并存在差异;城市高职学生的应对方式优于乡村高职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乡村高职学生的网络成瘾比城市高职学生更普遍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笔者根据我校对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调查,分析学生成瘾心理情况,探讨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伴随网络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深入调查青少年学生网瘾现状、探究青少年学生网瘾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和治疗网络成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害羞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校大学生649人为被试,采用《害羞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害羞大学生网络成瘾、社会支持的状况,分析害羞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害羞学生网络成瘾易感性的可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害羞、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网络成瘾各维度在害羞组和非害羞组之间均差异显著;大学生害羞程度对其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害羞与网络成瘾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成瘾的类型可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计算机成瘾等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认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的影响;需要个人、家长、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蜺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5):111-11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对社会和谐也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西安地区高校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的调查为出发点,重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心理疗法的角度提出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目标、形式,为全社会特别是高校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使用类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网络使用量表对560名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率为15.5%;男生的网络成瘾程度要比女生的更明显,存在性别差异;城市青少年在网络成瘾上显著高于农村青少年;与父母有关的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选取五所大学的118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采用的问卷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问卷.研究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而对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有正向预测作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是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而非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研究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对1060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体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观幸福感水平低,网络体验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高;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体验越高,网络成瘾倾向程度也越高.网络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社会性行为、消极情感雏度对大学生网络成癌倾向都有较为显著的预测作用.应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同时,主观幸福感可经由网络体验这个中介变量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7.
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内涵,并从人格特质、网络特点、认知特征以及教养方式等角度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有关网络成瘾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五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网络成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多方面影响,造成极大危害。基于网络成瘾症的临床表现及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并参阅相关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等资料编制的量表,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通过采用此量表对上海市初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及准则关联效度,是测查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有效工具,可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筛查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金伯利·扬的网络用户自我判断量袁和艾森克人格特质量表,对商洛学院120名和西安文理学院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其中男生59人,女生147人。结果(1)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成瘾量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科性质、教育程度、生源地等变量上的差异,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2)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掩饰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3)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而和掩饰性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网络成瘾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网络成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