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认为当前科研信息化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即"一体化"阶段,并将发展态势凝练为"五新":大数据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成为"新亮点",开放科学借力科研信息化成为"新趋势",科研移动应用成为科研创新的"新动力",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性能及规模加速发展和升级成为"新常态",科研信息化推动企业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新模式"。指出了我国在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领域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中科院在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科学大数据、科研信息化应用3个方面的发展部署;提出了针对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建议,包括建立国家科研信息化发展体系,实施国家级科研信息化工程,建设面向全国科技界提供科技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科研基础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平台。近10年来,我国科研基础平台在科学观测水平、制造工艺水平、数据获取水平、开放共享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水平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水平支撑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展望未来,新的科研范式变革正在悄然到来,新兴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不仅支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野外台站朝着更大规模、更精确、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其本身还将对科研范式变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加速器”与“倍增器”,成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迈进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3.
杨丹丹 《科技风》2022,(10):52-54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科研任务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凸显出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价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高校科研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一定挑战.基于共享视角下,高校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前该平台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平台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4.
提高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信息化科研环境的发展为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提供了条件,成为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信息化环境下建设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构成、建设内容、建设过程及其使用等方面依托实例论述了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技术方案和应用.通过对信息化科研环境和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分析,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壁垒是制约信息化科研环境下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主要原因,而采用共享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仪器设备及其管理者的考核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也为仪器设备使用者提供了方便、透明、公平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研资助机构或科研管理机构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展望,即重点建设一个门户网站和服务共享平台、业务应用平台、知识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平台、基金私有云平台、基础设施平台等6个平台,以发挥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提高资助效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1986年设立至今的20年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自然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水平,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基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科学基金在管理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在科学基金管理、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基础设施与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推进,成效显著,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现已实现了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评议、中期进展、后期结题等过程的网络化管理,主要文件也实现了电子化与网络传输,并提供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和数字档案联网查询服务,是目前国家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科技项目之一。在提供更快更细的服务同时,科学基金信息化对各项目单位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各单位管理人员如何有效获取基金委提供的信息服务,同时合理利用、挖掘这些信息为日常管理服务,促进信息服务与项目管理的互动,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科研信息化的内容和国外发展进程的阐述,分析凝练了当前农业科研信息化发展三大态势:一是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推动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科研信息化成为农业科研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三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农业科研活动交互融合。进而提出了“十四五”农业科研信息化发展五项建议:一是完善科研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二是加速推进新一代科研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提升农业科研大数据汇聚与计算能力,四是重视科研信息化应用效果,五是加强复合型科研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被认为是下一个十年科研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在既有的生态观测和依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大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之上,欧盟、美国等也在积极布局推进个体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小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有望将割裂的科研个体联接为科研创新网络,从而引发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范式的新变革。文章从资助机构推动、数据期刊建设、科研数据开放平台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欧美国家在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实践,并提出对我国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共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是支撑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是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我国科 技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目前,我国科技平台建设与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取得了积 极进展,在支撑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 的突出问题,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科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都存在差距。 在信息化时代,分析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科技平 台统筹规划,完善制度机制,深化运行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对于深化科 技体制改革、构建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地学科研信息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学科研信息化环境(e-Geoscience)是在传统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上,利用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支撑地学创新研究及其政府决策服务的科学研究信息化环境。文章提出了e-Geoscience的核心要素及其概念模型,研究了e-Geoscience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在Web 2.0、物联网、移动通讯、语义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支撑下,e-Geoscience的技术体系:地球信息资源多源化采集、存储技术、分布式/高效能地学计算技术、地学信息资源共享、精确发现与智能推荐技术、地学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以及协同研究技术。最后讨论了地学信息资源持续共享、质量保障、智能发现以及e-Geoscience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给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梁卓  褚鑫  曾艳  周桔  马俊才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2):1399-1405
生物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组学时代的到来催生数据量级的增长将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向"数据密集型科学"的新范式转变。因此,生物资源的大数据与生物资源本身一样,也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成为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热点和战略制高点。目前,我国亟待加快建设国家级战略生物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全面支撑生物资源保存、利用、开发、挖掘和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形成包括数据质控流程、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和数据转化中心的可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高效分析和可用、易用的综合数据系统,支撑我国生物资源前沿领域科学发现和产业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信息平台配合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服务网络的建设,形成了包括数据管理规范、数据汇集平台、数据门户和数据可视化系统在内的一套完整的数据生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挖掘和利用。目前,该平台已经覆盖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生物遗传资源、实验动物、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5类资源的42家单位,集成6 981 465条数据,且全部数据资源都可以通过数据门户进行共享。  相似文献   

12.
齐娜  赵伟  彭洁 《科研管理》2008,29(6):153-158
摘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和资源基础。近年来,为优化科技平台布局,提高服务水平,国家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与服务进行了持续的经费投入,形成了庞大的科技基础资源。与此相适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经费支持的项目的监督、问责、评估机制,降低经费管理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也随之成为科技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系统论的方法开展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经费投入系统研究,分析了经费管理体系的系统结构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费管理系统的功能、外部依存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完善科技资源建设与服务经费管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单一的科研机构图书馆本身已经无法满足科研工作者日趋复杂的需求,图书馆之间的多维合作格局已经形成,科研机构图书馆之间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特色,在协作、互利、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实现联合建设,成为科研图书馆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小凤  冯向春 《现代情报》2017,37(6):130-135
以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图书馆为例,从学科服务、科技查新、专利信息服务三方面深入调查与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服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与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开展合作服务,联合学科专家等多方人力资源开展服务,利用多样化通讯平台与工具加强与用户的实时沟通联系,重视购买资源的整理与特色资源的建设与积累,加强图书馆之间的科技查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努力面向校内外用户开展嵌入式的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是必争必保的底线。当前,国际生物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生物安全持续面临挑战。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成为国际的热点,其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我国虽然依靠科技支撑在病原微生物的快速鉴定、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但也暴露了我国在生物安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板弱项。根据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略部署,我国应通过加快完善科技前沿布局、推进学科建设、加大专项人才培养、完善基础平台和生物安全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完善我国生物安全体系,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实现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用,如何盘活现有转化医学中心资源,对加速医学研究进程意义重大。研究系统梳理欧盟转化医学研究基础设施(EATRIS)的发展历史及项目情况,发现EATRIS立足于113个转化医学研究机构,成立协调办公室和科学咨询委员会,建立了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化医学体系,以协调科研支持资源,在患者教育、公私合作、生物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综合中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快速增加,但缺乏顶层统筹协调,支持分散和协作割裂以及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的现状,研究提出应立足国家转化医学基础设施,搭建统筹管理平台,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以推动患者临床价值实现为目标的发展建议,为中国转化医学中心高效率运转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研究国外科研数据管理历程,对国内相关机构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方法]采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比较的方法,探寻德国国家科研数据项目的历史。并从整体历史趋势、学科变化特点和工作侧重等角度,分析其科研数据项目的特点。[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德国科研数据管理项目具有GLAM数据一体化发展、形成必要的基础设施、注重科研数据发展规律和技术储备和提供广泛的公共通用科研数据管理等特点。我国相关机构应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加强科研数据体系建设,减少内部条块分割、尊重科研数据发展的客观规律、启动国家科研数据科研项目建设和完善生态系统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提升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野外站是分布式的野外科技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特别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主导、引领着我国生态系统领域国家站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十四五"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以下简称"野外站网络")的建设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全面布局,进一步明确野外站网络的定位和目标,提升野外观测数据的质量及其对外服务和共享;面向学科前沿、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科学内涵,重点建设野外站重点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坤脉工程")的立项,提升野外站网络的装备水平,增强野外站的核心竞争能力;全面推动野外站的信息化建设,加强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改善野外站网络的科研环境;深化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研究,凸显野外站网络的科学价值;建设与拓展专项观测网络;重视野外站网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