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倦怠乃是教师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高压力的体验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教育教学工  相似文献   

2.
教师压力是因为工作超出自己的负荷,导致了个人的紧张并感受到对个人自尊和安全的威胁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目前看来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压力为中等水平,教师行业感受到的最多为工作压力。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量、经济状况、教育体制、人际关系及个人特征等。其相应的对策包含个体方面和环境方面的改善来缓解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对工作任务的退缩、不负责任,情感的衰竭,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对工作满意度的降低。这种状态在根本上是由一种不平衡感引起,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综合症。压力(stress)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burnout)概念由美国学者弗鲁顿伯格(H.J.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近年来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考察特岗教师职业倦怠、工作压力以及人格特征现状,探究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人格特征相关关系及其影响。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教师版)》《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和《人格特质量表》,对云南省、河南省与贵州省的8个地区345名特岗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特岗教师情感衰竭现象最为严重,特岗教师工作压力来源于聘任压力,特岗教师大部分人格特征属于外倾性、尽责性和开放性;特岗教师工作压力和人格特质对其职业倦怠状况存在不同程度显著相关,并且工作压力与人格特征不同因子对其职业倦怠维度有着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制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它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压力和教师的人格特征.根据Maslach和Lciter提出的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模型,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应把个人干预和组织干预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它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情感疏.离冷漠。职业倦怠情绪一旦产生,就会使教师对工作感到厌烦和无意义,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危害学生的学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前,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压力有的来自领导,有的来自家长,也有的来自教师本身,若引导不当便会严重影响幼儿园工作,甚至会制约教师的身心发展。笔者认为,园长应该成为一个“接纳型”园长,用善意、开放、接纳的态度关怀教师,与教师进行贴心地情感交流,帮助教师释放压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里亚科和萨克里夫于1978年最先在《教育评论》(《Educational Review》)上发表了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性文章,将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由教师的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情感及反应症状。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嗍硒些经历着职业倦怠的教师通常在工作和个人生活质量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经常旷课;对于教学,也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心理健康方面,他们易于发脾气,还经常陷入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一、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高中教师在工作十年左右后,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杜小念 《教师》2011,(34):13-1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大多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认为,针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必须从多个方面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2.
国外已有学者呼吁:如果大学想留住教师,就必须注意教师的工作动机和工作压力,因压力引起的问题如不解决,大学就难以吸收和保留优秀的教师.笔者认为感受到组织支持的教师对组织可能会形成更多的情感承诺且压力水平较低,教师愿意留在组织内部、并为组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一种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情感陶冶情感的职业。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平和的情绪、宽容大度的胸怀,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社会期望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挫折和应激情境越来越多.不少教师从心理到生理都产生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调查显示,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是学生难教”,55.2%的小学教师“工作心情不愉快”,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源于英语“Job burnout”,也称为“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教师职业倦怠则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呈现出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slach等人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指出,职业倦怠有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即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枯竭,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情感,从而导致教师经常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对教师的调查表明,我国一部分教师职业压力很大,并已对他们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孙慧对湖南省不同类别学校的26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群体所感受的压力状况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有58.3%的教师感到压力较大或很大。  相似文献   

16.
压力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意图] 针对当前教师们不堪重负的工作压力,以及压力对教师个人情绪、情感的影响,我们尝试着开展本次活动, 并希望能在以下三方面有所收获。一是,为领导与教师们的平等对话搭建一个桥梁,加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二是,给教师们提供一个宣泄压力的平台,减轻他们内心的压力感;三是,通过心理游戏引导教师们领悟压力的内外原因,掌握几种简单实用的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主体。通过对上海市5所高校555名中青年教师的调研发现:30-50岁年龄段的教师工作压力明显高于30岁以下教师;女教师在科研与个人发展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男教师;教龄6-10年的教师工作满意感显著低于其他教龄的教师;理科教师在工作量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文科教师,而文科教师在个人发展机会和自我评价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理科教师;有社会支持的教师总体工作压力和待遇方面的压力显著低于未利用社会支持的教师。对此,应以帮助中青年教师缓解压力、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工作着力点,通过增强对中青年教师发展的组织保障、改进教师培养中的工作作风、完善教师培养模式、建立教师减压机制等方式为中青年教师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支持体系,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培养和和谐单位构建中的凝聚力、引导力、培养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编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引言压力是个体意识到的外界对其要求超出了其承受能力的反应。本研究中的教师工作压力是特指由教师的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情感(如生气或沮丧)的反应症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逐渐增多,教师压力成为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上的持久压力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由此不仅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降低,还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我国,高中教师长期以来应对应试教育模式,身心承受着较大的升学压力,这势必会危害其身心健康,由此而最终损及学生的利益。因此,…  相似文献   

19.
使用<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对7所高中、169名高三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高三教师的工作压力总体偏高;(2)高三教师感受工作压力最大的因子是工作负荷、领导与管理和考试与升学;(3)高三教师的总体工作压力在性别、年龄、职称、婚姻情况、学科类型和学校类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工作负荷因子上,存在着职称、年龄和学科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法对西藏地区387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西藏中学教师工作压力不大,处于中等水平。考试压力,工作负荷,职业期望是西藏中学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民族,性别,职称在工作压力上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和民族分别在考试压力和学生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教师考试压力显著高于男性教师,汉族教师在学生因素方面的压力显著高于藏族教师。学校类别和教龄在教师工作压力上分别存在显著差异。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初中教师,教龄6-10年教师成为工作压力最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