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能必将做出相应的转变,特殊教育学校作为资源中心的功能将日益强烈.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新定位,成为融合教育的支持者;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从单一教育功能转变为多重服务功能,即为特殊儿童提供评估服务,承担起“资源教室”功能,成为融合教育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培训中心”,发挥“巡回指导”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由单一教育者角色转变为兼具“教育者”、“合作者”、“协调者”和“督导者”的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教育处于融合背景下,在这个基础上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必须做出改变,转变自身的职责来适应这个大环境的改变。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全力支持融合教育,并将其在长时间内的单一职能转化为多重教育,要本着全心全意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原则,发挥特殊学校的作用,成为融合教育学校的"资源中心",重新给自己定位,并且由传统的"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为多职能教育角色,在融合教育中扮演核心角色。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从以往的"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传授者"、授课过程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学生成长的有效引导者和积极评价者的多重角色。本文主要论述教师承担上述角色的必要性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扮演这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4.
苟文慧 《甘肃教育》2014,(24):72-72
正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改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改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就是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从"主导者"转变为学习者、组织者、引导者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但是,目前教师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教师角色失调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本文在探讨教师角色失调所产生的影响情况下,提出调适教师角色失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数字化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很大的转变。学生角色的转变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而教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变,既需要教师主观上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向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对信息技术教育缺乏真正认识的情况下,应该积极避免走人信息技术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从以往的“课程实施者”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校本课程的研习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角色。本文主要论述教师承担起上述四种角色的必要性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扮演这四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从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向教育过程的指导、组织、参与的角色转变。本文通过对职教教师角色的剖析和反思,阐述在中等职业教育下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研究》2015,(6):39-44
"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梳理近年来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相关文件,并分析中国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发展对教师培养的需求,指出"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必然。进而,基于对特殊教育教师多重角色的分析,阐释"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复合型"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出现"外显"与"内涵""两张皮"的现象,审视学校文化建设的校长角色与教师角色。探索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三步走模式:解读学校文化背景—构建学校文化体系—设计学校文化实施路径,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办好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1.
杨谦 《语文知识》2010,(2):62-63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课程领导涉及多重不同角色,使得教师面临着不同程度上的角色间与角色内的冲突。要调适诸多角色冲突,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增强教师角色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提供适切的教师培训、减轻教师课程领导的角色负担,社会也应该为教师课程领导创造适宜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多尔等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将教师定位为"平等者的首席"的后现代教师观,对于重新解读教师问题、进行教师职能定位、塑造新型教师角色提供了理论视角。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趋势面前,必须清醒地直面这一思潮,借鉴后现代教师观提供的新视角反思教师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揭示教师存在的现代性弊端,使教师角色由外烁的、强制的、灌输的,转变为理解的、唤醒的、激活和发现的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络课程资源的教师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有多重角色,网络应用应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在网络资源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场文化思潮,对教师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它要求教师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超越原有的角色束缚,扮演新的角色。在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教师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的师生对话者转变、由单一的教书匠形象向多元的社会角色发展、由僵化的学校教育者向开放的终身学习者转变、由权威的领导者向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转变。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谁”之所以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是由教师角色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决定的,而至少有几种相对关系的存在正在引发着教师的角色混乱:从社会角色的意义上看,教师既是支配阶层代言人,又是公共知识分子;从道德表征的角度来说,教师被要求是完人,实则却是普通人;从历史使命的担当上,教师既是规训者,又是被规训者;从措辞赋予的层面上,教师既被形容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被视作教书匠.认识教师角色体的多重面向比单一地回答“教师是谁”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场域理论和角色理论对教师多重角色的分析有着各自的主张和看法,这些为研究教师多重角色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教师职业是神圣、崇高和伟大的,这一职业耀眼的光环和华丽的外衣与现实中的教师处境却存在很大差距。笔者分析教师在学校、家庭、社会场域中扮演的多重角色,也探讨了不同角色问的冲突,并从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自身四个方面展开对教师角色顺利实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村校主任教师不是学校"官"级人物,但相对村校来说,村校主任教师既是村校的校长,也是村校的教导主任,更是村校一线教师。在多重角色中,村校主任教师需要扮演好四种角色。一、本职角色:认真教学村校主任教师是一线教师,一线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教育教学。所以,村校主任教师要以学校的整体利益为重。一是带头执行学校的意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基石,成就教师在学校管理角色中的转变,应是提高教师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教师在学校管理角色中,他们是否与学校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有着共同的成长取向,有着共同的被尊重、被认可、被激励的过程,有着从外驱转向内驱的过程,这是能否使他们从学校改革的追随者逐渐成为他们自己的领导者,能否提升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