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的信仰世界中,除了我们普遍熟知的天神、地祇、人鬼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魅。这种"魅"源于先秦,是一种异域之敌,它们危害中原,需要抵御。秦汉魏晋时期,魅的形象类型较多,出现了物魅、鬼魅、老魅、精魅、木魅、狐魅等各种类型。这些长期存在于民众观念中的"魅",是一种独具特点的人类崇拜信仰。  相似文献   

2.
魅观念源远流长,在唐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魅故事,这些作品刻画的魅生动活泼。在唐代文学中以谏书和诗文最具代表,谏书所引"魑魅"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对谏阻对象、不满、敌视情绪。诗文中的"魑魅"含义丰富,是鬼、是怪、是人、更是情。  相似文献   

3.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界,将世界"附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界被"祛魅",人与自然关系处于冲突状态;人们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达到世界的"返魅",才能回归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处境中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利用厌魅之术来害人的巫术一直延绵难绝。厌魅之术危害之大。民众谈魅色变,往往敬而远之。惩处厌魅,主要通过神判、宗教、律令共同治魅,一方面需要剪除魅怪本身,一方面又需要惩治施魅之人,害人与避免被害群体之间展开了各种较量,也就有了各种对厌魅之术惩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魅通常被自然哲学用来描述事物富有神秘力量的特质,一般表现为三种形态:附魅、祛魅和返魅。本文追溯了魅的学术根源,在分析科学和技术的魅之本质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考察了教学技术中的艺术之魅与教学技术本体的附—祛—返的历程,为把握当代教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相似文献   

8.
龚慧婷 《新读写》2021,(4):39-40
新事物层出不穷,世人当避免极端,以宽容且不纵容的态度正确看待它们。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过程总是曲折的。社会经济学巨擘马克斯?韦伯曾形象地发明了一个词语“祛魅”。学问上的迷惑可以看作是“魅”,而我们深入的认识探究就成为“祛魅”。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首度在巴黎放映纪录片《火车进站》,许多人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9.
非洲未来主义肩负回溯过去、聚焦当下、观照未来的创作使命,是后殖民语境下美国本土作家探索非洲未来发展的新尝试。神话作为非洲大陆的文化之根,与后殖民时期非洲亟须的政治文化“复魅”与“祛魅”有机契合。在《谁惧死亡》中作者将神话融入未来书写,以嫁接、修正和改写非洲本土神话展开政治想象,从政治神话、时间政治和性属政治三个维度完成未来建构,旨在打破西方霸权知识体系中非洲的他者形象,为黑人群体提出整体解放的政治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与“祛魅”携手并进。当人们把教育学冠以科学之名时,教育科学必然地要以“祛魅”为前提和结果。如果说教育科学以“祛除教育之魅”为追求而体现了人类的正当理想,则“祛魅”作为研究的前提则导致了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人”的主体性身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的附魅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附魅,人们给予了学校教育以无所不包的功能。学校教育附魅的危害是使人们忽略了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影响了学校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学校教育之所以附魅,主要源于人们过高地估价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对学校教育产生了不适当的认识。要使学校教育正常发挥功能,必须使其祛魅。  相似文献   

12.
奇趣之美 奇趣是指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既不寻常,而又合情合理,具有新颖奇特的诱人意味,具有特殊美妙的情趣。奇趣寄寓于形象之中。克罗齐在《美学》中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者意象离情趣不能独立。”《聊斋》通过人鬼精魅的奇妙幻变,使作品极富奇趣之美。蒲松龄将精魅狐鬼幻化为人,或将人幻化为异类,这类形象具有亦人亦物、亦  相似文献   

13.
神秘文化是当代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元,许多作家都将神秘文化融入创作中,迟子建也是复魅书写的倡导者,她的复魅干净健康、和谐清丽,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人格化的自然、神灵化的人物和难以解释的怪事构成了迟子建的复魅书写。世界范围内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东北民间神秘文化的熏陶,现代工具理性文明的反思促成了迟子建的复魅叙事。她的复魅呼唤人性的真善美与原始敬畏,使被放逐的精神回归,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诗意。  相似文献   

14.
"祛魅"是建立在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及哲学起点之上的,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核心.从"祛魅"到"复魅"的转向,需要再次对自然美问题进行新的学理建构,并以此为前提重新确认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及身份认同.在新时期绿色发展语境下,"复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精神敬畏,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融入,把"人在自然中存在"作为自然"复魅"审美转向后新的哲学起点,把对自然万物生命的体认作为构建新的自然美的审美核心,最终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5.
摘编     
《今日教育》2011,(6):41-41
祛魅一般理解为曾经一贯信奉或被追捧的神圣的人、物、感情、信念等,神秘光环不再,沦为平常。作者认为,祛魅的世界造就了祛魅的教育,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务实,势力,追求有用与有效。祛魅的教育造就了祛魅的教师,过度世俗化的教师角色使教师崇高的身份充满了危机。  相似文献   

16.
祛魅时代的到来,使文化从建构走向解构,经典文化遭到颠覆,低俗文化借助快媒流行,社会、家庭、学校三大教育阵地处于失守状态,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成功观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针对三大教育缺失,提出三个维度的重构——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明确返魅文化实现的途径和内容载体,从文化的角度实现从祛魅到返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与自然的新感性塑造,以此重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彻底改变以往二者间的功利感性关系,建构双方之间非功利的审美感性关系。在人与自然双向生成的审美关系中,一方面,自然因去功利化而复魅,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审美形象;另一方面,人的物欲感官升华为审美感官,人因此而成为免于物化的审美人。在此意义上,美学与审美才真正回归其作为感性学的本位,人也因其新感性的塑造而成为人本质上所应是的自由之人。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精英知识分子文学价值观和艺术观的祛魅层面,而是在"祛"魅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赋"了魅,建构起了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文艺反映论,建立起了"栖居"网络的文学欣赏构式,实现了文学的平民化,达到了文学主体的自我化,形成了非经典、非中心、非教化式的艺术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蒙昧时代的神话自然观、古代有机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到近代机械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并由此引发环境危机的全面爆发。因此,环境危机的解决也需要自然的“返魅“,即在科学的基础上重建自然观的技术、伦理和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1990年代以来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对身体的表现往往十分醒目,这和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刑罚、爱情等情节中,关于身体、欲望的描写不再瞩意于塑造革命者"受苦受难"的崇高形象,而是潜在地对革命历史进行祛魅。在市场化的时代语境中,当身体描写纯粹降格为肉体描写不再承担任何思想意义时,祛魅便意外地通向了媚俗。这在呈示当前身体描写驳杂状况的同时,也触及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