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组织的教师开展相互听课活动,研究教法、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是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这种听课活动一般都是在相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的,所以,其效果必然会受到学科特点的影响,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以为,听课活动不但要在相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而且要打破学科界限,有机开展跨学科的听课活动,这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其独特的作用不可替代。其一、跨学科听课有助于放大优质课的示范功能。特别是不同学科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更…  相似文献   

2.
听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感慨广大教师听课热情的同时,却不难发现,目前,听课活动中的走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十分常见,听课效率低下。在学校的常规管理中,如何破解教师"走马观花"式的听课?首先,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避免教师被动听课和疲劳听课。听课不只是听听那么简单,需要听课教师有准备地去听,带着问题去听,带着思想去听。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或  相似文献   

3.
作为学校领导,我经常下到课堂听课,面对诸学科的每一个任课教师“杂听”。我的习惯是:听课前粗略地翻阅一下教材,自己先理解一下,然后带着问题去听。听后,一般要和老师们用时或长或短地交换一下意见。每次听课,既是一次“领导”深入,更是一次“倾听和业务学习”。习惯成自然,在  相似文献   

4.
所谓跨学科听课,是指打破只是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的传统模式.实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我们知道,虽然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5.
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是领导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完成学校任务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更是领导取得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的依据。领导听课,笔者浅显的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具体听课计划。每一学年(学期)听哪些年级的课,那些学科的课,哪些教师的课,着重解决哪些问题,要定出周密的听课计划和每周听课的时间表。二、听课。每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不能随心所欲。1.听新教师的课(可事先通知,也可不通知;在室内听,也可在室外听)。了解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带有一种考察性质,连续听他讲几节):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跨学科听课,是指打破只是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的传统模式,实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我们知道,虽然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实,一个学校的教师群体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过去,学校教研多以学科为单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这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但容易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导致教研形式单一,教师视界狭窄。新课程实施后,为了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可以“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听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为原则,建立跨学科听评课制度。  相似文献   

8.
一、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时要做到"三欣赏"。1.欣赏做课者如何处理教材。通过听课分析他人是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计课堂。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最初的"剧本"。教师如何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
由于旧有的课程设置,学科教学专业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在教学上颇有“老死不相往来”和“隔行如隔山”的味道。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跨学科听课则是这一“特别需要”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正>听课是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是专业成长的集训地,但目前听课,一般的教师都只听本学科的课,很少主动去听其他学科的课。上课时也往往只顾及自己的学科,作业也强调的是自己的学科。有时为了强调自己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正>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特级教师窦桂梅也说过:"几年来我听了校内外教师的1000多节课……"可见听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你是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还是稳握教鞭几十年的资深教师,听课和被听课都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课者,你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星期去准备课件、查阅资料、设计每一个细节。而作为听课者,你是否只带着一支笔一本听课笔记就堂而皇之地坐在教室里了?如何才能有效听  相似文献   

12.
在听课活动中,不少听课者没有事先做准备的意识和习惯,以为带着纸笔就可以直接进入课堂,在课堂中要么是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要么是听到底,记到底,成了纯粹的“笔记员”。在他们看来,听课只要带着耳朵去听、带着笔记去记就行了,何必特意去准备什么。实际上,听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听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听课活动实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旧有的课程设置、学科教学专业化等等 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在教学上颇有“老死不相往来”和“隔行如隔山”的味道。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跨学科听课则是这一“特别需要”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新学年伊始,某校在制定教师听课计划时,要求任课教师每周听课一节,同时规定每月必须跨学科听课一节,并且课后还要就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交流探讨。笔者认为此举对于增进教师之间的彼此了解,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无疑非常有益,值得大力提...  相似文献   

15.
〔话题简介〕王老师接到教导处的听课短信后,就拿着听课笔记匆匆而去。教室里,门庭若市,就连课桌之间的"弄堂"里都挤满了教师。听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出工不出力,敷衍着听课,有的似听非听,有的批改作业,有的干脆打瞌睡。每次听课结束后,教师就一哄而出,各奔东西。由于疲于完成听课任务,教师再也  相似文献   

16.
〔话题简介〕
  王老师接到教导处的听课短信后,就拿着听课笔记匆匆而去。教室里,门庭若市,就连课桌之间的“弄堂”里都挤满了教师。听课过程中,不少教师出工不出力,敷衍着听课,有的似听非听,有的批改作业,有的干脆打瞌睡。每次听课结束后,教师就一哄而出,各奔东西。由于疲于完成听课任务,教师再也无暇顾及评课了。  相似文献   

17.
一、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   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时要做到"三欣赏".   ……  相似文献   

18.
一、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   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时要做到"三欣赏".   ……  相似文献   

19.
高师教育实习范式的创新,可以从单科实习向综合编队进行改革。综合编队有显著优势:重点中学的教学资源能最优共享;各专业学生可以合作互补;跨学科听课评课有助于共同提高实习生的学科教学能力,跨学科切磋交流有助于浓化教研氛围,提高研究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实习学校与实习生间的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20.
听课与评课,是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但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研活动多以学科为单位,同一学科的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研讨。这种教研活动的优点是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参与的教师对该学科的教材与教学要求比较了解,但容易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导致教研形式单一,教师视界狭窄。跨学科听课评课的实施,则打破了学科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