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动训练负荷模式运动训练负荷是训练控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它主要包含两个内容,即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根据迄今为止的科学认识,一般地说,在训练中负荷强度起着主导作用,“没有强度就没有训练。”尤其在高级竞技运动训练中,重视强度已成为负荷发展的总趋势。加拿大学者博南指出:“研  相似文献   

2.
不同负荷强度对射击运动员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强度是训练和竞赛的核心因素,如何在训练中合理安排、控制负荷强度,掌握不同负荷强度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是现代运动训练最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水平的前提条件。利用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长期训练过程中的基础心率、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特征来控制训练负荷,有助于教练员正确执行训练计划。教练员熟练掌握心率控制训练负荷的方法,并能将其实施在训练中,就会使运动员摆脱消极、单纯的体力训练。使用心率作为控制训练强度的手段,要注意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疲劳、情绪、疾病情况、训练环境的温度、场地的海拔高度,以及训练的方式等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长跑训练中,通过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加大训练负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正朝着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承受极限训练负荷的深层次发展。中长跑项目的竞争,是运动员速度的竞争,是运动员高“速度”持续跑专项运动能力的较量。 80年代以来,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监测、诊断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一步深入地揭示人体承受不同训练负荷的生理变化规律,人体各运动因素、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规律。为不同运动项目训练负荷的定向、定性、定量,为教练员规划、控制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和整体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出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并根据运动  相似文献   

5.
田径训练负荷强度的定量控制公式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训练科学化。目前很多项目的运动成绩已接近人体机能的极限,技术亦日臻完善。过去那种靠观察、感觉和主观经验对训练进行的定性控制,正逐步向定量控制过渡,越来越多地运用比较客观的参量来控制训练过程。运动训练科学化内容之一的训练负荷控制,在运动训练中占主导地位。而负荷强度的确定和安排尤为重要。国内(包括专业队)以往多实行定性控制,教练员指定给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业余训练中,学生的机体要承受一定的负荷。负荷适宜与否是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运动中机体所受的刺激,是引起各器官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过程,主要是对运动员机体施加一定负荷的刺激。这种刺激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打破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产生新的适应。从而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向更高水平转化,获得新的平衡。这种训练适应的前提条件就是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所施加的负荷安排的科学性。训练负荷太小,运动能力提高不明显;运动负荷过大,不仅不能提高运动能力,反而会产生劣变现象。采用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网球运动员进行运动负荷的监督与控制,收到了良好效果。使运动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运动队的学生大都没有经历过专门运动队的训练,而只是在体育方面略有特长。为了备战省市或全国的高校运动会,校运动队的学生要在较短训练时间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训练水平,训练负荷的适度安排至关重要。运用简易的运动机能评价和疲劳恢复判断等方法是训练负荷安排的依据和前提。在备战1999年福建省大运会时,集美大学田径队的训练就依从了训练后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反应来安排和调整训练负荷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运动负荷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负荷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是控制训练过程的重要内容,是训练监督的重要指标。通常把运动负荷视为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大因素构成的。对运动成绩来说,负荷量是基础,负荷强度是关键。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对立的。从训练全过程讲,欲想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就应相对地减少;欲想增加负荷量,负荷强度就应相对地降低,两者呈相反波浪变动。这一变化是有规律的,一般地讲,训练准备期是以增加负荷量为主,竞赛期是以增大负荷强度为主,到休  相似文献   

10.
陈小平 《体育科研》2012,33(2):101-103
在竞技运动训练中,训练负荷扮演着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训练效果和运动水平的优劣,是运动员从选材到结束运动生涯整个训练过程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因素。适宜的训练负荷可以带来优质的训练质量,而不适宜的训练负荷则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水平,而且会造成运动损伤或过度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定期对训练负荷进行检测、分析和评定,是减少训练盲目性和提高训练效率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运动损伤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运动损伤病人的情况,就致伤病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原因是训练量大、训练频繁,导致肌肉紧张收缩,骨膜撕裂毛细血管,淋巴破裂,液体渗出刺激末梢神经。对抗性运动项目在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够,训练方法安排不合理,方法不当,技术动作不正确,运动员疲劳、反应迟钝,为常见损伤的致病因素。其预防措施:一是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二是科学地安排训练方法和训练量;三是做好运动健康教育;四是加强学生的素质锻炼,防止训练过于疲劳。  相似文献   

12.
试论野外生存训练对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试验研究”课题及在7所高校首批试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野外生存训练对学生生理和心理负荷锻炼的积极影响,及其对培养学生生存生活能力、团队精神及环保意识的促进作用,提出其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补充单元,可适时适度地采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短期训练计划的实效性,本文作者运用运动训练学等学科原理,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设计了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及运动负荷的控制。实践结果表明:针对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特点,制定和贯彻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能使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相似文献   

14.
武术教学与训练要以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为准绳,结合武术运动的自身特点,对体育教学与训练原则在武术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系统与专题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要求与个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和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原则等六个方面原则对武术教学与训练起到指导作用,为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足球专项是高考体育业余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体育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运动训练方面的有关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理解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练习方法。因此,根据学生的存在问题、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加强对学生运动训练方法的指导,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专项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体育人口概念的界定为依据,参照其它院校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情况,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频度低,参与课外锻炼的人口少,活动中受伤的比例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间、场地设施、锻炼习惯、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及锻炼氛围是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体育场馆要尽量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锻炼的安全防范教育。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法,探析了大学女生体育课的负荷强度。结果显示,适宜的运动负荷应结合学生的体能及教材内容来确定,不应笼统地把心率150次/min定为体育课的适宜负荷强度。  相似文献   

18.
同伴关系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连芳 《体育科研》2007,28(1):94-95
根据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同伴关系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锻炼同伴主要是同学朋友,在同伴进行体育锻炼时,大部分大学生会受到影响而参加锻炼;而在同伴不锻炼时,也有部分学生会受到影响放弃锻炼。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比例较低,他们对同伴的影响不如没有体育锻炼习惯学生对同伴的影响大,同伴效应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特定负荷强度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利用德国产Cortex 3B型号的心肺功能仪,对我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班学生进行一年的无氧阈强度训练前后的部分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无氧阈强度下健美操运动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心率、肺通气量、最大摄氧量、氧脉搏、血压等心肺功能指标。研究认为,适宜的负荷下健美操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既是体育教育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通过成功学理论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运用,将成功学有关知识理念贯穿于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成功意识的培养等均起到了良好教学效果,是适合当前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