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王进 《体育科学》2005,25(3):85-94
压力下的“Choking”用来描述运动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在重大比赛中发生运动成绩下降的现象。“Choking”与通常所说的“比赛失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Choking”是一种心理现象 ,定义为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 ,主要与努力有关。但是 ,这样的努力并不能帮助运动员提高或保持成绩。这是因为增加的努力通常会引起意识控制运动过程。而这种意识控制会破坏已有技术的自动执行 ,导致习惯的运动过程发生衰变。采用 3个研究来揭示运动中的“Choking”现象。研究 1测试意识控制运动过程引起运动成绩下降 ;研究 2测试压力增加自我注意引起的成绩下降 ;研究 3测试自我意识和特质性焦虑 ,预测压力下的成绩。对上述 3个研究发现进行理论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少波 《精武》2012,(10):19-22
运动心理学界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的现象称为"Choking"现象,并将其定义为: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该定义不仅描述了运动成绩下降的结果,而且着重反映了运动的过程。"Choking"现象不仅会发生在高级运动员中,一般选手也会受其威胁。在面对金牌压力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探讨竞赛中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心理机制,对于我们解释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失误,预防和减少该现象的发生以及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前沿动态     
运动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竞赛中的 Choking现象竞赛中的“Choking”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 ,主要由于增加的努力引起注意的改变而破坏了习惯的运动方式。在当前的重大国际比赛中 ,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因为“Choking”而失去了冠军的头衔。因此 ,“Choking”现象逐渐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有关“Choking”现象的研究可追逆到 1972年 ,是由孟斐斯州立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逖裴绨(Tippett)完成的。在这个研究中 ,他第一次用“Choking”来描述成绩下降。但遗憾的是 ,逖裴绨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发表。直到 1981…  相似文献   

4.
竞赛中的"Choking"描述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的技术发生衰变的现象,主要由于增加的努力引起注意的改变而破坏了习惯的运动方式。在当前的重大国际比赛中,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因为"Choking"而失去了冠军的头衔。因此,"Choking"现象逐渐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有关"Choking"现象的研究可追溯到1972年,是由孟斐斯州立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逖裴绨(Tippett)完成的。在这个研究中,他第一次用"Choking"来描述成绩下降。但遗憾的是,逖裴绨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发表。直到1981年,丹尼尔(Daniel)在《学校教练》上发表了一篇名为"Choke:你能做什么"的文章,才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上海女足13名运动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运动员了解Choking现象的基础上,让运动员描述比赛Choking的过程,从而探究女足运动员发生比赛Choking的心理机制。从访谈结果来看,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主要原因是面对比赛压力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在比赛上,干扰信息导致其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过程受阻,在压力认知和决策的执行动态过程中,由于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最终发生Choking。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共归纳出26个原始数据主题,进一步总结出9个高级主题,在9个高级主题的基础上归纳出3个概括性维度,分别是压力来源、压力下的反应以及压力导致的结果,这3个概括性维度对应了Choking的诱因、Choking的表现和 Choking的结果。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女足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心理机制是赛前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因素引发了运动员比赛时生理和心理上的Choking表现,最终导致技战术发挥失常,女足运动员比赛Choking的现象会在队友之间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及归因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体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hoking"的体验和归因进行调查,旨在探索体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hoking"的表现特征和解释机制.研究以"Choking"过程理论模式为设计思路,组成2个相对独立的质性调查.调查1主要探索体操运动员"Choking"过程中的体验,调查2基于调查1的发现进一步探索其体验的归因解释.采用开放式问卷,通过随机抽取的118名现役体操运动员调查信息的编码整理、文献、语言分析和数理统计研究发现,体操运动员"choking"时,分别在行为、思维和情感3个方面表现出了14种特征,其中,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动作失去流畅的特征;思维方面表现出思维抑制、否认、幻想、接受和合理解释等特征;情感方面的特征则表现在诧异与惊讶、情感宣泄、失助性反应、后悔、自责、负罪感、焦虑和低的自我效能等体验上.进一步对信息数据的百分比统计显示,情感方面的特征最为突出,占总信息量的80.85%.调查2对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的归因进行分析.根据Weiner的归因三维度模式对运动员开放性问卷中"Choking"的归因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发现,体操运动员对于"Choking"的归因主要有6方面由部位×稳定性×控制性多维组合的归因,并且主要与内部非稳定的因素有关,特别是与压力状态下过度的努力有关.进一步对问卷中不同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员的归因方式的频数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χ-31.329,df=15,P=0.008<0.01).同时,对6个失误归因方式的差异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在内部×不稳定×可控(卡方值χ=8.297,df=3,P=0.04<0.05)和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卡方值χ2=11.809,df=3,P=O.008<0.01)两个归因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效应.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内部不稳定因素的归因高于二级和三级及以下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根据"Choking"理论,研究把篮球运动的比赛情景和技能水平作为观察的要素,对运动员"Choking"的体验进行探索,旨在为"Choking" 现象研究提供运动项目实证的解释数据.通过开放性问卷,对97名篮球运动员进行询问调查,定性分析结果发现,篮球比赛中常发生的失误有7种情景,其中,在这些情景中运动员体验最多的是过度紧张、急躁、焦虑、沮丧和额外努力.再根据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年限、年龄及运动员的技术等级,把97名篮球运动员分为高、中、初级运动员,并对不同技术等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Choking"体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级运动员额外努力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急躁;中级运动员为过度紧张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焦虑;初级运动员为过度紧张引起的"Choking"现象为第一位,其次为急躁,再是焦虑.同时,对高、中、初级运动员发生在比赛中"Choking"体验进行区别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级运动员的"Choking"体验与中、初级篮球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调查表明,高级运动员额外"努力"是造成"Choking"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竞赛压力对运动技术效应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运动项目技术要求特征来分析"Choking"发生的机制,目的在于解释运动员在竞赛的压力下为什么付出了努力却发生了"Choking"的现象.研究运用"项群理论"分类的方法,把运动项目分为体能类为主的运动项目和技能类为主的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Choking"的过程理论,分析了这两类运动项目中努力和技术要求的分配问题.研究结论认为,在竞赛压力的条件下,运动员增加的努力对不同技术含量的运动执行效应是不同的.具体地讲,努力会有助于提高技术含量相对较少的运动项目,但是会有害于技术含量相对较多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hoking"过程理论和以往研究结论,为建立"Choking"心理机制的概念模型,通过对11名专业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在人为设置压力情景下获得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 8.54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应对、个人自我意识、竞赛特质焦虑、期待取胜和自我效能感是"Choking"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能有效预测"Choking"现象的发生;(2)竞赛特质焦虑、期待取胜、自我取向和任务取向对回避应对方式产生显著性效应;(3)积极应对与回避应对均不是外源变量产生"Choking"现象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实验法,以78 名篮球运动员和30 名普通大学二年级生为被试,设计3 个连续的试验来研究压力下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心理 机制。研究1 测试不同注意指向下专家与新手的运动表现差异;研究2 测试观察压力下运动员的“Choking”现象;研究3 测试压力下运动员的 “Choking”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试验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基本相符,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武术的文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邱妙云  李勇俊 《精武》2012,(26):87-88
本文阐述了绿道体育健身环境概念和特点,提出建设绿道体育健身环境的最大效益、相对独立和分散集中的规划原则以及层级建设模式,阐述了绿道健身环境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3.
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特征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脑力、体力劳动者自然行走过程中峰力值(maxforce,MF)、达峰力值时间(time to max force)、冲量(impulse)等参数特征,探讨职业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50名普通健康脑力劳动者和63名普通健康体力劳动者进行自然行走过程中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脑力、体力劳动者左脚Toel、Toe2-5、Heel Lateral区域平均峰值(MF)存在显著性差异,右脚Mid foot、Meta5区域MF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MF)最大值均出现在足跟内侧(Heel Medial)。脑力、体力劳动者足底各区域达峰力值的时间(TMF),左右双足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P〈0.01)。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足在Toel、Toe2-5、Meta1、Heel Medial、Heel Lateral区域的冲量(Impulse,IP),体力劳动者明显大于脑力劳动者且具有显著性差异〈0.01),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足底MF与足弓接触面积及足角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果说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的平均峰力值、接触面积、冲量等参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长期从事的职业不同有关,建议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定制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底压力高压区的过度集中,不断维护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传统武术话语权式微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本质功能淡化、表层利益化严重、媒介记忆影响受众现实的真实性、媒介记忆受大众审美的影响等。进而提出话语权提升策略:传播主体方面,由"走出去"转为"互动化";受众方面,提高审美能力;媒介方面,关注社会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5.
武术之“势”的美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比较研究、哲学思辨的方法,阐释武术内蕴之"势"的美学思想."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一种透视生命气象的"动"机之"力",蕴涵"力"的刚健之美,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脱胎于中华文化的武术重"势"不重"形",正是通过阴阳二气的运化、开合收放的内部张力形成不同的武术之"势",从"静势"、"动势"中彰显流体的生命意象."势"的美学思想体现在武术中主要表现为:造型中的"力"之美、运动中的"气势"美、运用中的"劲"之美."势"是"力"的含蓄,"力"是"势"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特有的"气"化思想影响下,武术"尚劲不尚力","得势"实为"得劲",从而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尚力"技击术的中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访谈和个案分析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生体育社团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社团联合会与体育部“双重管理”模式,更有利于体育社团的发展,体育社团的多种组建方式为体育社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体育社团将是大学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载体,“联合式”体育社团组建方式是“体教结合”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经济学后发优势理论将体育发展置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通过对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回顾与思考.研究认为:实现中国体育从"后发优势"到"先发优势"的前提是改革开放,关键是吸收能力的积累和增强,核心是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排球意识理论研究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运动生理学、排球运动理论,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排球意识的含义、排球意识赖以形成的生理与心理学机理、排球意识的结构、排球意识活动的表现特点等问题进行了论纲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10个城市体育场馆相关主管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文献分析法,兼以平衡计分卡的观点,探讨我国各体育场馆现行经营绩效的现状。结果: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绩效指标构成中,顾客维度占有最高的权重值,且"顾客满意度"占顾客维度的关键驱动因素权重超过七成,显示顾客需求将是未来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核心。实地评估后可知,财务维度的执行度最好,其次是顾客满意度和内部程序维度。经营绩效规划与实际评估表现之间确有差异,因此,各市体育场馆在顾客维度的规划方面应考虑内外部环境的配合,确实反映顾客需求。从经营绩效评估四大维度总得分得知,总体表现以北京市、上海市为最好,而四川省体育馆因其组织结构性因素,在四个维度的成效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体育振兴法》已颁布50年,未做过改动。面对老龄化、少子化,医疗开支扩大以及体育纠纷增多等社会问题,日本于2011年出台了《体育基本法》。该法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紧紧围绕"八大理念"展开,强调体育权利,明确责任义务,探索建立体育行政机构,弥补了部分法律空白,提高了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当今日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基本法的颁布是日本体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很多条文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