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本文对国内煤焦油加氢转化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在FCC汽油加氢脱硫及烯烃饱和的同时,很好地减少汽油辛烷值损失问题,介绍了采用HDDO-01催化剂与HDDO-02催化剂组合工艺,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加氢处理。硫〈50μg/g;汽油辛烷值损失〈2。  相似文献   

3.
邹洁 《科技风》2014,(10):50-50,59
国内目前引进多套选择性加氢装置国外工艺包,针对某厂引进工艺包设计装置,对该技术的工艺特点进行描述,并着重介绍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生的自动控制方案,包括SHU(选择性加氢)的H2流量控制、原料油缓冲罐的低液位超驰控制、SHU(选择性加氢)的催化汽油进料控制、LCN(轻汽油)的抽出控制。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归纳和介绍了世界范围车用汽油硫含量标准,对相关专利技术进行收集和分析,综述了各类吸附剂和吸附硫工艺研究进展,并从专利角度分析了汽油吸附脱硫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乙酸加氢制乙醇的技术现状及国内外发展情况,包括其工艺技术特点及乙酸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以及技术工艺的经济分析,乙酸制乙醇工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性上,都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环境保护受到了高度重视,对柴油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比较成熟的柴油加氢技术有加氢精制、加氢改制及临氢降凝三种,而开发同时具有加氢和降凝功能的新型工艺,既可以实现低凝点柴油生产的目标,又能够增加装置效益。本文通过实验对催化柴油加氢精制—降凝组合技术深入研究,利用该工艺对催化柴油进行精制处理,以期能够对低凝柴油的生产和增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正式公布,"100kt/a苯胺成套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获二等奖。至此,以魏飞教授与骞伟中副教授牵头,清华大学化工系苯胺流化床技术项目研究组将硝基苯气相加氢制备苯胺技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移动加氢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加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针对不同的加注压力,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加注模式,运用氢气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计算了移动加氢站的连续加注能力和极限加注能力。  相似文献   

9.
施小威 《科学大众》2013,(6):180+134
石油树脂加氢装置主要用于催化剂的筛选、评价,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等的特点。本文对该加氢用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利用该装置对C9芳香烃石油树脂进行加氢研究,筛选出了适合的催化剂,得到高质量的氢化石油树脂,并且对于加氢过程中装置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0.
李强 《今日科苑》2007,(18):164-164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持续合理利用。炼油工业的目标和职责就是经济地最大限度生产其他能源难以取代的液体运输燃料和化工用油;调整优化炼厂结构,发展渣油加氢处理工艺,提高轻质油收率,以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共创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和谐。高硫劣质原油的加工是能源、资源和环境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重点介绍了加氢反应器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及堆焊层的超声波探伤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对助剂提高负载型镍基催化剂FCC(催化裂化)全馏分汽油选择加氢反应的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论文考察的助剂种类有:Mg、Co、Cu、K、Mo、La、Ce。助剂元素引入的方式有共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实验通过对较高含硫量的兰化FCC全馏分汽油选择性加氢反应进行分析,探寻一种同时具备抗硫及选择性加氢催化作用的助剂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侯静  张红军 《内江科技》2013,34(5):135-136
本文介绍了基于ANSYS的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ANSYS软件对加氢反应器裙座支撑区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了h型锻件面积的最优值,为加氢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包健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64-65,70
对加氢反应器进行了风险检验和安全评定工作(RBI),并建立了基于风险的检验计划。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16-316
福建物质结构所凭借20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企业联手合作,成功开发了“万吨级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简称“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该成套技术于3月18日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呼和浩特石化公司-10#生产方案下以常一线、常二线和加氢柴油为原料进行柴油调和试验的基础上,考察并总结了呼石化直馏常柴和加氢柴油的调和性能及其性质变化,为制定科学、经济的柴油调和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加氢装置的设备腐蚀形式,分析了产生腐蚀的原因及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产清洁汽油燃料是当今世界炼油厂发展的主旋律和主课题之一。评述了我国汽油变化的主要方面,重点介绍了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发展,包括汽油降烯烃催化剂或助剂、汽油脱硫技术以及生产清洁汽油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的发展进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催化加氢除氧器的原理、工艺流程、性能特点,与多种除氧器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催化加氢除氧器的设计、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20.
秸秆直接转化为汽柴油联产环氧乙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科技》2004,11(3):62-62
2004年4月下旬,由中科院理化所杨正宇研究员领导的油田化学及新能源研究组在利用秸秆直接转化为汽、柴油联产精细化工品的研究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将秸秆经过比较简单的预处理后,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选控催化裂解,使其分子结构重组,获得气、液两相产物。其中液相中40%左右的柴油馏分,20%左右的汽油馏分,其余是苯和苯酚等化合物;气相中环氧乙烷占90%以上。这是迄今为止有资料可查的利用秸秆直接转化汽柴油和环氧乙烷的最好结果,标志着理化所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正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