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培树学生思想品质、提升学生内在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染、培养和促进功效.新课改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入推进,新课标目标要求在学科教学的广泛运用,对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加切合实际、与时俱进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人才,已成为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如何采用行之有效、切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策略,培养和提升高中数学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已成为高中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一、准确自身定位,主动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实施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推进者.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处于教学活动的统治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探知知识的"主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从属地位,学习能力和素养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推广,各学校的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也"动"起来了。然而农村教学资源匮乏,怎样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农村教师的重要课题。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课堂上是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逐渐摒弃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教育模式,提出生本教育理念与模式。这在教学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生本教育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教师不再是事无巨细的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课堂的附属、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探究的主人,是真正意  相似文献   

4.
教学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三方共同作用进行的活动,缺一不可。新课改的学生观规定,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只有双方相互配合,教学质量才能得以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只有学会了独立学习,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举一反三",更加灵活高效地学习,所以"教人以渔"是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本观,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人本观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搭建更加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人本观在布依、汉双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双主体——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两个方面。结合调研情况,通过深入分析人本观的体现,探讨如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探讨布依、汉双语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布依族优秀人才,弘扬布依民族文化,促进布依民族地区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学生个体知识观是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培养学生的知识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知识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反省思维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将知识观培养设定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树立建构性的知识观;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知识观教育;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理论家皮亚杰曾深刻的阐述道:学生、教师和课堂构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我国提倡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育依然难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为本",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笔者主要以当下的小学语文为教育对象,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出发,深刻阐述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学关怀是对课堂教学忽视情感而形成虚假理性的反思,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有效教学的切实路径.课堂教学关怀取向强调关注师生的情感体验与感受,以爱、尊重、理解、平等、规则为价值导向,提供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并能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内容,把认知、情感、身体、心灵和精神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构建教师、学生、课程与环境之间互动的关怀关系.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关怀的学校氛围.教师以多种方式建构教学的关怀关系,使情感关怀与知识教学相统一,促进感情与认知共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工作中,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抛弃传统教学观中知识主义倾向,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其身体素质,为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知识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此,必须使教师培养具备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即在教学活动中,把知识的传授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对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工作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系统,力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推行之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获得了更多专业化成长的机会。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非常关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要探讨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力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校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相似文献   

12.
郭娇妹 《快乐阅读》2011,(10):31-32
技工学校里生源层次复杂,技校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起着至观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采取适合学生现状的教育方法,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其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应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真正的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只有"动"才能"活".学生只有在教育教学各环节"身""心"都能"动"起来,学生思维才能"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远程开放教育是通过媒体技术将学校,教师、学生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中小学教师教学自由的生成1.教学的实际需要是教学自由的内在动因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1]。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处于重要的引导者的位置全程参与到知识的准备、传递和发展当中。教师能够以一种自由的姿态发挥作用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自由是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是教学活动在逻辑上和实践上之所以能够成立或发生的必要条件。真正的教学活动是应该建立在教师自由、自觉的基础之上的。教学自由是教师内心自由和行动自由的统一"[2]。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拓展性教学资源"是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够体现出学校教育理念或学科教学特色,并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能够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最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可用的有效资源。包括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或生成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心得、优秀课件、练习题库、复习指导、水平测评等;学生的调查报告、习作、小论文等亦是极具价值的拓展性教学资源。拓展性教学资源需要与基础课程有效联系起来,真正地使这些  相似文献   

17.
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真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民主思想,其根本是教师必须首先是民主型教师;其核心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其前提是教师要具有新型的学生观: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对话式教学、全面教育和评价等意识,以及不断学习、创新的自我终身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教师的观念更新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在科学日新月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新的教育理念能否真正作用于学生,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被践行、被落实,都与教师文化极为相关。课堂是解读教师文化的最佳场域,教师的文化样态可以从教师的文化批判力、文化智识,教师的课程观、学生观等多方面察析。通过观察、透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向生命鞠躬》一课的教学,可以体察教师的教育智慧,可以解读蕴含于其中的教师文化。而无论是"尊重教师生命,关注教师个性",还是"尊重学生生命,尽显人文关怀",都是"好的"教师文化的显性表征。前者可以帮助我们体认教师的文化批判力和文化智识,后者可以帮助我们体察教师文化中的尊重、平等、全纳、民主等特质。它们直接作用并影响课堂文化品质,进而作用并影响学校文化品质、教育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一、新型职教理念呼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材观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日常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场所的名称也反映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的地方称为"教室"、学生学习所用的课本称为"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