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纪之交,中国修辞学研究正经历着从"狭义"到"广义"的转型.20世纪初建立的狭义修辞学是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学研究局限在语言学的范围里对表达技巧等做总结归纳,其理论基础、理论深度、理论生命力等都是有限的.广义修辞学以突破语言学本位观念、走出技巧论为出发点,力图把修辞学理论扎根在更为广泛的社会人文、心理思维、乃至自然存在的基础上.这种"转型"促进了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观念鼎新,必将引起中国修辞学研究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广义修辞学经历了酝酿准备、过渡性探索等阶段后才脱颖而出,既吸取了域外隐喻研究等泛修辞观的理论资源,也得益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思想濡养,最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从修辞观来看,广义修辞学领域内可以分为"大修辞"、"广义修辞"和"复合修辞"三个类型。广义修辞学以修辞原理为标准来确定研究对象,并建构了"两个主体+三个层面"的研究范式。广义修辞学理论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因而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的修辞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有着“权变”、“辩证”和“和谐”的科学修辞观,其次是他对学修辞的审美追求、语法程度、逻辑理据、心理机制和游戏意味有着独到的理解,第三是他的接受修辞理论颇多新见,如“活参”、“阐释之循环”、“考辞之终始”等。可以肯定地说,钱钟书涉及修辞学范围之广、建树之高,在中国修辞学界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 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 年代的化热、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文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文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文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文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2000至2018年间关于新修辞学研究359篇文献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的信息可视化技术,绘制21世纪以来该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国内新修辞学的研究走势、发文机构、研究作者、研究热点以及前沿发展趋势等进行较为详尽的探析,发现:第一,21世纪以来,国内新修辞学研究在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分布较为松散,跨学科、跨专业的新修辞学研究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国内新修辞学研究热点主要体现在对修辞批评、批评话语分析、视觉修辞和肯尼斯·伯克等新修辞思想的研究。第四,国内新修辞学研究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主要包括对法律修辞学、符号修辞学、广义修辞学、佩雷尔曼新修辞思想、同一理论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等的考察。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习惯于形容中国修辞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那是因为“修辞活动或者说修辞技巧,早在语言文字刚产生时就随之产生和被运用了。”说它年轻,那是直到上个世纪20-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为杰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和修辞学家,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语言学、修辞学新理论,构建起了符合中国语言运用实际的修辞学新体系,《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才宣告了我国现代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广义修辞学》建立了一个由“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三构成的系统的研究格局,这是修辞学领域的一次新革命,把修辞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深入与开拓。  相似文献   

10.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74-76,80
《修辞学发凡》是汉语修辞学的经典著作。本人在研究形貌修辞的实践中 ,对《修辞学发凡》非语言要素可以修辞及“辞的形貌”的修辞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形貌修辞”这一术语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辞的形貌’的修辞学专著”———《形貌修辞学》。本人认为 ,没有《修辞学发凡》就没有“形貌修辞” ,更没有“形貌修辞学”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指编码,随意改变其含义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修辞学丧失自身特征。修辞学以揭示编码规律为己任,但不等于无需研究解码,研究任务和研究范围是两码事,后者覆盖面总是大于前者覆盖面。接受修辞学概念可以成立,但是作为修辞学的下位学科,应当把落脚点放在编码上。  相似文献   

12.
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是汉语修辞学中的热点,成果很多。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想更上一层楼,是不容易的。对汉语修辞学研究现状进行评论,是汉语修辞学前进所必须的。这种评论应当建立在“诚”字之上,端正学风。研究汉语修辞学史,进行汉语修辞学评论,目的是要推动汉语修辞学研究,促进修辞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和修辞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两种“修辞学转向”(美学家的和哲学家的 )。有位哲学家把社会上流行的假话空话说成是修辞学转向 ,这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不很适宜的。应当引起修辞学界的注意。教训是 :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17.
修辞虽以形象思维为主,却含有逻辑思维在内。通过锁定其逻辑思维,就"阴阳二元"、"移位、转位、包孕"与"多二一(0)螺旋互动"三层进行探讨,以见修辞之逻辑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修辞格是我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修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自身本质特征上。随着修辞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前人研究的层面。试从篇章修辞的衔接与连贯的角度来研究比喻、反复和排比三种典型的修辞格,分析其在篇章中如何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修辞虽以形象思维为主,却含有逻辑思维在内。通过锁定其逻辑思维,就"阴阳二元"、"移位、转位、包孕"与"多二一(0)螺旋互动"三层进行探讨,以见修辞之逻辑性。  相似文献   

20.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