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国清 《中学文科》2009,(14):73-74
初中生在解答题目过程中,以常规思维居多,遇到较深的题目就极不容易找到突破口.而在许多参考资料中又只能看到它的解答过程,不清楚在解答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讲课时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的培养,在给他们解答例题时,不仅要讲解题方法,还要多给他们讲解解题的思维过程,特别是非常规的思维过程.本文就通过罗列例题的非常规解法,以助学生突破常规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中,快速准确得出题目答案固然重要,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对于题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是不容忽视的。数学学习的实质并不在于学生能够解答出多少题目,得出题目的正确答案只是对于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检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这门学科发散自己的思维,提高数学基础,进而发展独立思维逻辑的能力。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累积的过程,进一步为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明确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根据近几年高考数学的特点是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解题后引导学生对题目及解答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题目特征、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失误等方面的反思.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找出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也有相对的开放性,同一道题目往往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初中学生处于成长期,思维比较活跃,常常在学习中找到非常规的数学解题方式。常规解题与非常规解题各有利弊,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处理好教学中出现的常规解法与非常规解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余良 《湖南教育》2002,(10):34-34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作为最重要、最本质的活动。1.学生在自学教材的过程中,要体会教材中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学中所倡导的学习方法,自学讨论式就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学生在自学教材时,不能只满足能看懂和照搬例题中的解题步骤,而应注重体会、提炼其中的数学思维规律和方法。数学知识是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从这些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过程,这种成熟的数学思维过…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数学新课程教学案例,以初中数学图形变换单元中的两类典型例题为例,剖析习题教学的思维过程,突破常规解法,以说明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应充分地展现、暴露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品质,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相对于一般数学题而言,更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思维能力,题目相对偏难一些.要解答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不仅要有牢固的知识做基础,还必须选择一个好的解题方法.那么,在解题的时候如何展开思维、如何来寻找这些解题方法即采取什么样的解题思维策略来分析题目,进而找到解题思路,提出解题方案;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题思维过程又是怎么展开的呢?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有时候按照常规逻辑思维方式无法顺利解答题目,反而应用逆向思维则可以比较轻松地解答题目。高中生需要在学习和训练中掌握一定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诸如对数学定义的逆向运用,以及反证法思维等,这样可以多一种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核心就应该是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正如波利亚指出的:“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中学数学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例题、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有限的45分钟内,如何发挥例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孟玉 《考试周刊》2012,(44):68-69
数学解题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学生在解题时思维受阻是在所难免的,思维受阻时学生是否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必然关系到学生数学成绩的优劣,因此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对学生进行良好心态的培养和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思维受阻时的常见心理1.畏难心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数形结合、解剖典型例题、总结解题规律及命题的演变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一、培养良好积极的反思习惯学生解题时的很多错误都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而导致的,也有因为解答时漏掉某个条件而丢分。因而,解题后对解题时思路的回顾和思考,对思维过程的再审核,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学生加强反思习惯的培养,应运用典型例题结合课堂分析给以指导。例题分析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提出反思的问题,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并对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解题后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逐  相似文献   

13.
让例题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题是中学数学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 ,例题中蕴藏着巨大的教学潜能 ,优化例题教学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挖掘例题的潜在的教学功能 ,使它能更好地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服务 ?笔者认为在例题教学时 ,教师应关注例题展示中发现知识的思维过程 ;重视例题求解时思路形成的探索过程 ,让例题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使例题教学能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 .1 关注例题展示中发现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数学思维大致存在两种不同形式 ,一种是发现性思维 ,另一种是整理性思维 ,前…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题目的解答中,图象分析法在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以及理清分析思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的教学,教师除了日常的课程训练之外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图象分析法的答题技巧.一、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困境分析就目前来看,学生在高中数学科目的学习中,在数学题目的解答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答题困境.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答题思路不清晰.在数学题目的解答过程中,有的学生逻辑性思维不强,无法找准题目的突破点,答题的思路不清晰,不仅浪费宝贵的作答时间,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无形的  相似文献   

15.
林培钦 《新教师》2022,(2):75-76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引导学生对数学文本进行有效解读,致使学生解题能力不强、错误率较高.学生的解题常常是基于课本例题的掌握情况,稍作变式尚能模仿解答,一旦加以拓展或综合训练就手足无措.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数学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语言,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实现高效解题.  相似文献   

16.
浙教版《数学》(七下)中“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内容,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清楚”,但到解题时,题目看不懂,已知条件不会用,解题无从人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不是太难解答,主要是学生的数学思维中存在着惰性.本文以此内容为例,探索学生中存在思维惰性的表现,以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的本质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重视数学思维过程,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提高解题能力.从概念教学,定理、公式、法则、例题教学及学生问疑等情景展示思维过程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视“解题后的反思”,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就要求教师能把学生从题海中领出来,为此,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做好审清题意、制定解题计划、实现解题计划等工作之外,解题后的反思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解题思路、解题途径、题目特征、解题实质、题目结论的反思来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以达到事半功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与数学联系密切,互相影响,它们的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思辨方法互相借用,思维方式互为启发.文章从一道例题的解答官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数学解题的指导和启示.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哲学的高度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在解题中思维活跃且敏捷,就能找到灵活多样、富有创新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0.
谢振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B10):211-211,213
一、分析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创新能力。二、体现教师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1.在定理、公式教学中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2.在解题教学中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拓展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