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训练全过程的投入时间效益与产出时间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基础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较为接近其平均值 ,约为 5 5 .8% ;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约为 75 %~ 80 % ,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中也有 6 0 %的人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高于 75 % ;中国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明显低于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 ,中、外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百分比比较接近 ,但是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还存在着保持高水平竞技年限相对较短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现代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女子撑竿跳高运动训练的发展特征和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子撑竿跳高优秀运动员的选材将从体操选手占多数向全能选手占多数过渡,并随该项目发展.将最终走从小培养、多年训练的道路;进一步提高助跑速度是提高女子撑竿跳高成绩的趋势。训练实践表明,控制负荷量,提高专项训练强度,强化监控机制的实施,注重恢复措施的采用,同样在女子撑竿跳高训练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16名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测量、聚类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筛选出有效反映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水平的指标,建立了其专项能力特征模型和评价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女子撑竿跳高选材提供专项能力导向模型。  相似文献   

4.
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子撑竿跳高已成为奥运会项目,其运动成绩正在迅速提高。文章分析了撑竿跳高运动的特点,提出选拔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注意事项及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中,很重视体操技能在女子撑竿跳高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汲取男子撑竿跳高训练的成功经验,对专项技能训练有系统的安排,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田径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结合女子跳远运动员朱艳艳和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任妮的身体训练,对女子跳跃远度项目的身体训练中的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手段与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和专项能力主导性等四个原则;构建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揭示了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期望能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素质、技术指标与成绩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包括年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本技术等指标的我国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初级选材模式,对其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和规律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少儿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对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田径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训练周期的变化、训练负荷的变化、强化专项训练、重视恢复的作用、运动员的职业化对训练系统性的促进作用,加强了训练的科学化以及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由形态技术能力因子、助跑起跳能力因子、力量因子、起跳控制效果能力因子四方面构成,其对专项能力的贡献依次为形态技术能力因子、助跑起跳能力因子、力量因子、起跳控制效果能力因子。专项能力结构体系通过技术、素质2个层面,4个要素来反映;建立了撑竿跳高的结构特征模型,选取模型中载荷较高的握竿高度、最后5m助跑速度、卧推、左肘角度作为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模型的代表指标。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现有的训练水平,将撑竿跳高与其他田径跳跃及体操项目特征进行比较,认为撑竿跳高不仅反映体能类项群的特征,且更多反映出技能类项目的本质属性,并提出借鉴技能类项群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的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短期训练计划的实效性,本文作者运用运动训练学等学科原理,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实践经验,设计了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短期训练计划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及运动负荷的控制。实践结果表明:针对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特点,制定和贯彻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能使大学生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相似文献   

13.
作为奥运会新兴田径项目,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距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浙江女子撑竿跳高又呈现出国内一枝独秀的景象。文章旨在分析浙江女子撑竿跳高的发展模式及形成机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探寻影响我国女子撑竿跳高成绩突破的原因,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撑杆跳高训练过程中心理暗示的作用、操作程序,以及运用心理暗示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撑杆跳高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的大周期力量训练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谢慧松  周铁民 《体育学刊》2006,13(6):107-110
对我国2名国家队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一个参赛周期的力量训练分期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根据撑竿跳运动专项力量构成特点,一个参赛周期的力量训练可沿基础性全身力量训练、原动肌肉体积适度增加训练、原动肌肉最大力量提高训练、专项爆发力提高训练、最大力量与专项爆发力保持训练途径进行阶段性复合训练;(2)分期式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专项力量的转化与提高,而且可以保证竞赛期专项力量在比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个案研究发现,2名国家队高水平女子撑竿跳运动员经过系统性力量分期训练,在各项最大力量(负重半蹲、上斜卧推、肩上推举、硬拉、腿弯举、提踵)与专项力量指标(下肢无氧功率自行车测试、助跑5级跨跳远、跳远)上较上一训练周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并促进了专项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想象训练在撑杆跳高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想象训练法对业余撑杆跳高运动员进行了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发展运动员的空间定位能力,帮助运动员克服恐惧心理,并可以节约运动员的体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旨在以系统科学的观点,构建我国足球专项训练原则的理论体系。结果表明,足球专项训练原则可在一般训练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专项化、系统化和概念明确化的整理和提炼;足球专项训练原则可包括实战训练、合理负荷、系统训练、有效控制、全面训练、区别对待、周期训练7方面的内容。从整体上和层次上可归纳为实战训练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合理负荷训练原则、有效控制训练原则。足球训练原则的重新构建为我国足球训练思维的系统化提供了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体能训练的角度对运动员专项能力模式训练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素质及技术指标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撑杆跳高成绩的提高与握高、技术关系密切,并提出了一些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专项训练负荷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蓓 《体育科研》2006,27(5):46-5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间专项训练负荷的构成及其量度特点;影响专项训练负荷的主要因素;现代射箭专项训练负荷的发展趋势,并初步确定了射箭专项训练负荷量度,尝试对专项训练负荷的定量化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