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省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情况,男生比女生倦怠严重;二、三年级学生较一年级倦怠严重。学习倦怠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学校因素: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生需求脱节,学校生活缺乏生动性,场地设施不能保障;教师因素: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能力不强;学生因素:成就目标不明确,归因不合理,自我效能感低,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策略不合理,身体疲劳、睡眠不足。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福建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体育院校49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不是非常严重但不容乐观;城乡生源的差异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影响不大;男生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特别是行为不当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低落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广西、扬州等几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术课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术课学习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属中等倦怠程度。其中行为不当最严重,情绪低落一般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存在于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差异。针对上述状况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2):106-108,115
运动训练专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也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不同,所以对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比较严重;在性别变量上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无差异,但四个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存在差异。本研究不仅对完善学习倦怠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和改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自编由行为维度、情绪维度、基底维度、成就感维度四个维度组成的《体育院系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就所编制的量表对福建省7所体育院系10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福建省体育院系大学生成就感维度的倦怠程度最为严重,福建省体育院系社体专业学习倦怠现状比体教专业较为严重。学习倦怠四个维度对不同年级的多重比较中,年级越低,情绪倦怠程度越严重;年级越高,行为倦怠程度越严重;随着年级的增高,成就感倦怠程度有所增加;基底维度的倦怠程度取决于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的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力的特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我控制力提供有益的帮助。对54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总体水平高于女生;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大三、大四、大一、大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生源差异,总体水平依次是农村、镇郊、城市。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并不严重。情绪低落因子的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行为不当因子和缺乏成就感因子;男女大学生的体育课倦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行为不当因子、缺乏成就感因子和情绪低落因子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差异以及性格差异等因素有关;大一与大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课倦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目前对其理论课学习习惯、能力、氛围的调研并未涉及,也未发现从行为层面对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地凋研。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座谈会等方法,针对这些方面,对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现状进行调研,获得若干有建设性的研究结论,旨在为高校体育专业管理与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488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以行为不当最为突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没有性别差异,但存在年级差异,大一学生高于大三学生;(2)核心自我评价对情感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积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成就感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在核心自我评价和情绪低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体育表演两个专业篮球普修学生技术课学习态度总体表现、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表现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在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排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实施动态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排球基本技术学习及两组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动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班的各项对比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证明:动态分层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的热情,提高排球基本技术的成绩要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ransfer of movement education training to new skill performance and to evaluate skill improvement as a result of movement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The subjects were 47 first grade students who were in one of two classes. Each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received one 30-minute class and one 20-minute class per week for 20 weeks. Subjects were taught movement principles either by a movement education approach or by a traditional approach. Johnson's Throw and Catch Test (1962) and a batting test for distance were used as pretests. These same tests were repeated as post tests in addition to two other tests which measured performance on striking and kicking distance and accuracy. Teaching approach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latter two tests which measured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effect. Traditional learning was better than movement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hrowing, catching, and batting performa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one's objective is to teach a specific skill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period, a command style with demonstration is better than movemen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东 《体育学刊》2007,14(3):92-94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TH),对河南省12所学校(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和高中)5 812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高焦虑水平学生检出率为3.8%,内容量表检出率最高的为自责倾向(9.02%),其次是对人焦虑倾向(8.66%)。城乡男女生比较,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城市学生,女生的心理焦虑程度高于男生。建议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游戏等能够减轻或消除这些因素的体育项目,同时要求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心理障碍的学生;加强农村体育师资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交流,运用体育手段减轻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女生的教育,选择合适的语言、合适的运动项目促进女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南京邮电大学241名选修瑜伽课程的女生进行调查,探讨通过瑜伽课程的学习与锻炼对高校女生学习倦怠状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瑜伽课程的学习,高校女生的总体学习倦怠状态得到了显著调节和明显的改善;(2)瑜伽课程的学习对高校女生的身心耗竭、学业疏离状态的调节具有显著作用,而对于低成就感状态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不同年级的高校女生学习倦怠状态间差异不显著;(4)瑜伽课程的学习对不同年级女生学习倦怠状态的调节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创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理论课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集中传授大量有关体育与社会、体育保健、体育人文、运动常识等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有效地改变大学生淡漠的体育观念和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体育文化素养.但纵观以往高校体育改革,多注重技术教学而忽视体育理论教学改革.为此,研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创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想,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采用定量负荷实验,抽测和分析2000级体育与护理2个专业女生。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女生心功能指数明显优于护理专业女生,而血压变化两之间无显性差异。因此,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应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是将体能和运动技能接近的学生集中在一组进行教学,大学新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客观上差异,只有采取分层次教学更为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充分地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南京工业大学对2011级新生采取强化班、普通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教学改革试点,对不同组别学生提出不同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本文着重对“体育弱生”强化班教学改革作回顾,通过前后两次体质测试、体能和部分素质测试及体育认知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强化班教学试点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