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才链和技术链是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有必要建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专业集群,以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人才瓶颈。其次,通过明晰人才链和技术链在产业链对接产业集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链和技术链构建了高职专业集群。最后,对机电类相关专业率先开展了集群建设的探索实践,为高职专业集群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生物工程产业是一个应用性产业,用人单位与科研机构对从业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有自己特点,在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上与传统高校不一样。在调研的基础上,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构建了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将走进工业4.0时代,战略新兴产业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在技术以及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在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本文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产业发展趋势及对工业工程人才需求的分析,通过对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面向滨海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及培养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朝阳产业,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生物产业发展水平与欧美相差巨大。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和生物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探讨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以促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和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风向。生物工程专业是复合性、前沿应用性学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专业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探讨了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工程技术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生物工程产业已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教育部把生物工程专业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成为与理科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并列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工科专业。如何把生物工程专业办成21世纪最具影响和竞争力的专业,怎样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开拓性,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生物产业的发展需求、长春理工大学的生物医学光电一体化学科特色建设为现实基础,阐述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生物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特色所在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须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本初步总结了我校生物工程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强调生物工程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要顺应国内外的发展潮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应注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生物工程技术改进了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和我们对未来的幻想,甚至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生物经济将超过网络经济,这一论断足以说明人们对生物工程的重视和期待,但是鉴于生物工程专业的理工性质,人们对它的历史、发展和现状都不是很熟悉,请谈谈您的看法。王旻:作为正在崛起的21世纪的主导性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新世纪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0.
厦门作为中国最早发展的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国务院重点发展的海西战略经济区中心,毗邻台湾地区与东南亚,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文章在分析厦门创意产业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高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原动力,同时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对厦门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工业设计教育与厦门创意产业发展是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关系,由此提出了高职工业设计教育适应厦门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围绕海洋产业链构建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是沿海高校化工类院系对海洋产业链发展的主动适应,也是化工院系实现化工类学科专业群集约化发展的基本保障;海洋产业链延伸与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构建互动,可有效推进海洋经济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实现海洋化工学科专业群构建与海洋产业链发展契合,应对传统化工类专业进行分类组合,确定核心专业;专业群内其他专业围绕核心专业进行交叉互补,形成特色专业方向;根据产业链发展,渐进拓展新专业。  相似文献   

12.
高职专业建设的新思路与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历了国家示范专业建设后,高职专业建设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基于产业、行业链拓展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毕业生上升通道与接口,专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轴驱动等。  相似文献   

13.
张光跃  张萌 《职教通讯》2012,(22):18-22
面向产业和行业链发展高职专业是专业创新和改革又一条新路子。目前,一些传统优势的高职专业发展正在走向低谷,专业培养面过窄,教学内容单一,自身建设和改革跟不上区域经济和产业调整的步伐。通过高职数控专业的现状调查分析,对高职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基于产业和行业链的高职专业发展思路及其应对的措施,以期解决目前困扰高职专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开放大学专业建设与产业集群存在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两者的属性与特点所产生一定的内在机理。面对社会产业集群化的外部环境及大学内部生存发展的需求,我国开放大学有着专业集群化建设的双重动因,并逐步成为新时期开放大学专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专业集群化建设过程中,将适应性、协调性、发展性的原则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加强专业集群化建设需要注重特色专业建设,带动集群化发展;依托科技平台,构建专业集群化服务体系;创新专业文化,提升专业集群建设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建筑生产的集约化进程,对建筑业的经济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诞生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尤其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建设还不尽完善,因此有必要对专业的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笔者结合所在天津职业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经验,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出了在高职示范校建设契机下工程造价专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相信可以为其它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特殊性,确立了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构建的五大原则。以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库的基础上,依据原则构建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TOPSIS算法,通过对不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性,可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对2011-2018年间广西产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偏低、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作为"需求端"的产业界要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走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建立起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于生物工程专业来说,人才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来说,也是企业所需要的。这对生物工程专业教育提出要求。因此,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以此落实好方案,真正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际中去,满足发展要求,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针对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进行简要阐述,提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团队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根据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推动下,积极进行专业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通过新教师遴选及培养、校企合作、教研结合、老青结合及团队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尝试,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相似文献   

20.
专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实践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主体、过程和机制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这些要素最终都归集于专业,要素的建设过程与水平最终体现在专业建设过程与水平上,所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和主线。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好专业,在专业的转型升级中增强内涵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外部适应上,要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对应社会职业带移动确定培养规格及层次目标;内部适应上,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与区域内高职院校进行专业错位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培养、合作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