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节棍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二节棍由棍演变为农具、兵器、武术器械乃至舞台道具的历史进程。二节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不断完善自身构造和演练技法的同时,由中国本土向世界范围传播。如今,二节棍的本质属性不断得到叠加,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
尽管影观上的李小龙二节棍技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不一定了解二节棍运动。其实二节棍不但打人厉害,而且还是实用性极强的健身器械。近年来,二节棍在全国以至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主要的原因是它具备了很多适合现代人味口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陈平秋 《精武》2008,(9):47-49
二十多年前,我接触了二节棍.当时,李小龙的电影所带动的截拳道热开始影响大陆武林,二节棍也开始成为许多武术爱好者喜爱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二节棍运动在国内高校较为流行,文章就二节棍进入高校武术课堂教学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迎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武术课教学质量,实现武术课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二节棍进入高校武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二节棍是一种传统武术器械,因其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价值功能,被各个年龄阶段的健身爱好者所青睐,男女老幼皆宜,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大众健身武术器械之一.本文从二节棍的历史渊源和价值功能入手,分析当前国内二节棍运动在器械规格、练习群体、技术发展、国内赛事和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状况,并时二节棍运动在今后的开发宣传、竞技赛事和深入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2年新年伊始,国内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率先推出了两套很有收藏和观赏价值的李小龙图书:《画说李小龙》丛书和《全图解李小龙二节棍》单行本,为内地的李小龙研究与收藏领域又增添了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7.
雪夜 《精武》2004,(7):32-35
笔者在2004年第6期《精武》的《双手双节棍技法精粹》一文中,介绍了双手双节棍初级技法、双手双节棍中级技法。为方便广大双节棍爱好者练习,笔者特整理出一套双手双节棍高级技法,并将动作分式列出。习练者可逐一单式练习,练熟悉后再练下一式。相连的各式练好后,再合在一起练习。  相似文献   

8.
六把总拿     
臧学范 《精武》2003,(1):11-13
擒拿是武术技法之一,以反关节、抓筋、拿骨、点穴等技法为主。而反关节是擒拿术中的主要技法,也是最实用和最常见的技法。该技法是限制对方关节的活动范围,采用力学中以小力制大力的杠杆原理,达到使对方就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空手道     
G886.5 9900986李小龙之空手道二节棍〔刊,中,B〕/李俭云,张立成11精武一1998(1)一44一45图10(LWJ)空手道“二节棍11技法11图解11李小龙G886.5 9900987坎普空手道的范围〔刊,中,B〕/王淑花11精武 一1 998(8).一16一17图12(LWJ)空手道11生理11平衡11技术11图解G886.5 9900988空手道近战技巧〔刊,中,B〕/山口刚史,孙若冕11精武一1998(4)一44图Zx(LWJ)空手道11技击jI图解G886.51 9900989极限空手道(上)〔刊,中,B〕/王立勇11精武一1 998(10).一33一34图31(LWJ)空手道11技术11图解G886.51 9900990空手道墓本动作入门〔刊,中,B〕/孙若冕…  相似文献   

10.
为探析武术技术中的和谐因子,首先构建了武术的分块技术体系,根据发力方式将武术技击技法划分为击打型技法、粘连型技法、混合型技法三大类;然后分别剖析了各类技术的发力机制,并指出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分别是分析击打型技法和粘连性技法的普适原理;最后指出虽然各类技法都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但从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粘连型技法、混合型技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高峰 《武当》2004,(3):40-42
本人通过近二十年研修各派武学之精华,吸取道门实战功夫之秘技,研创出对敌之进攻能达到本能反应的八卦手攻防技法,敌不论用何种技法皆难击中我,而我却可用任何技法在任何角度轻松击中敌  相似文献   

12.
中华古代兵器辑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华古代兵器辑录三峡联大武术学院院长傅亚光在华夏大地上,人们在几千年的生活斗争、保家卫族的经历中,创造、发展了深邃神奇、千变万化的中华武艺。并形成了各家各派的独特技法,总结为所谓的“十八般武艺”,并形成了各家各派的独特技法,总结为所谓的“十八般武艺”...  相似文献   

13.
史明  张建芳 《武当》2008,(6):26-29
笔者的许多弟子及朋友手中都有北京八卦掌名家张全亮先生所著的《八卦掌答疑》一书,他们对该书中所列出的“三十四散手掌”技法非常感兴趣,纷纷求教于笔者。其实,在八卦门中除常见的“六十四散手掌”外,尚有著名的“七十四招”和“三十四名手(散手掌)”等技法,这些散手技法都是无数八卦门前辈在擂台争斗及实战搏杀中,用心血凝结的精华技法。  相似文献   

14.
体育绘图技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虽然存在多种体育绘图技法,但存在着画法复杂或表现力较差的缺点。对体育绘图技法和绘图理论进行了探讨,创编的体育绘图技法具有画法简单、线条优美、表现力丰富、美观易学等优点,是目前较实用的一种绘图方法。  相似文献   

15.
崔亦凡 《垂钓》2005,5(2):12-12
李维新,1954年生,广东省广州市人,一级垂钓大师,从少年时就开始钓鱼。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真正专注钓鱼技法的学习与研究。1989年进入东峻学习班学习“台钓技法”,师从台湾著名钓鱼高手廖心阳、萧春平,是内地第一批东峻钓鱼学习班“台钓技法”的“黄埔毕业生”。经过系统学习和认真的钻研,钓鱼技术突飞猛进,开始在国内钓坛崭露头角。李维新大师擅长搓饵底钓,  相似文献   

16.
疯魔八棒,系疯魔棍体系中古老原始的技法,也是疯魔棍体系的母系棍法。此套棍法共分八趟,每趟左右兼练,反复单操,并无套路。久习纯熟后,可任意组合变化,形成多种绝妙的实用技法。  相似文献   

17.
史明 《武当》2008,(4):22-25
连环掌属形意门秘传的优秀传统技法,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只在门内少数人中秘密演练,外人罕能窥其精奥。这套掌法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结构巧妙,布局合理,攻防全面,技法灵活多变,手法干脆利落,步法自然巧妙,身法拧旋转折。  相似文献   

18.
武术的手法,泛指含打、踢等在内的徒手搏击技法。这里所讲的迷踪拳手技法,是指以手(拳、掌、爪、勾等)为主要击打部位而使用的技法。迷踪拳的手技法,是相对于全身别的部位的技法而言的。在迷踪拳中,人体周身主要部位称"十三头",分别是头、双肩、双肘、双手、双胯、双膝、双脚,双手占其中的"两个头"。"十三头"均可发力击人,故有"十三头占天罡三十六技法"之说。在"元罡三十六技法"中,有八大手技法,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赵占军 《武当》2000,(11):40-41
武术源于远古时,人类为求生存,历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逐步从亲身对猛兽与同类的搏杀中承袭下克敌制胜的格斗技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火器出现代替了冷兵器,后人为继承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把原始的格斗技法汇编成套路,一是为记忆演练,二为发扬,三为欣赏,但它的内容核心还是攻防技击。最原始的套路就是每个实用招法的总和,是没有一点杂质的。随后,各据不同特色分成不同流派,并开始收徒传艺。要发展武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应推陈出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20.
郭树璞 《武当》2000,(1):9-14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各种技法缤彩纷呈。尤其是武当剑法,在理论上技术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以道家理论精髓为基础,以道门功法为宗旨,道法自然为战略指导思想。溶内家拳的技法与剑法融为一体。讲求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的战术,步法稳健,游刃自如,虚灵避拙运巧,身法轻灵娇捷,进退闪展,起伏转折,劲力活顺,力达剑梢,刚柔相济,更体现出精神和威势,实为剑中之魂,精华绝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