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流星锤招法单练:1、反面锤砸脸单连法(1)左门预备。(2)左拳反面锤向前上砸出,位高同脸(图1)。(3)连动不停,左拳一收再出反面锤,前上砸击,位高同脸(图2)。2、反面锤砸脸砸阴单连法(1)左门预备。(2)左拳反面锤向前上砸出,位高同脸(图3)。(3)连动不停,左拳一收再出反面锤,向前下砸击,位高同裆(图4)。  相似文献   

2.
文啓恩 《精武》2004,(12):12-14
一、切掌顶肘 1.我(左者)左式与对方左式对峙(图1)。 2.对方进左步,同时以左直拳向我中盘或上盘攻来;我右手向右拨开对方左臂,同时左掌上抬护于面部右侧(图2)。 3.动作不停,我左掌以掌外侧为力点,经右向左前横切对方左耳或太阳穴(图3)。  相似文献   

3.
(1)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下垂;右手持棍,使棍立于右肩内侧;目平视。(图1)(2)右手持棍上举,左手握棍之下端;头向左转,目左平视。(图2)  相似文献   

4.
1、白云盖顶预备姿势(图1),左脚尖外展,左拳变掌,经腹部向外、向上,小臂内旋,架于额头上方,掌心斜朝上,同时身体微向左拧,目视左前方(图2-3)。实战运用:双方格斗姿势站立(图4),如对手以左直拳或  相似文献   

5.
散手     
(四) 防守手法和腿法 1.单臂防守: 防上:左格斗势站立(图:30)。左拳略上举于头顶同高,左小臂立于面前。防右上时左小臂外旋並向右平移20—30公分,以尺骨侧为着力点格开对方的攻击(图31);防左上时左小臂内旋並向左平移20—30公分,以尺骨侧为着力点格开对方的攻击(图32);防下:防右下  相似文献   

6.
读者园地     
《上海集邮》2011,(7):48
更正2010年第10期9页中倒1行、8行"24T"应为"22T";30页左15行"图5"应为"图7",右26行"图7"应为"图5"。(程明滋)第11期封面要目"技俩"应为"伎俩"(程虎);左倒12行"它"应为"她"。2011年第1期14页左倒1行"图5"应为"图4"。第2期9页左4行"国防委员"应为"国防委员会"。第3期8页右倒6行"彭六杨路"应为"彭刘杨路"(梁发  相似文献   

7.
1拦手炮格斗姿势站立(图1),左脚向左迈一步,左拳向下截压;同时,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前击出,左拳放于右肋处,目视前方(图2—3)。实战运用:两人格斗姿势站立(图4),当对手以右  相似文献   

8.
1、满肚痛预备姿势站立(图1),左脚向左方迈一步,左拳变掌经胸前由下向上架于额头上方(图2),同时右拳从腰间向斜下方冲出,力达拳面,目视斜下方(图3)。实战运用:格斗姿势站立(图4),当对手以右直拳攻击我时,我快速上步,出左掌上架(图5),  相似文献   

9.
接腿摔法     
一、接腿前绊 开始情况 甲、乙双方搏击,乙起右腿上踢甲左肩部(图1)。 甲进攻动作顺序: 1.上体左转,左前臂由下向上接抱住乙右小腿(图2)。 2.向前伸右腿,由前向后绊乙左小腿,右手由上向下按压其颈部(图3),可把乙向前摔倒。  相似文献   

10.
(一)上肢练习 左单云手 动作一:两腿开步成左弓步,左手掤至左膝上与肩平;右手叉腰,拇指在后,四指在前,重心在左,目视左手(图1)。  相似文献   

11.
自然门手技     
自然门是集软、硬、轻功于一炉,内炼气功,外练拳法,练打结合,旨在技击的武术门派。其手技是重要技击法之一,现简要剖析如下。一、连环捶法1、打法(1)左实战预备式站立。(图1)(2)左脚向前上半步,同时,左拳直臂向前打出,拳心朝下。(图2)(3)右脚向前跟进半步,右脚蹬地,脚跟踮起,左  相似文献   

12.
秦进 《精武》2006,(7):16-17
第三式点击(点穴脚) 单练:1.双手握板捶,成本门中桩技击式(图30)。 2.重心上移,左脚向前进一步, 同时右脚随之跟进,两腿屈膝成骑马势,左拳向左侧击出,拳心向右,高与肩平(图31)。 3.左拳回护于左腮旁,同时向左  相似文献   

13.
1、抓肩压肘预备姿势站立(图1),右脚插入左脚后侧,右拳变掌抓击肩部;同时,左拳由下、向后、向上抡臂压肘,左脚向左迈步成马步状,目视左拳(图2-4)。  相似文献   

14.
胡光锋 《武当》2006,(12):30-30
一、指上打下设敌上右步,举棍向我迎面劈头打来(图1),我左闪身上右步,右手由下向上挥拦敌迎面棍(图2),继而右手挡抓下拉,左手按棍中节,起左脚蹬踹敌膝颈骨(图3、4)。如敌有反抗,我不松手,左脚落步,左手变拳崩打敌面部(图5)。二、猛虎反背设敌上右步,举棍向我打来(图6),我左闪身  相似文献   

15.
二:揽扎衣(图2-1)上体左转45度,随左转体双手内旋交叉于左前方,目前平视。(图2-2)上体微右转,同时右手向上划弧,同时左手向下划弧。(图2-3)右手向下划弧,同时左手向上划弧,重心移向左腿,右腿提起。(图2-4)两手交叉于胸前,右手心向上,同时右脚跟内侧擦地向右侧铲出。(图2-5)右掌向上弧形托起,内旋,臂向右拉开,同时重心移向右腿,左手扶于腰左侧,马步。三:六封四闭(图3-1)重心移向右腿,左手同时伸向右手腕处,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掌心向上。(图3-2)重心再移向左腿,同时双手随左转体由右经下向左弧形举起。(图3-3)双手由左向右下推出,同时重心移到…  相似文献   

16.
《体育学刊》2001,(2):105-105
1 第 1页( 1)题名 ;( 2 )作者 ;( 3)详细单位名、省及城市名、邮政编码 ;( 4)摘要 ;( 5 )关键词 ;( 6 )把以上 ( 1) - ( 5 )项内容对应译成英文 ;( 7)脚注分列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 1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研究方向等 )。2 正文( 1)层次序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左顶格书写 ,层次序号后面空 1格。( 2 )图。图须有图序号、图题、图例、量和单位。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与图题空 1格 ,写在图正下方。每个图均需按规范制成一式两份 ,一份放文稿相应处。另一份用硫酸纸做好随稿寄来。( 3)表格。一律用三线表。放在稿纸…  相似文献   

17.
1、左、右斜行预备姿势站立(图1),左脚向左迈一步,成左弓步,然后上体左转90度,握两拳、微屈肘,展臂随身向左后方抖臂、斜身,目视左后侧,右拳向前冲,左拳向后打,称左斜行(图2-3)。右斜行则与左斜行相反。实战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岩 《健身科学》2004,(2):30-31
【续上期】(图9):身体重心移向右腿,左脚里扣重心再移向左腿,右脚尖着地成为右虚步,同时右手将剑抽回交于胸前。【回顾上期】(图8):左弓步劈剑,左脚向左侧方迈出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左前方劈剑。●动作三(图10):右虚步下截右脚向右半步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下方截剑。(图11):身体略起,右脚尖里扣重心移向右腿同时右手将剑回抽成左虚步持剑。(图12):左虚步下截:左脚向左迈出半步成左虚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左前下方截剑。(图13):身体略起、重心移向左腿,右手持剑,向右上方随转体云剑。●动作四(图14):歇步反撩:右脚不动左腿插向…  相似文献   

19.
1预备势右手持棍立正站立;眼看前方。(图1)2起势(1)头左转,挺胸塌腰,左腕微屈;眼看左方。(图2)(2)左手虎口向上握棍身,同时头右转;眼看前方。(图3)(3)右臂屈肘上提与肩平,右手  相似文献   

20.
吴式太极刀是由哈尔滨呈祥武术俱乐部总教练、中国武林百杰、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承祥先生口传身教,由李迎执笔归纳整理的一套传统器械套路。其风格特点是紧凑舒伸、松静轻柔、川字步型、隅中求正。十三、卞和携石凤还巢1、退步跨虎:A:身体立起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向左穿刀,于胸前将刀柄交与左手(图83)。B:左脚脚尖内扣,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脚后撤,左脚变虚脚,脚尖点地,随着转体双手持刀收于右腹前(图84)。C:左虚步不变,双手持刀随着向左转体,刀从右腹前弧形转至左腹前(图85)。1、退步跨虎:A:身体立起成左弓步,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向左穿刀,于胸前将刀柄交与左手(图83)。B:左脚脚尖内扣,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脚后撤,左脚变虚脚,脚尖点地,随着转体双手持刀收于右腹前(图84)。C:左虚步不变,双手持刀随着向左转体,刀从右腹前弧形转至左腹前(图85)。图84十三、卞和携石凤还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