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非静电力1.两类情况(1)动生:非静电力——洛伦兹力(2)感生:非静电力——电场力问题:这两类本质完全不同的电磁感应现象,可不可以概括为同一个说法呢?介绍:法拉第做了这样一件事:构建回路,分析两种情况的共同点。法拉第据此,建立了一个概念——磁通量Φ=BS_⊥,并得出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磁通量Φ=BS⊥的变化。2.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Φ=BS_⊥变化。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二节<电动势>是新教材新增加的一节,教材把电源类比成抽水机;把抽水机在抽水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类比成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克服"静电力"做功;把抽水机抽水所增加的水的重力势能类比成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做功所增加的电势能.新教材强调了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强调了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强调了"非静电力"是在克服"静电力"做功.  相似文献   

3.
电动势ε是一个体现和反映非静电力作功的概念。在一个问题中是否有电动势的存在,关键是看是否存在与电动势对应的非静电力以及非静电力作功是否为零。对任一回路L上的电动势定义为ε=E_k·dl。E_k是与非静电力对应的非静电场强。 对于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E_k·dl=-(dφ/dt)(1)它是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中,讲述了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问题,在讲到动生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问题时,讲了这样一句话:"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这句话讲得很含糊,到底非静电力是不是洛伦兹力,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5.
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学生存在很多误解,认为"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多""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快",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生学习中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习过原电池,但很难与物理学中的电动势知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二节《电动势》是新教材新增加的一节,教材把电源类比成抽水机;把抽水机在抽水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类比成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克服“静电力”做功;把抽水机抽水所增加的水的重力势能类比成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做功所增加的电势能。新教材强调了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强调了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强调了“非静电力”是在克服“静电力”做功。  相似文献   

7.
温春奎 《中学物理》2011,(11):14-15
在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中,把感应电动势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来源于“洛伦兹力”,而感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来源于“感生电场”.非静电力不同——这正是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区别.而对感生电场又该如何认识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利用楞次定律和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方向的详细步骤,并根据非静电力和电动势方向之间的关系,找出了利用非静电力的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方法;最后根据动生电动势与积分路径的关系,给出了利用积分路径的方向判断动生电动势方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玉娟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2):39-41,53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qv×B,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速度的方向,洛伦兹力不做功;而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伦兹力,但这个洛伦兹力对电荷却做功了,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如何理解?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分析洛伦兹力的做功问题并给出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掌握动生和感生电动势的计算方法是电磁感应一章的重点,而这两种电动势的计算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在感生电动势的计算中,应用到比较抽象的涡旋电场的概念和计算,这些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根据磁通量变化原因的不同或非静电力起源的不同,感应电动势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一、动生电动势当磁场不随时间变化,由导体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在导体上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动生电动势。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仑兹力。动生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1.
有些资料上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就是电势差 ,电动势一定大于端电压B.电源内部的电流总是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C.一个电源的功率是不变的 ,且电源的功率总是大于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D.以上说法都不对本题正确选项应是 D,但大多数学生选 B、C,也有不少学生选 A、B、C.造成这两种错误的原因都是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因此有必要对该题中牵涉到的几个概念进行澄清 .一、电动势的本质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性质的物理量 ,理解、掌握这一概念是判断题中选项 A是否正确的关键 .电源电动势是和非静电力做功密切…  相似文献   

12.
电动势概念非常抽象,学生难以建立,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原理,了解电动势的产生和作用,笔者将电动势概念的教学设计成具有探究性的一堂课。通过测量和分析,使学生认识非静电力究竟是在哪发生作用,并理解电动势就是用来描述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较以往在与抽水机作简单对比后直接给出电动势概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也为后面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13.
按照感应电动势的起因,即非静电力的起源不同可以分为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两种。电磁感应中的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均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胡玉涛 《考试周刊》2011,(8):178-179
人教版教材选修3—1电动势一节提出:"电源内要使正电荷向正极移动,就一定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荷才行。""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那么不同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究竟是何种作用力,书中仅提出:"电池中,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发电机中,  相似文献   

15.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产生的缘由及其非静电力是不一样的.而感应电动势是动生电动势的感生电动势的总称.应当指出,这种分法在一定程度上只有相对意义.文章阐述了感应电动势、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的不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同样的知识,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第一次给学生讲电源电动势时,备课不可说不认真。为了讲清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我从电源的作用谈起,补充了课本未提及的非静电力做功等内容,用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与电量之比定义了电动势概念。讲的时间不少,学生的反应却是困惑迷惘,他们觉得电动势这概念抽象深奥,难以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跨学科融合视域,对电动势教学的高端备课进行了再研究。通过阐明“板电场”“膜电场”模型建立的微观机制,指出非静电场与静电场、非静电力与静电力在场源电荷与电路构成上的本质区别,并从三种视角展现了铜锌伏打电池中非静电力做功的本质图景,最终得出了非静电场、非静电力为电路提供恒定电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文中在电动势概念的教学设计中渗透了巴特勒学习模式的教学理念,合理建构了“电动势”教学框架,帮助学生理解非静电力、电动势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9.
由变化磁场激发的电场,我们称之为感生电场,作用于单位电荷上的感生电场力的功就是感生电动势。单位电荷在闭合电路中移动一周时非静电力的功等于电动势。故E感沿某一闭合曲线L积分一周等于感生电动势。按照法拉第定律,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引起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开始,通过做功分析磁场中能量转换和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